🟢 股市衝高。本站120K+位成員,每一位都知道該如何操作。你也可以。領取40%折扣優惠

喜人外表下,暗流涌動!美銀警告:2024年美股將面臨9大「黑天鵝」

發布 2023-12-30 上午11:49
© Reuters.  喜人外表下,暗流涌動!美銀警告:2024年美股將面臨9大「黑天鵝」
NDX
-
US500
-
MSFT
-
GOOGL
-
AAPL
-
AMZN
-
NVDA
-
TSLA
-
US10YT=X
-
META
-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2023年,美股面對數十年來最激進的加息週期,大踏步前進。空頭警告的經濟衰退和市場普遍崩盤最終並沒有發生。

相反,在降息和軟着陸的預期下,美股已連續上漲,假期期間「聖誕老人行情」持續。今年以來,標普500指數累計上漲超過24%,納斯達克指數年內漲幅更是高達44%。

不過,展望2024年,美國銀行認爲,美股喜人的外表下,仍暗藏強勁暗流,明年市場或面臨九大下行風險:#2024投資策略#

風險一:美聯儲過早結束緊縮政策,通脹捲土重來

美聯儲此前在2020年和2021年的判斷上犯了嚴重錯誤。在Covid-19大流行成爲全球大流行之後,它引入了零利率和無限擴張。結果,美國經濟過熱,開始加息已經來不及了。到2022年,美國CPI通脹已達到8%至9%,但聯邦基金利率仍爲2.25%至2.50%,聯邦基金利率嚴重落後於市場曲線。

現在情況可能類似,美聯儲轉向寬鬆的時機可能又錯了。

美國銀行分析師寫道:「隨着市場越來越相信美聯儲已經完成加息,特別是在10月CPI報告發布之後,一個明顯的風險將是通脹再次意外加速或難以再次降溫,最終將導致聯儲再次加息。」

財經博客ZeroHedge指出,美國金融狀況正處於2022年5月以來最寬鬆的水平。寬鬆的金融狀況可能導致通脹再次上升,迫使美聯儲再次轉向鷹派,這無異於向美股投下一顆「核彈」。

風險二:過於樂觀,認爲經濟能夠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經過強勁反彈,市場對美國經濟的信心越來越樂觀。美國銀行指出,股市反彈意味着美聯儲在市場定價中悄然結束加息,美國正在迴歸疫情前穩定的低通脹環境。

分析師強調,雖然經濟數據和利率顯示出大流行後的格局,但其他市場(例如外匯、一些股票和信貸市場)正在將美國的定價恢復到大流行前的水平。

分析人士認爲,這一想法可能過於樂觀。過於樂觀的預期本身就是一種風險。

(圖源:美國銀行)

風險三:高利率衝擊的滯後性

另一個主要風險是市場高估了美聯儲寬鬆的進度,且高利率的影響持續時間比預期更長。

美國銀行表示,該行自2005年開始的研究顯示,股權資產的波動性滯後於短期利率約2年。分析師指出,自從近20年前首次發現兩者之間的聯繫以來,權益資產波動性與利率之間的滯後關係從未過期,至今仍然如此。

也就是說,美聯儲加息對股市的影響還沒有真正開始發酵。如果美聯儲在2022年開始加息,並預計在2024年開始降息,那麼波動性將在2024年上升,直到2026年纔會達到峯值。

(圖源:美國銀行)

風險四:高利率將影響垃圾債市場

美國銀行指出,到2026年,全球將有超過6000億美元的高收益債券到期,佔全球市場的近1/3。

受加息影響,這些即將到期的垃圾債不得不支付更高的利率。目前高收益債券的收益率約爲9%,是兩年前的兩倍多。與此同時,大量債務將在未來幾年到期。

據標普全球評級統計,2021年垃圾債發行規模達到1.2萬億美元,但2023年到期的只有約2000億美元,但到2026年和27年,大量垃圾債將密集到期。利息支出的增加可能會產生溢出效應,導致企業資本支出減少。與此同時,大量垃圾債的批量到期也可能引發企業違約潮。

(圖源:美國銀行)

風險五:美國陷入衰退

隨着美聯儲大舉加息,今年以來美國經濟能否避免衰退一直是市場的未解之謎。

不過,隨着美國經濟數據表現持續強勁,軟着陸的可能性似乎越來越高,市場正在逐漸將衰退敘事拋在腦後。

美國銀行警告:「就像那個喊狼來了的男孩一樣,當投資者不再相信經濟衰退時,經濟衰退就來臨了。」

分析師表示,回顧過去100年的市場表現,一旦出現衰退,就會對市場造成毀滅性影響,而且很難提前預測:如下圖所示,81%的損失發生在實際經濟衰退期間。

(圖源:美國銀行)

風險六:科技股泡沫破滅

2023年,在AI熱潮的推動下,引領美股的七大科技股度過了輝煌的一年。

蘋果、亞馬遜、Alphabet、Meta、微軟、英偉達和特斯拉今年迄今平均漲幅達 112%,創造了5.2萬億美元的新市值。

(圖源:美國銀行)

市場集中度處於歷史最高水平。目前,標普500指數中前100只股票的權重集中度接近30年來的最高水平。

(圖源:美國銀行)

美國銀行分析師寫道:「人工智能無疑將對經濟生產力產生深遠的影響,但可以說個人電腦和互聯網的發明也會對經濟生產力產生深遠的影響。歷史表明,最初的狂歡反應常常被誤導,隨着經濟蕭條和最終贏家的誕生,泡沫將會消退。70 年代美麗的50泡沫告訴我們估值的重要性——七巨頭已經太貴了。」

美國銀行認爲,七大泡沫的破裂可能會導致整個市場崩潰。該行認爲,購買標普看跌期權可以克服科技股的下行風險。

風險七:地緣政治危機

美國銀行11月發佈的全球基金經理調查顯示,多數機構將地緣政治危機列爲明年市場最大的下行風險。

當前的俄烏衝突和巴以衝突對全球經濟產生了顯着的負面影響,而近期在巴以衝突中倖存下來的紅海航線的封鎖更有可能推動復甦在全球通貨膨脹中。

美國銀行表示:「除了影響投資者信心的不確定性之外,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可能會減緩或扭轉2023年通脹下滑的趨勢,也再次束縛了央行行長的手腳。」

風險八:主權債務危機再度浮現

11月,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穆迪宣佈,由於美國利率持續上升以及美國國會政治兩極分化加劇,該機構決定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前景從「穩定」下調至「負面」。主權信用風險再次浮現。

顯然,高赤字支撐的發展道路註定是不可持續的。美國銀行指出,健康的財政路徑意味着一個國家的債務/GDP比率隨着時間的推移趨於平穩或下降,但包括美國和意大利在內的一些經濟體正處於不可持續的財政軌跡,特別是考慮到持續的高利率。

如果主權信用風險再次爆發,也將對股市產生不利影響並推高波動性。

(圖源:美國銀行)

風險九:零日期權利引發波動性結束

零日權(0DTE)是一種距行權日不到24小時的期權產品。它爲投資者提供了一種對衝短期風險和超短期押注的方式,讓散戶投資者可以用少量資金進行大額押注。是一種被稱爲「滾滾而來」的高風險投資工具。

《華爾街新聞》此前的一篇文章指出,零日期貨交易量持續創下歷史新高,最近已佔標普 500 指數期權交易量的一半。

市場一直在爭論零日期權利的危險。美國銀行指出,僅人們的恐懼就可能導致更大的風險。推測部分投資者正在做空零日權,類似2018年2月市場大幅下跌的「伏爾米吉登」(Volmageddon)可能會重演。

2018年2月,一隻追蹤波動性的基金因市場跌至接近贖回線而被拋售。危機導致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和標準普爾500指數暴跌,市場稱「波動結束」(Volmageddon)。

然而,分析師認爲,實際上,標準普爾500指數零日期期權的規模非常平衡。

對ETF頭寸的徹底分析表明,儘管交易量巨大,但標普零日期權交易保持了良好的平衡——沒有被賣家或買家壓垮。

然而,我們看到的一個潛在風險是,隨着時間的推移,一些投資者開始大量採用單邊的零日期權益策略,或者將零日期權益「武器化」,追逐大漲大跌,甚至出現嚴重的倉位失衡。

尤其是後者,零日期權的流動性波動可能會導致投資者平倉,並影響提供此類產品的做市商。

原文鏈接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