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光大證券發佈研究報告稱,碳酸鋰期現價格均保持下跌趨勢,截至2023年12月8日,碳酸鋰和氫氧化鋰現貨價格分別爲11.84萬元/噸和10.89萬元/噸,分別較年初下滑76.8%和79.4%。以史爲鑑,以贛鋒鋰業在本輪週期的表現爲例,該行認爲股價之於商品價格有較強領先性,當前現貨價格已接近每噸8萬元至10萬元的底部區間,鋰礦板塊反彈可期,估值仍具有吸引力。
光大證券觀點如下:
電碳LC2401貼水幅度爲近10個交易日新低值。
碳酸鋰期現價格均保持下跌趨勢,截至2023年12月8日,碳酸鋰和氫氧化鋰現貨價格分別爲11.84萬元/噸和10.89萬元/噸,分別較年初下滑76.8%和79.4%;截至2023年12月8日,碳酸鋰LC2401收盤價格爲10.31萬元/噸,較上市後下滑52.1%,貼水幅度爲1.53萬元/噸,該值創近10個交易日以來新低。
海外地緣政治影響繼續彰顯國內自主可控資源的戰略價值。
鋰資源的供給和儲量主要集中在國外,過去一系列海外地緣政治事件再次彰顯鋰的重要戰略地位以及資源自主可控的必要性:2023年4月20日,智利總統博裏奇宣佈將成立國家控制的鋰礦公司,同時強調未來鋰礦開發合約將只向國家控制下的公私合營企業開放;2022年11月2日,加拿大政府要求三家中國企業撤資,包括中礦資源、藏格礦業、盛新鋰能三家上市公司;2023年的3月和5月,歐盟《淨零工業法案》以及美國IRA法案也提及了供應鏈本土化要求。
2024年行業仍存過剩預期,需密切跟蹤新產能投放情況。
根據該行《能源金屬否極泰來,鈉釩電池靜待花開—能源金屬2024年度投資策略》的觀點,2022年爲鋰資源供應最爲緊張的一年,2023年鋰礦供需缺口將得到緩解,預計2024年後鋰行業或轉向過剩。預計2024年全球碳酸鋰需求和供給量分別爲142.2萬噸和156.5萬噸,需求佔供給的約91%。但考慮到鋰價下行後可能的企業生產經營計劃調整、新礦山開發流程冗長、地緣政治因素擾動等多重因素,供給釋放可能不及預期,需密切跟蹤新產能投放情況。根據財聯社消息,包括寧德時代在內的電池企業目前對鋰現貨價格的主流預期在每噸8萬元至10萬元。
以史爲鑑,股價之於商品價格有較強領先性:
以贛鋒鋰業在本輪週期的表現爲例,贛鋒鋰業股價最早啓動上漲在2019年10月24日,彼時鋰價仍處於下行週期,且出現了澳礦破產重組,但股價提前反應了未來鋰價的上漲,2020年10月14日鋰價啓動了上漲,股價表現領先於商品價格約一年。因此後續的股價回調同樣領先於商品價格約7個月時間,贛鋒的股價自2021年8月31日開啓回調,對應的碳酸鋰價格於2022年3月30日啓動回調。因此當前現貨價格已接近每噸8萬元至10萬元的底部區間,鋰礦板塊反彈可期。
當前板塊估值仍具有吸引力。
假設按照碳酸鋰價格10萬元/噸測算,各公司鋰鹽業務淨利潤=單噸自有礦淨利潤*權益鋰鹽產量*自給率+單噸外購礦淨利潤*權益鋰鹽產量*(1-自給率)。具體假設包含:澳洲鋰輝石和國內鋰輝石自有礦成本5萬元/噸;國內鹽湖提鋰成本3萬元/噸;非洲鋰輝石自有礦成本7萬元/噸;外購礦單噸淨利1萬元/噸;所得稅率15%。2024年各公司PE估值均大於或等於10倍;2025年中礦資源、鹽湖股份、藏格礦業、雅化集團、川能動力的PE估值均爲10倍以內,贛鋒鋰業、盛新鋰能PE估值在略高於10倍水平。
投資建議:仍可關注鋰板塊超跌反彈機會。海外地緣政治因素進一步彰顯國內鋰資源自主可控的戰略意義,建議一方面關注高自給率以及具有成長性的天齊鋰業(002466.SZ)、贛鋒鋰業(002460.SZ)、藏格礦業(000408.SZ)、中礦資源(002738.SZ)、永興材料(002756.SZ)、鹽湖股份(000792.SZ),另一方面關注低估值具有自給率提升空間的雅化集團(002497.SZ)、盛新鋰能(002240.SZ)、川能動力(000155.SZ)。
風險提示:電動車銷量不及預期;估值過高風險;技術路徑變化的風險;企業經營激進、戰略出現偏差、治理失敗等風險、宏觀政策以及流動性調整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