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人工智能技術迭代加速,通用人工智能發展洶湧澎湃,大模型訓練參數量突破萬億級關卡,科技界持續上演AI挑戰一切的戲碼,行業競爭壓力的與日俱增,也讓企業意識到:科技能爲企業提供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支撐,產業AI化成爲大趨勢,於是,企業主動擁抱人工智能,積極進行數字化轉型,可以預計,AI化的未來,各行各業將百花齊放。
思考當下,AI大模型爲智能變革帶來哪些機遇與挑戰、企業如何用好AI、當AI遇上環保,技術進步和資源消耗如何平衡,國內知名智能科技產業欄目《智者見智》邀請到了聯想集團CTO、高級副總裁、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芮勇共同探討AI如何助力企業發展。
關於Al大模型未來的發展趨勢,芮勇博士表示:“之前人們在考慮如何建立大模型,現在大家開始思考如何用好大模型,而要用好大模型,就需要推動大模型向場景化、輕量化以及類腦化的發展。”
場景化是指通過模型微調或是與領域知識庫相結合的方法,增強大模型的行業知識,爲公司的業務定製、爲應用場景適配,使大模型不僅是通才,更是某個領域的專才。
輕量化指的是,讓大模型在受限的計算和存儲資源下,仍能進行推理或微調,比如在本地PC設備運行。
還有類腦化,大模型使用“下一個單詞預測”的自迴歸架構,更像是大腦中的“快系統”,善於處理直覺類問題,而不太善於處理需要“慢系統”的推理規劃類複雜任務。當前流行的思維鏈Al Agents等技術,正是爲了拓展大模型處理複雜問題的能力,另外,當前大模型的設計還是一個開環結構,如果要實現與物理世界的交互,比如控制機器人完成任務,那麼則需要引入閉環反饋機制。根據機器人當前狀態和環境變化,來自主規劃機械臂的下一步動作。這就類似於大腦的糾錯和反饋機制。這是單智能體的行爲。如果涉及多智能體協同完成任務,那麼就需要感知其他智能體的能力與行爲,自主規劃協作策略,這就類似於人類的社會協作網絡。
在10月份的聯想Tech World上,聯想首次展示了搭載了個人大模型的AI PC,這是大模型向場景化、輕量化以及類腦化發展最典型的案例。
在人工智能和大模型領域,聯想致力於打造一個混合人工智能框架(hybrid AI)。這個混合人工智能框架由公共大模型、部署在企業的私域大模型以及在本地設備上運行的個人大模型共同組成。聯想將聚焦面向企業的私域大模型,以及在本地設備上運行的個人大模型的打造,並在公共大模型領域與業界夥伴合作,共同推動大模型在產業的落地。聯想已爲混合人工智能框架開發了多項大模型創新技術,包括私域大模型的微調、個人大模型的模型壓縮以及混合AI框架下的數據管理+隱私保護技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