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航天科技(01725.HK)是港股市場罕見的「太空概念股」,自上市以來曾多次出現股價在短期内連續飙漲的情形。不過,最近幾個月,該公司表現異常疲軟,股價正處於漫漫熊途之中。
而在12月7日,該公司的股價像打了一劑「強心針」一樣,在高開後一度飙漲超過26%,此後雖然出現回落,但截至收盤,其股價仍上漲了10.57%。
從消息面來看,該公司股價的上漲和發佈的一則公告有關。
擬赴中東再上市,潛在好處多多
資料顯示,2021年4月,香港航天科技以約2.87億港元收購恒達科技63.75%股權實現借殼上市。2021年下半年開始,該公司宣佈進軍航天業務,是香港第一家以星鏈工程和衛星精密制造為核心的商業航天企業。
截至目前,香港航天科技的業務主要有兩大部分,其中航天業務涉及衛星制造、衛星通訊、衛星測控、衛星發射;電子制造服務業務(「EMS業務」),包括組裝及生產印刷電路板組裝(「PCBAs」)及全裝配電子產品。
12月7日盤前,香港航天科技發佈公告稱,董事會已決定在一間中東證券交易所就公司的股份進行的潛在雙重上市。
公告還顯示,該公司已委任一間設於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投資銀行CGL作為雙重上市的財務顧問和安排人,同時也委任了相應的法律顧問,處理潛在雙重上市的法律事務。
實現雙重上市,對香港航天科技的好處不言而喻。一方面,當下港股市場的流動性並不是太好,如果真的能在中東上市則可以增加公司股票的流動性,有利於在不同市場募集資金,進而促進企業的發展;另一方面,在其他市場上市有利於增加公司在當地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將有助於後續業務的拓展。
而對於中東國家來說,這塊土地上並不缺乏資金,資本市場也正迎來蓬勃發展。在新能源迅速發展的當下,為改善過往那種經濟命脈完全依賴石油銷售的局面,中東國家對於高新企業更是如饑似渴。
這麽一看,香港航天科技和中東這波屬實是有點「雙向奔赴」的意思了。
業績持續虧損,現金流吃緊
值得一提的是,在佈局中東資本市場之前,香港航天科技其實早已在中東進行了業務佈局,並收獲了一些大單。
據了解,沙特已經與香港航天科技旗下的衛星技術公司ASPACE達成價值約2.67億美元的協議,計劃建造沙特首家衛星制造工廠。
根據協議,ASPACE將利用沙特的戰略地理位置,在其衛星市場進行投資,從而增強衛星技術能力。ASPACE計劃在五年内建成沙特航天城,並讓其成為中東地區乃至世界最大的航天工業生態集群。
另外,在今年10月份,ASPACE已經獲得了沙特頒發的國家航天工業許可證,包括航空航天制造領域的幾十項經營範圍,涵蓋航空航天飛行器、衛星、衛星部組件、遙感、控制系統等硬件制造,原材料及部組件生產等領域。
更早些的2022年10月,該公司與Silver Rock Group Ltd(Silver Rock)簽署協議,内容有關於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阿聯酋)建立商業衛星制造中心。
除了中東地區的訂單外,今年10月16日,香港航天科技發佈重磅公告稱,公司與一家巴西航天企業簽下6.75億美元合作訂單。
不過,雖然斬獲了不少大單,但這些訂單對該公司當下的業績並不能起到太大的幫助。
數據顯示,2021年-2023年上半年,香港航天科技的營收分别為6.5億元(人民幣,下同)、6.35億元、2.36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别為-5307.5萬元、-1.54億元、-8729.3萬元。
其中,2023年中報顯示,香港航天科技的營收全部來自於EMS業務,航天業務沒有實現任何的收入。
這也就是說,該公司當下的航天業務還處於只有付出沒有回報的階段,目前還沒有造血能力。
不過,香港航天科技顯然是將未來押在了航天業務上,這一點從改名事件上也能看出一二。
11月2日,香港航天科技發佈公告稱,董事會建議將公司的中文雙重外文名稱由「香港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更改為「洲際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理由則是更改名稱將為公司確立更合適的企業形象及身份,有利於公司未來國際業務發展,並更有效地反映集團的未來全球業務計劃,符合公司及股東的整體最佳利益。
可見,香港航天科技在航天業務上的志向不小。
只是,商業航天科技含量不低,香港航天科技進入這一領域也不過才三四年的時間,想要推進這塊業務迅速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持續虧損的香港航天科技是否有足夠的財力比較存疑。
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該公司賬上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有3898.9萬元。
當下港股市場流動性並不好,香港航天科技的基本面也就那樣,股價又在不斷下跌,想要再融資只怕不易,缺錢或許也是該公司想要去中東雙重上市的一大原因。
結語
自2021年借殼上市以來,香港航天科技經常傳出一些「大消息」,也多次引起股價的「脈衝式」飙漲,不過最後的結果也就是短炒過後「一地雞毛」。
此次,香港航天科技也在公告中指出,不保證潛在雙重上市一定會落實完成。因此,後續股價回落的風險不小,投資者應注意相關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