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優質數據: 高達 50%折扣優惠 InvestingPro獲取優惠

中信建投:鋰價決定底部 鋰電及機器人迎放量元年

發布 2023-12-5 上午08:15
© Reuters.  中信建投:鋰價決定底部 鋰電及機器人迎放量元年
600015
-

智通財經APP獲悉,中信建投發佈研報表示,2023年鋰電產業出現供給過剩疊加鋰價下行的壓力,行業投資關注終端的整車和零部件環節;展望2024,下游環節滲透率向50%突破過程中核心在於體現“燃油車下一代產品”的特性,關鍵是智能化和快充,是明年最重要的技術方向;中游環節碳酸鋰價格底部將是產業鏈量修復至行業增速、利穩定的決定性因素,關注24Q1稼動率見底後主產業鏈的機會;主題來說關注重點車型和機器人的放量或帶來超預期的彈性。

中信建投的主要觀點如下:

2023年回顧:格局惡化疊加價格下行多數環節雙殺

行情表現上看: 2023年全年供給過剩疊加鋰價下行的壓力整體呈現雙殺情形,主產業鏈的增速低於下游整車和零部件。絕對收益角度零部件和整車優勢顯著,鋰電產業電池依託格局和穩健盈利能力領先,正極和鋰礦承壓是鋰價下行最受損環節。

公司經營端:2023年零部件盈利能力穩健,整車兩級分化顯著,鋰電產業鏈整體經營承壓,尤其2023年一季度,受制於加工費下行壓力+原材料驟降+淡季產能利用率等因素,部分環節被去庫增速不及行業,且盈利出現虧損,二季度隨着稼動率提升經營情況好轉,但加工費壓力和原材料下行壓力仍在,盈利能力角度看,2023年延續2022年趨勢下降,鋰礦>隔膜>電池>負極,正極、電解液等含鋰環節加工費+庫存雙殺。

2024年展望:行業需求仍然旺盛,鋰價決定底部,關注強勢產業鏈的放量機會

下游環節滲透率向50%突破過程中核心在於體現“燃油車下一代產品”的特性,關鍵是智能化和快充,是明年最重要的技術方向。中游環節預計2024年新能車及電池需求爲1764萬輛/1519GWh,同比增長+25%/+30%,供需角度看,多數環節在2024年一季度進入最過剩階段(主要系需求淡季),隨後逐步好轉(今年新增在建工程明顯下降對應明年產能釋放有限),預計供需相對平衡在2025年。覆盤歷史,我們判斷鋰價平穩是中游量修復至行業增速、利穩定的決定性因素,我們判斷可能會在2024年一季度前後,依據是鋰供給釋放節奏和其對需求的預期。

主題來說重點車型、機器人、鋰電新技術的放量或帶來超預期的彈性,核心關注:1)標杆企業的產業鏈彈性;2)行業放量元年帶來的市場空間。

投資建議:主鏈推薦盈利確定性強的電池和結構件,受損嚴重的正極和電解液,建議關注細分景氣賽道如充電樁、複合箔等;重點提示機器人、智能駕駛、高壓快充等產業鏈投資機會,核心關注:1)標杆企業的產業鏈彈性;2)行業放量元年帶來的市場空間。

風險提示:1)下游新能源汽車產銷不及預期:銷量端可能受到需求疲軟影響而不及預期;產量端可能受到上游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限電等影響不及預期,進而影響產業鏈盈利能力和估值。2)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2021年以來原材料價格階段性出現大幅波動,價格不穩定性對於供應商採購以及終端需求有一定影響,對產業鏈相關公司盈利能力影響較大。3)鋰電產業鏈重點項目推進不及預期:重點項目的推進是相關公司支撐營收和利潤的關鍵,也是成長性的反映,重點項目推進不及預期將影響當期和遠期業績,同時影響產業鏈穩定性。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