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中國提出2030年“碳達峯”、2060年“碳中和”目標,展現減碳決心。減煤、壓油、增氣將是“十四五”能源結構轉型的重要路徑之一,中國天然氣行業仍有較長增長期。“雙碳”背景下,多數城燃企業迎來了歷史上最大的變革。
作爲一家成長型城燃企業,濱海投資(02886)近年規模不斷擴容,發展潛力持續兌現。從業績更能反映濱海投資的成長速度,若以2022年的歷史最好業績計算,濱海投資在近十年中,收入、淨利潤的年複合增速分別高達17.6%、13.86%,實現了持續性的高成長。
那麼接下來,濱海投資會何去何從?結合公司密集公佈的信息來看,智通財經APP認爲接下來其成長路徑已分外清晰。
深度合作綁定上游資源,充分鞏固主業優勢
近日,濱海投資正在以密集公佈的利好,向市場充分展現其優秀的專業能力。
時間進入11月,濱海投資的兩則公告引起市場注意。一則是11月7日,其與中石化液化天然氣訂立深化合作意向協議。據此,濱投天津通過進一步收購中石化天然氣所持中石化液化天然氣的部分股權,提高對中石化液化天然氣的參股比例,達到深化合作的目的,以進一步完善儲氣調峯能力和窗口期支持。
而另一則,則是與中國石化子公司長城燃氣就南方集團訂立股權合作意向協議,擬着眼於中國內地南方區域的蓬勃發展,通過市場化的方式爲南方集團注入優質資本、競爭性氣源等多維度資源,致力將其打造成爲簽約方終端項目的旗艦平臺,實現互利共贏。
以這兩則公告爲起點,濱海投資的天然氣全產業鏈規劃佈局正式顯山露水。縱觀濱海投資的種種作爲,目的非常明確:首先,打造上下游一體化產業鏈,開啓氣源貿易業務,降低氣體採購成本,提升盈利能力;其次,藉助股東和合作方的優勢,提高儲氣調峯能力,向產業鏈兩端不斷進階,加快公司的發展速度。
在此之後,公司將致力於全產業鏈佈局,上游進一步獲取優質資源,下游進一步提升天然氣分銷能力和綜合能源服務能力,同時增加上下游的協同合作,使得上游資源可以更好的對接下游客戶,資源在整個板塊內部更高效流動。未來公司整個能源板塊將定位於綜合能源服務商,進一步夯實和提升公司在天然氣行業領域的領先地位。
此次合作,濱海投資和中石化雙方有望在股權、資源、技術上進行互惠互利,將令濱海投資進一步強化上下游聯動,完善其儲氣調峯能力,形成氣源保證,利於其適時拓展業務版圖,擴寬收入來源,加快公司轉型速度。
天然氣一體化趨勢明顯,從容培育新增長點
近年以來,我國天然氣供應將逐步形成以“三桶油”爲主、多種社會資本共同參與的局面,有利於推動中國天然氣貿易市場的形成,緩解下游企業的氣源採購壓力。由於上下游資源一體化可予城燃企業以持續價格優勢,也成爲城燃企業未來佈局的一大方向。
近年來,濱海投資將整合一體化佈局。結合近期公告的口徑上來看,濱海投資或將通過佈局接收站設施、開展氣源貿易等方式進軍上游,打造天然氣全產業鏈的意圖也日益顯現。
爲實現區域減碳和能源結構優化,同時開闢公司新的業務版圖,濱海投資依託自身產業鏈協同,特別是天然氣資源、成本、區位、項目等四大優勢,大力發展城燃主業,爲其上下游一體化佈局做出鋪墊。
在資源和成本優勢方面,今年10月末,公司與北燃天津達成戰略合作和天然氣購銷關係。至此,濱海投資成功開拓上游新氣源,相信日後能進一步優化氣源採購結構,增強購氣議價能力,對降低成本及提升毛差將有莫大幫助。
此外,濱海投資目前已擁有對應中石化液化天然氣2%股權的儲氣能力指標,在本次與中石化訂立深化合作意向後,其將有望隨着股權增持而不斷增加。這也意味着,濱海投資實現與上游供應商中石化、北燃的資源協同效應,提升濱海投資行業競爭地位,持續優化外埠子公司的源頭氣源接駁供應或雙氣源供氣,在保障冬季調峯氣量充足的基礎上進一步降低氣體採購成本,增加氣體盈利。
區位優勢方面,近年來,背靠我國北方龐大的天然氣需求市場,以及良好的海港條件,天津已逐步發展爲京津冀乃至我國北方的天然氣供應保障樞紐城市。憑藉大規模的油氣田、儲氣庫羣、LNG接收站和向外延伸的輸氣管網,天津形成天然氣產、供、儲、銷完整體系,在保障區域天然氣供應、維護國家能源安全等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國家管網、中石化、北燃、新天綠能在河北、天津在建、擬建LNG接收站衆多,截至2024年,河北、天津總接收能力將增加2780萬噸/年以上,進一步緩解京津冀等地區的天然氣供應壓力。
而天津作爲濱海投資的發展根據地,擁有廣泛的終端客戶資源,截至2023年上半年,濱海投資累計城市中壓燃氣管網長度約爲3,825公里,累計高壓、次高壓燃氣管網長度約爲649公里,完善的官網配套將爲濱海投資深耕終端市場奠定了良好的發展保障,並將對其長遠發展起到積極作用。另外,根據天津市燃氣專項規劃(2021-2035年)(徵求意見稿),到2025年,天津市天然氣需求量爲145億立方米,到2035年,天津市天然氣需求量分爲高、低兩個方案,其中低方案約爲166億立方米,高方案約爲257億立方米,顯示天津市場有極高成長性。
項目優勢方面,目前該公司的管道燃氣業務雖以天津爲基礎,但跨區域經營亦初具規模。這自然離不開股東天津泰達與中石化天然氣的鼎力相助。其中,大股東天津泰達依託於自身優質的資源稟賦,爲濱海投資帶來諸多項目,如西區熱電熱源二廠分佈式能源項目、八里臺鎮能源配套項目等。於集團而言,該舉措正是表明了股東承諾正持續兌現,未來還將擁有更大的增量空間和更加深遠的合作。
鑑於燃氣公司具有自然壟斷性質,異地擴張能力將最終決定公司的成長空間。因此,在和中石化的合作中,濱海投資在下游整合城市燃氣資產,引入中石化長城燃氣爲南方集團的戰略投資者,在資源和氣源方面也將助力濱海在南方天然氣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另一方面,中石化欠缺終端市場資源,倘若想發展一個自有的統一天然氣終端銷售和運營主體,現在起步爲時已晚,勢必要花費更多資源去開拓終端客戶及開發相關配套。而中石化現時通過持有濱海投資約3成股權,等同擁有了一個現成下游天然氣分銷平臺。據此,濱海投資和中石化在互惠互利下,前者利用後者的上游資源,後者需要前者終端市場保證天然氣銷量,相信兩家公司合作將越發深入。
可以預見的是,濱海投資正在充分依託天津泰達和中石化集團在天然氣資源、資金、人才、品牌等方面的多種優勢,加大對天然氣終端業務開發,實現售氣規模的快速增長,爲下游客戶提供充足的氣源保障。
與此同時,公司能夠通過和中石化的上下游協同效應,令其深度協作公司的經營,不僅在氣源保障、成本控制以及銷售渠道方面能夠形成穩定閉環,還可開發氣源貿易盈利新模式拓寬收入來源。尤其在當前天然氣價格改革的大趨勢下,濱海投資已成爲了中石化佈局城燃終端市場的關鍵一子。假以時日,該公司將成爲港股市場中打通上中下游的城燃企業有力競爭者。
既然業績增量空間和市場前景已具備較大的確定性,那麼自上下游一體化帶來的估值提升後,濱海投資的內在價值又該如何演變?
事實上,在中國油氣體制改革的過程中,並非沒有此類先例:早在2015年,崑崙能源相繼整合其控股股東中石油集團所持有的中石油崑崙燃氣有限公司、江蘇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等企業和資源,現已經發展爲中石油集團旗下天然氣終端業務核心運營平臺,躋身五大龍頭城燃公司行列。
以此類推,儘管濱海投資市值和體量尚且較小,但在中石化如此看好於其未來發展的情況下,公司有望快速拓展管網覆蓋,延伸服務至更多地域,未來有作爲中石化終端管線網絡、提供綜合能源服務、對接消費者服務的一體化終端平臺的潛能,後續彈性空間更加廣闊。
近期以來,受行業景氣度和港股大幅波動影響,整體天然氣板塊處於底部回暖區間,但同業平均PE依然有9.98倍,而公司當前PE(TTM)僅8.6倍,低於市場整體估值水平。
從港股大市角度來看,今年以來港股交投清淡,在下半年更是持續低迷。但近期中美關係的回暖和美聯儲緊縮政策見頂帶來流動性改善,有機會帶來市場活躍度修復。在中國經濟基本面支持下,估值中樞持續下移並接近底部,現階段的港股市場已具低估值水平優勢,並有機會進入修復式反彈,帶來結構性交易機會。
同時,年末金融機構爲求在年底前改善投資組合表現,捕捉穩定的投資機遇,會售出本來盈利的股票,追入一些大盤股以推高指數。根據統計,過去6年的12月,恆指4升2跌,平均表現是上漲2.4%。即便如此,恐恆指仍難改變連跌4年的狀況,而濱海投資在今年港股表現惡劣下,年初至今表現仍然平穩,足見投資者對公司的信心。
當下,明朗的股東扶持,快速擴容的市場,行穩致遠的發展戰略,以及其稀缺的資源優勢等多重因素共振,當前估值與成長趨勢的短期錯配,有望爲濱海投資帶來良好配置機遇,其股價每次大幅調整,反而會是投資者入市良機。未來其市值或存在翻倍的潛力,值得投資者長期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