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週五(10月20日)亞市,中國上證綜合指數一度跌破3000點關鍵防線,隨後又反彈至3000點上方,市場預計該市將迎來今年以來最糟糕的一週。中國央行向市場釋放短期流動性7330億元人民幣,在許多外國投資者繼續迴避中國股票之際,瑞銀集團和巴克萊逆勢大舉押注中國ETF。
由於經濟的積極跡象和政府的支持努力未能贏得投資者的青睞,中國股市已跌破主要心理水平。受技術分析交易員密切關注的上證綜合指數,週五亞市早盤一度跌破3000點,儘管出現反彈,但該指數預計將迎來今年最糟糕的一週,下跌約3%。
令投資者感到振奮的是,自2020年中期以來,該指數僅14次收於3000點以下。2022年4月低於該關口4個交易日,以及2022年秋季的10個交易日,隨後出現大幅反彈。
(來源:Bloomberg)
週五,中國人民銀行通過所謂的逆回購合約向各銀行發放人民幣7330億元現金。在此之前,本週公佈的數據顯示上月經濟出現回升跡象,消費者支出和工業生產強於預期。
根據中國央行週五公告,央行公開市場開展8280億元人民幣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1.80%,與此前持平。因今日有950億元人民幣7天期逆回購到期,實現淨投放7330億元人民幣。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指出,考慮到10月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利率不動,加上政策面正在引導銀行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以及存量首套房貸利率較大幅度下調,銀行淨息差承壓,因此目前報價行降低LPR報價加點的動力不足。
王青說,未來央行是否會繼續降息,主要取決於年底前宏觀經濟與房市走向,不能完全排除這種可能。未來一段時間內,中國物價都會持續處於偏低水平,這爲央行進一步下調政策利率提供有利條件。
A股市場護盤隊伍擴軍,週四晚間又有7家央企公告增持、回購計劃。據中國媒體消息,此次央企增持回購距離上次央企集體護盤僅過了3天。10家央企在周初出手護盤,金額合計超過74億元人民幣。初步統計,本次7家央企增持和回購的資金,總計規模最高也達到42億元。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作爲中國最大的公募基金公司之一,華夏基金於10月11日宣佈,其新的華夏中證港股通內地金融ETF在籌集2.09億元人民幣,約合2860萬美元初始資產後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監管文件顯示,瑞銀集團(UBS)在9月底該基金正式成立時向該基金注資2000萬元人民幣,成爲該基金的第二大投資者。英國銀行巨頭巴克萊銀行(Barclays)在首次公開發行中認購了價值1000萬元人民幣的股票,成爲與ETF發行人華夏基金並列的第三大投資者。
(來源:Financial Times)
這家總部位於倫敦的銀行還向博時科創板100 ETF投資1000萬元人民幣,該ETF於9月15日上市。它是該ETF的第10大首輪投資者,在人工智能(AI)熱潮推動下,投資者對科技型ETF的需求不斷增長,該基金在今年最大ETF的IPO中籌集26億元人民幣。
博時ETF是中國首批追蹤科技股科創板100指數的4只ETF之一,這四隻基金還包括鵬華基金管理公司、銀華基金管理公司和國泰資管公司發行的基金,合計籌集69億元人民幣。
中國的一些投資組合經理認爲,儘管今年大部分時間中國經濟復甦放緩且當地股市走平,但此次注資表明中國資產對全球機構投資者仍具有吸引力。
當地媒體報道顯示,海外投資者在A股市場的比例仍然較低。Harvest Fund Management分析師表示:「外資機構出現在新發行的ETF中,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外資機構對A股市場的相對樂觀態度以及對其中長期投資價值的認可。」
瑞銀和巴克萊銀行進行投資之際,外國投資者在8月份拋售了價值創紀錄的120億美元中國股票,原因是中國方面最新的刺激措施,未能緩解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增長乏力和持續存在的房地產業危機擔憂。
9月的前三週,儘管截至8月份的經濟數據略有改善,外國投資者仍進一步拋售31.5億美元的中國股票。
上週初,由於多個大盤指數出現回調,鼓勵中國投資者獲利了結,國慶假期結束後,中國市場以股票爲主的ETF淨流入減少32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