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中國進出口銀行副行長張文才週末在全球財富管理論壇2023年會表示,美國硅谷銀行(SVB)等機構因流動性緊張閃電破產,造成銀行業信任危機和擠兌風險,揭露了美聯儲激進加息下,銀行資產負債出現嚴重的錯配問題。
「激進加息下,引發雷曼時刻重演和系統性風險爆發的廣泛擔憂,在多重風險因素相互交織下,更多灰犀牛和黑天鵝事件可能隨時發生,」張文才強調。
所謂的灰犀牛效應,是形容既有或已存在、發生機率大、顯而易見卻被視而不見,危機爆發後應對時間短,最終造成重大危機的事件。由於犀牛身軀龐大,往往給人行動遲緩、安全無害的錯覺,容易讓人疏忽其危險性;事實上,它是別具威脅的巨獸,一旦橫衝直撞,人們可能會嚇到難以動彈、難以逃避。
這個用法是由美國學者沃克(Michele Wucker)於2013年提出,並且在2016年他所撰寫的書籍《灰犀牛:如何認清我們忽視的明顯危險並採取行動》(The Gray Rhino: How to Recognize and Act on the Obvious Dangers We Ignore)出版後廣爲流傳。
他指出,當下全球經濟金融發展有四大問題需要關注。一是全球需求趨勢性走弱,導致貿易投資增長疲軟乏力。根據世貿組織和聯合國貿發會的最新發布,今年全球貨物貿易下行趨勢有所加劇,全球跨境投資將繼續走弱。
二是通貨膨脹具有較高黏性,影響經濟金融運行和政策選擇。高通膨持續席捲主要經濟體,成爲影響全球發展的重大風險之一。張文才補充:「本輪高通脹並非單純的貨幣現象,還與疫情衝擊、地緣衝突的深刻影響息息相關,短期內難以打破慣性趨勢。」
三是保護主義明顯擡頭,威脅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當前逆全球化思潮涌動,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持續上升,產業佈局政治化色彩漸濃,加徵關稅、投資審查、出口管制等措施被頻繁使用,造成產業鏈供應鏈運行成本增加、效率降低,甚至引發脫鉤斷鏈,阻礙產業和經濟循環,減緩世界開放發展進程。
四是金融脆弱性加劇,引發連鎖反應甚至系統性風險。美聯儲激進加息的溢出效應大,更是加劇全球經濟金融動盪,導致各類風險趨於多發。很多發展中國家面臨資本外流、貨幣貶值、國際收支惡化、違約風險上升等困難挑戰,部分發達國家也面臨嚴重的債務問題,儘管其性質不盡相同。
張文才強調,破解全球和區域發展遇到的多種難題,實現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有韌性的全球發展,需要匯聚各方力量,攜手應對挑戰。
他建議,堅持開放發展,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優化資源配置,打造穩定暢通的產業鏈供應鏈;聚焦共同關切,促進包容和可持續發展;堅持底線思維,有效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加強交流合作,注重國際發展融資協作與知識分享。
彭博社也提到,中國媒體將最近的銀行倒閉歸咎於美國的政治內鬥和金融監管不力,在不斷升溫的緊張局勢中加劇了兩國的口水戰。
「雖然問題銀行的管理層應對企業管理不善承擔最直接的責任,但美國在金融監管和宏觀政策方面的缺位或失誤,是事件中最值得反思的地方,」新華社發表的分析文章中說。
「由於美國國內政治糾紛而導致的金融監管翻轉,在這一事件中得到了徹底的暴露,」文章補充稱,它指的是特朗普時代的規則,這些規則使中型企業擺脫了一些嚴格的監管。
文章還說,世界各國都在爲美國銀行業的倒閉「買單」,因爲這場危機加劇了各國央行維護金融穩定的壓力。
中國人民銀行官員本月召開會議,解決對金融穩定的擔憂。中國央行誓言要「把握好信貸投放節奏」,確保信貸增長保持「合理」,全力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
在全球金融市場動盪的情況下,中國人民銀行誓言要加強金融體系以確保穩定並完善應急計劃。
中國媒體CGTN也強調硅谷銀行和Signature Bank的問題,據報道,它進行的一項在線民意調查發現,超過9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認爲美國政府對金融體系的監管「實際上沒有任何作用」。
文章提到,銀行的持續倒閉將增加投資者對美國銀行和金融機構的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