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港股生物醫藥B類股延續活躍,個股中,康方生物-B(09926.HK)已錄得4連漲,截至今日收盤,該股收漲6.06%,報45.5港元/股,總市值382.68億港元。
消息面上,康方生物發佈了2022年業績公告。期内公司取得營收8.38億元,同比增長271.26%;產品市場銷售額為11.04億元,同比增長422%。
面對銷售收入大增,康方生物把其歸功於兩款已商業化的核心產品。根據公告,2022年,康方生物全球首創的PD-1/CTLA-4雙抗新藥開坦尼成功獲批上市,並展現了強勁的發展勢頭,上市半年以來,開坦尼實現產品銷售額達5.46億元;此外,安尼可(派安普利單抗注射液,PD-1單抗)全年產品銷售額達5.58億元,同比增長164%。
核心產品放量,推動營收高增長
官網顯示,康方生物成立於2012年,2020年登陸港交所掛牌上市,是一家致力於研究、開發、生產及商業化全球病人可負擔的創新抗體新藥的生物制藥公司。
截至2022年年底,公司已有30多個在研創新項目,涵蓋腫瘤、自身免疫及代謝性疾病領域。具體包括了開坦尼®(卡度尼利,PD-1/CTLA-4)、依沃西(PD-1/VEGF,AK112)、萊法利單抗(CD47,AK117)、安尼可®(派安普利,PD-1)、佐斯利單抗(CD73,AK119)、依若奇單抗(IL-12/IL-23,AK101)、古莫奇單抗(IL-17,AK111)、和曼多奇單抗(IL-4R,AK120)、伊努西單抗*(PCSK9,AK102)等產品。
這其中,17個處於臨床試驗階段(包括4個對外授權的產品),涉及6個潛在全球首創(first-in-class)或同類最佳(best-in-class)雙特異性抗體。
不過,儘管康方生物產品管線豐富,但迄今只有開坦尼®(卡度尼利,PD-1/CTLA-4)以及安尼可®(派安普利,PD-1)已完成商業化上市,並貢獻了可觀的業績。
據悉,安尼可是康方生物第一款自主研發並商業化生產的創新PD-1單克隆抗體藥物,於2021年8月正式獲批上市,用於治療系統化療復發或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患者。2023年1月,安尼可再傳捷報,其聯合化療一線治療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獲批上市。
得益安尼克產品強大的臨床價值潛力,其上市以來一直廣受歡迎。財報數據顯示,安尼可首批上市的4個月内,即截至2021年底產生的銷售額為2.12億元(人民幣,下同),令全國約1.7萬名患者受惠。2022年,安尼克再接再厲,全年創下5.58億元的銷售額,同比增長164%。
此外,另一款備受矚目的開坦尼產品,是繼安尼可之後,於2022年6月獲得NMPA批準上市的第二款新藥,也是康方生物第一個自主商業化的新藥。
目前,開坦尼主要用於治療既往接受含鉑化療失敗的復發或轉移性宮頸癌(R/MCC)患者,是全球首個獲批上市的腫瘤雙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雙抗,不僅填補了中國晚期宮頸癌的免疫藥物治療的空白,還填補了中國雙特異性抗體新藥開發的空白。
憑借優異的療效和安全性,開坦尼於2022年度同樣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實現銷售額達5.46億元。
隨著康方生物的商業化能力得到驗證,公司於2022年實現的銷售業績增速驚人,年度產品市場銷售額同比增長422%至11.04億元。核心產品放量亦進一步推高其全年業績,期内取得營收8.38億元,同比增長271.26%。
期間費用連年高增,盈虧拐點何時至?
值得一提的是,伴隨康方生物營收逐年高增,公司的歸母淨利潤卻一直未能見起色,相反常年陷入虧損旋渦。
據財報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2年期間,公司分别實現歸母淨利潤虧損1.42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3.35億元、11.77億元、10.75億元、11.68億元。
短短5年時間,康方生物累計淨虧損便達38.97億元。在常年虧損的高壓之下,其又還能強撐多久?
事實上,作為一家生物制藥公司,為推動產品完成商業化上市,前期均需要耗費巨額的研發開支、行政開支及財務成本,從而一步步吞噬利潤,使其經營陷入阻礙。
具體來看,相較2021年度,康方生物於2022年所產生的銷售成本、研發開支、行政開支、其他開支淨額、財務成本等均同比大幅增長,由此導致了康方生物歸母淨虧損幅度進一步擴大。
而面對連年高增的期間費用,康方生物要在短時間内實現扭虧為盈,還有諸多的難度及挑戰。不過,伴隨在研管線的順利推進,其完全有可能通過加快核心產品商業化進程貢獻業績。
2022年財報顯示,康方生物新藥開發陸續進入後期階段,目前已有6個產品的多項臨床研究處於關鍵性/3期階段,且多項研究已經完成入組或達到臨床終點,即將提交上市申請。
除此外,公司還將與SUMMIT加強合作,助力依沃西在海外的臨床開發計劃的推進。同時,其計劃啓動萊法利單抗(CD47,AK117)一線治療MDS的III期臨床研究,並加速其與卡度尼利、依沃西聯合用藥在實體瘤領域的探索。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管理層對外透露的規劃,其預計未來5年將有超過6個自研新藥品種於中國乃至全球上市,覆蓋多個腫瘤大適應症,自免及代謝領域。
究竟後市結果又會如何,還有待持續跟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