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挖掘低估值寶藏股立即開始

【百強透視】阿迪、耐克皆敗退,國潮運動服飾乘勢崛起?

發布 2023-1-7 上午03:52
【百強透視】阿迪、耐克皆敗退,國潮運動服飾乘勢崛起?

 

2022年在世界局勢復雜、供應鏈緊張、疫情反復等不利宏觀環境下,紡織服裝作為消費行業之一,有所承壓,國際巨頭阿迪達斯和耐克在大中華區失利,但本土運動服飾品牌在國潮加持下,仍然表現出一定韌性。

 

 

根據這些企業最新一期財報,他們的業績表現如何?隨著疫情調整以及消費復蘇,機構認為行業可能將如何演化?

 

 

出口承壓,海外巨頭在大中華區失利

 

 

受海外消費需求疲軟等因素影響,我國紡織服裝外貿企業面臨訂單不足等風險挑戰,出口進一步承壓。

 

 

根據海關總署統計,2022年11月,全國紡織品服裝出口243.9億美元,同比減少14.6%(以人民幣計同比下降5.6%)。其中,紡織品出口112.7億美元,同比下降14.8%(以人民幣計同比減少1.9%),自8月份落入負增長區間以來,降幅持續擴大;服裝出口131.2億美元,同比下降14.4%(以人民幣計同比減少5.4%),降幅較上月收窄1.6個百分點。

 

 

在出口承壓的情況下,國内市場的表現就顯得頗為關鍵。然而根據阿迪達斯、耐克等國際運動品牌公佈的財報來看,這些巨頭在這兩年的大中華區業績表現一般。

 

 

根據阿迪達斯在2022年11月公佈的2022年三季報顯示,按地區分類,歐洲本土市場依舊是阿迪達斯營收的主要來源,2022年前三季度營收64.7億歐元,同比增長9.3%。然而和歐洲市場的火熱相比,過往的增長「發動機」大中華區持續低迷表現,2022年前三季度營收僅26.6億歐元,同比下滑25.3%。這已是阿迪達斯在大中華區連續6個財季業績下滑。

 

 

2022年8月,時任阿迪達斯首席執行官羅思德(Kasper Rorsted)在一次專訪中表示,阿迪達斯在中國市場「犯了錯誤」,該話題隨即衝上國内熱搜。值得一提的是,在#阿迪達斯CEO承認在中國市場犯錯#詞條衝上熱搜僅僅半個月後,阿迪達斯突然在一份内部報告中聲明:公司已和首席執行官Kasper Rorsted達成協議,後者將於2023年離職。

 

 

而實際上,這位本來要2023年離職的CEO,離職速度比公佈的更快。2022年11月8日,阿迪達斯宣佈,Bjorn Gulden將自2023年1月1日起被任命為阿迪達斯執行董事會成員兼首席執行官。Kasper Rorsted將辭去首席執行官一職,並於2022年11月11日離開公司。

 

 

無獨有偶,耐克這家阿迪的老對手,2022年同樣也在大中華區遭遇了失利。根據耐克公司(NKE.US)公佈的2023財年第一財季(2022年5月31日-8月31日)業績報告,耐克大中華區的營收從2022年第一財季(截至2021年8月31日)的19.8億美元下降到2023年第一財季(截至2022年8月31日)的16.6億美元,同比下降16%(不考慮匯率影響則下降13%)。在2022財年的第二財季到第四財季,耐克在大中華區的營收分别同比下滑20%、5%、9%,若算上2023財年第一財季的下滑情況,耐克在大中華區的營收已連續下滑4個季度。

 

 

不過,耐克在最新公佈的2023財年第二財季(截至2022年11月30日)中表示,大中華區已有所回暖,本財季大中華區營收增至17.88億美元,但仍低於市場預期,且比起2022財年第一財季的19.8億美元仍有所差距。而且若與本財季北美地區約30%的收入增速比起來,大中華區仍然遠遠不及,本財季大中華區收入同比下降3%(不考慮匯率影響則增長6%)。

 

 

而從市場佔有率看,阿迪和耐克,這兩年在中國的發展速度明顯開始「慢下來」了。據Euro monitor數據,耐克與阿迪達斯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在2021年均出現明顯下滑,耐克中國由2020年的25.6%下降至2021年的25.2%;阿迪達斯中國由17.4%下降至14.8%;2018年-2020年兩者的市佔率合計則保持在43%左右。

 

 

那麽誰搶了阿迪和耐克的市場呢?接下來就引出了我們的主角——疊加國潮趨勢而順勢崛起的國產品牌。有市場人士表示,「近幾年國潮的崛起,進一步蠶食了耐克等運動頭部品牌市場,消費者的消費觀念發生了改變」。

 

 

數據顯示,國產運動品牌里,比較有代表性的:安踏的市場佔有率由2020年的15.4%上漲至2021年的16.2%,李寧則由6.7%上漲至8.2%。

 

 

國潮加持,國產品牌凸顯韌性

 

 

由於國内多數知名運動服飾企業在港股上市,截至目前只有2022年半年報,所以我們統一以2022年上半年情況作為比較。

 

 

山西證券指出,2022年上半年,安踏體育(02020.HK)、李寧(02331.HK)、特步國際(01368.HK)、361度(01361.HK)在疫情壓力和2021年同期高基數情況下,營收端展現較強的經營韌性,收入增速顯著優於服裝社零大盤。

 

 

筆者統計了以上4家國内代表性的運動服飾企業的業績與股價表現,總體來看,4家企業仍在2022年上半年保持業績增長韌性。

 

 

根據WIND數據,2022年上半年,4家企業收入同比增速普遍上漲,特步國際的收入增速近40%,為4家企業中收入增速最高的;從歸母淨利潤的同比增速來看,只有安踏體育增速是下降的,其餘3家淨利潤均高增長,其中特步國際和361度的利潤增速都接近40%。從2022年上半年這4家企業的收入增速和歸母淨利潤增速來看,特步國際是最突出的,然而從2022年股價表現看,特步國際卻是跌幅最大的,全年股價下跌超30%。

 

 

 

 

特步一直專注於跑步圈和大眾運動,特步國際在2022年中報表示,「作為領先的國内體育用品品牌之一,特步主品牌創建了跑步社區内最大的跑步生態圈,包括於超過6,200家特步品牌店鋪陳列的專業體育用品、41家特步跑步俱樂部和約150萬的特跑族會員,以及頂級體育明星,以提高我們的品牌力。」

 

 

特步管理層對未來充滿信心,特步國際表示,「特步主品牌零售流水自2022年4月下旬展現顯著反彈,增強了我們對實現「五五規劃」中公佈未來幾年的收入增長目標的信心。於2025年,特步主品牌收入目標為人民幣200億元,而四個新品牌的總收入目標為人民幣40億元。」

 

 

2022年中報顯示,特步主品牌(大眾運動)的收入為48.98億元,如果在2025年要達到200億元的目標,意味著特步主品牌接下來兩年的收入增速將繼續保持高增長態勢。

 

 

 

 

安踏、李寧、特步、361度,都是國產運動品牌的行業代表,值得一提的是,港股市場最具影響力之一的「港股100強」評選活動即將開始,這些運動服飾企業本次能否憑實力入圍榜單,又能獲取什麽名次呢?

 

 

據悉,由港股100強研究中心主辦,財華社、富途安逸、洞視科技聯合協辦的「2022香港上市公司發展高峰論壇暨第十屆港股100強頒獎典禮」將於2023年2月24日香港港島香格里拉大酒店舉行,同時揭曉主榜單及子榜單。

 

 

「港股100強」評選活動始於2012年,由騰訊網和財華社共同發起。活動旨在利用大數據和一系列科學、公允的評價指標對上一年度香港上市公司的各項數據進行分析與計算,評選並公佈優秀的上市公司榜單及頒發獎項。

 

 

機構如何看行業未來?

 

 

在我國的戰略規劃中,體育產業一直是五大幸福產業之一。近日發佈的《擴大内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提出促進群眾體育消費,深入實施全民健身戰略,建設國家步道體系,推動體育公園建設,發展在線健身、線上賽事等新業態。中長期看,國内居民消費從基本消費、功能消費逐步過渡到健康消費、體驗消費,體育消費受益明顯。而2023年初施行的新《體育法》,機構認為這不僅具體規定了體育產業發展規劃、工作協調機制、體育產業範圍,在保障體育健身產業發展方面,進一步細化了諸多環節,對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運動服飾與體育產業關聯緊密,體育消費若發展,很大程度上也會帶動運動服飾市場的發展。

 

 

中長期看,歐睿國際預計2021-2026年我國運動服飾市場規模CAGR為12.3%,仍為景氣度最高的服裝細分品類,在消費者健康意識提升、國貨產品功能性、科技感加強、我國積極推動體育產業發展情況下,運動服飾需求有望在消費復蘇後獲得恢復。

 

 

財通證券在研報中對運動服飾也做了積極的未來展望,該機構表示:

 

 

短期來看,高基數期已過,流水有望逐月改善;折扣角度來看,伴隨新品銷售佔比提升以及庫存的出清,折扣力度有望減小,毛利率有望恢復。

 

 

長期來看,國貨品牌發力專業運動科技,帶動品牌力向上,產品力逐步比肩國際品牌,渠道方面在高線城市核心商圈開全新形象的優質大店,提升品牌形象及消費者體驗,精細化運營能力也在不斷加強,有望繼續搶佔國際品牌市場份額。

 

 

光大證券表示,復盤2020年疫情後品牌服飾各子行業的業績表現,運動服飾、高端服飾、戶外復蘇較早、韌性較強。展望2023年,隨著疫情受控、線下消費日漸復蘇,線下以及購物中心佔比高的公司將展現出更強的業績復蘇彈性;同時消費支持政策有望提振消費信心,利好大眾消費市場。

 

 

該機構認為,隨著經濟發展和民族文化自信增強,年輕一代消費者更加偏好購買國產品牌,國潮崛起趨勢依舊。在這個新機遇下,一些國產品牌對渠道議價能力上升,積極佈局購物中心等,市場份額進一步上升。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