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露盈喜公告過後,中國澱粉(03838)的股價便像是坐上了過山車一般。
7月26日,中國澱粉發布了盈喜公告,公司預期2022年上半年實現稅前淨利潤較上一年度同期增長不少于1倍。
消息甫出,7月27日中國澱粉股價卻低開低走,收盤報0.28港元,跌幅17.65%;次日,中國澱粉走出深V,盤中最大跌幅一度達到12.5%,尾盤跌幅大幅收窄,報收0.27港元,跌幅3.57%。7月29日,中國澱粉終于止住了跌勢,收盤漲幅3.7%,報0.28港元。
業績盈喜,股價不漲反跌,市場資金究竟在交易中國澱粉的何種邏輯?
産品漲價增厚利潤
中國澱粉主要業務爲投資控股,公司的附屬公司主要從事制造及銷售玉米澱粉、賴氨酸、澱粉糖、變性澱粉、玉米制造産品及玉米深加工産品。
業績層面,2017-2021年中國澱粉的收入分別爲46.95億元(人民幣,單位下同)、50.73億元、67.5億元、88.92億元、116.39億元,歸母淨利潤3.88億元、2.31億元、0.97億元、1.9億元、3.46億元。
往績來看,中國澱粉的收入與歸母淨利潤變動趨勢並不完全一致。尤其是2019年以來,中國澱粉的收入有明顯放量增長趨勢,但同期公司歸母淨利潤則始終在低位波動。
就最新數據來看,2021年中國澱粉的收入刷新曆史新高,首度超過100億元。拆分收入結構來看,中國澱粉的收入來自兩個業務分部,包括上遊産品、發酵及下遊産品。
其中,上遊産品主要爲玉米澱粉及其副産品,2021年該分部實現收入85.76億元,占收入比重的73.7%,同比增幅爲27.3%。據悉,該業務收入的大幅走高,主要得益于彼時公司上遊産品的平均售價有所上行。以玉米澱粉爲例,2021年玉米澱粉的平均售價爲每噸2988元,較2020年同期漲幅達到27.3%。
發酵及下遊産品具體包括賴氨酸、澱粉糖、變性澱和其他産品,2021年該分部實現收入30.63億元,占比26.3%,同比增加42.2%。分産品來看,期內賴氨酸收入達到22.24億元,占比爲19.1%,同比勁增54.2%,爲中國澱粉發酵及下遊産品分部中的支柱型産品。數據顯示,賴氨酸收入表現強勁,主要得益于2021年該産品量價齊升(銷量同比增長16.2%,平均售價同比增加32.6%)。
盈利方面,一方面得益于中國澱粉收入規模的擴大,另一方面受益公司産品的市場需求強勁,公司幾乎能夠將所有成本負擔轉移至客戶,在內外部有利因素共同作用下,2021年公司的毛利達到9.52億元,同比勁增70.1%;與此同時,公司的歸母淨利潤亦回升至3.46億元,爲近四年來高點。
另外,結合中國澱粉披露的盈喜公告來看,2022年H1公司依然延續了業績增長的良好勢頭。根據公告,公司上半年盈利高增的原因主要有叁:其一,公司産品尤其是賴氨酸的市場需求旺盛;其二,部分産品售價上漲,對沖了原材料漲價因素;其叁,公司更多使用自動化生産機器故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産成本。
業績沖高動能或趨弱
耐人尋味的是,盡管盈喜公告驗證業績增勢良好,但中國澱粉的股價卻在此之後迎來巨幅調整。智通財經APP認爲,中國澱粉的股價短期調整或與玉米澱粉期貨、現貨市場情緒低迷,價格維持偏弱運行有關。
現貨方面,玉米澱粉的現貨價格自6月下旬開始進入下行通道,價格由3428元/噸下探至3336元/噸;而期貨價格則更是早在今年4月底便出現了拐點,價格由3410元/噸一度殺到2910元/噸,跌幅之大無疑是提前反映了市場的悲觀預期。
玉米澱粉期、現貨價格雙弱,原因或許是多方面的。首先,玉米下遊飼用需求始終不見好轉,中遊渠道去化速度緩慢,玉米行情繼續承壓。而玉米原料成本走勢偏弱,在情緒面上亦會對玉米澱粉産生較強擾動。
其次,玉米澱粉自身來看,近期澱粉企業開機大幅下降,供應減少,但去庫存速度整體仍較慢,這亦在一定程度上對期、現價格形成壓制。
但展望後市,隨着中秋、國慶雙節臨近,後期供需或迎階段性改善,若去庫存加快,玉米現貨有望企穩,並在成本端對玉米澱粉價格形成支撐。而更長時間維度來看,鑒于市場普遍預期新一輪豬周期漸近,動物飼料相關産品需求的走高亦將提振玉米澱粉的需求。
綜上,一言以蔽之,玉米澱粉價格短期有壓力,中長期能否回暖則主要看需求端的修複情況。
具體到中國澱粉,在核心産品現貨價格漲勢難以爲繼的背景下,公司後續業績能否延續此前增勢猶未可知,這亦解釋了爲何資金面對盈喜利好卻視而不見,反而借勢打壓股價。而對于投資者而言,在玉米澱粉價格重新走強前,中國澱粉的股價恐怕並不具備持續上行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