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2021年是餐飲行業的分水嶺,2022年無疑是其至暗時刻。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5月餐飲收入爲16274億元,下降8.5%,其中5月餐飲收入3012億元,下降21.1%。被疫情影響更嚴重的上海和北京在這一輪更慘,地方統計局數據顯示,5月份上海住宿餐飲業零售總額同比下滑61.4%,北京餐飲收入同比下降54.9%,都是斷崖式下跌。
曾靠着太二酸菜魚一路狂奔的九毛九(09922),在疫情的打擊下也顯露疲態,太二擴店速度放緩,翻台率下降,其他品牌青黃不接等。
經營遇冷,反映在資本市場上,是股價的接連下跌,近七個交易日累計跌幅超20%。值得關注的是,券商對九毛九的信心亦有所動搖。瑞信發布研報將其評級由跑贏大市”降至“中性”,目標價由21港元下調5%至20港元。
太二式微 不止緣于疫情
根據智通財經APP了解,九毛九最早爲開在海南的一家面館,後升級爲中式快時尚餐飲,現已擴展爲全國性的多品牌餐飲集團,旗下有九毛九西北菜、太二酸菜魚、慫重慶火鍋廠、那未大叔是大廚粵菜、賴美麗青花椒烤魚五大品牌,目前太二爲公司收入的主力貢獻,2021年營收占比達到78.77%。
“酸菜比魚更好吃”讓太二在酸菜魚賽道站穩腳跟。自2015年創立以來,太二俨然成爲九毛九的核心品牌,貢獻近八成營收。2021年年報顯示,得益于太二餐廳網絡的持續擴張,九毛九實現業績亮眼增長。太二酸菜魚門店數量由2020年的233家增加至2021年的350家,淨增117家,占比約53%;營收方面,太二酸菜魚全年營收32.9億元,收入占比由2020年的72.3%上升至2021年的78.8%。不管從門店數量還是營收貢獻看,太二都是九毛九的核心。
太二能夠扛起營收大旗,獨特的營銷邏輯不可忽視。比如公衆號的漫畫引流、線下的“本店超過四人就餐不接待”等,一系列中二的方式,使其成爲酸菜魚屆的特別存在,源源不斷地爲九毛九輸血。
事實上,對于資金實力較爲雄厚的品牌而言,逆勢拓店以快速占領市場份額,成爲其共同的選擇。比如2021年諸多大型連鎖餐企如百勝中國、海倫司、巴比食品采取了逆勢拓張的策略,門店數呈現不同規模的增長。九毛九亦不例外,其核心品牌太二2017-2021年分別新增15、37、61、107、117家店,擴張速度不減。
然而疫情影響周期顯著超出預期,逆勢擴張的策略也爲企業帶來不少門店虧損、利潤收窄的隱患,海底撈是其中較爲典型的例子。因此,即便作爲九毛九的王牌—太二,亦露出無力感。
首先,太二的翻台率正在持續降低。2018年至2021年,其翻台率分別爲4.9、4.8、3.8、3.4。對此,九毛九將其歸因爲疫情,以及太二餐廳網絡進一步擴張至客流量及營運成本均相對低的低線城市及邊緣商圈。其次,太二的擴張速度趨緩。2022年上半年太二新開門店34家,2021年上半年則爲53家。從門店分布看,2021年底太二叁線及以下城市門店數量占比僅13%,遠低于同期海底撈叁線及以下城市門店占比42%。
智通財經APP認爲,太二式微,不止緣于疫情。隨着酸菜魚細分賽道的玩家劇增,競爭愈發激烈。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有2.7萬家酸菜相關企業。 從地域分布上看,江蘇、安徽和廣東叁地相關企業數量最多,分別擁有4900余家、3500余家、2000余家。 從成立時間來看,成立于5年以內的酸菜相關企業占比68.5%,成立于1內年的占比14.9%。
值得關注的是,新興的玩家受到大資本矚目。其中“把愚酸菜魚”在近半年內完成了兩輪共計1.3億元的融資,而“魚你在一起”、“姚酸菜魚”獲得茄資本領投的最新一輪投資。在市場未明顯擴容的情況下,密集新增的門店必然稀釋顧客,導致翻台率下滑。
可以預見的是,隨着太二門店的繼續增長,翻台率下降的趨勢仍將持續。
亟需培育下一個“太二”
多品牌布局多場景,協同打開增長空間是九毛九的美好願景。火鍋、烤魚、小吃等賽道上的試探,讓九毛九的想象空間有所提升。然而,2021年門店數量除了太二大幅增長外,2顆雞蛋煎餅(自營)門店僅增長3家,慫冷鍋串串仍爲1家。所以其他品牌如慫火鍋、烤魚等尚未給其業績提供太多助力。2021年公司來自其他品牌的收入爲1.27億元,占總營收比例僅爲3%。
九毛九的慫品牌于2019年推出,此前主要經營冷鍋串串(已于2021年11月終止),後來在2020年轉型爲重慶麻辣火鍋。
根智通財經APP觀察,無論是重慶火鍋廠還是賴美麗眉山藤椒烤魚,均在複制太二的營銷方式。比如,太二打造的漫畫IP爲嚴肅的二老板和活潑的小二哥,公衆號統一爲黑白的漫畫風格,大部分推文通過這兩個主角發生的幽默故事來推送新品或活動;慫重慶火鍋廠同樣延續這樣的風格,漫畫IP爲慫廠長和飒小妹兩個角色,以“慫”爲主題內核,“認慫”而不認命。賴美麗眉山藤椒烤魚,以活魚爲主打,亦孵化出賴美麗IP人物。
然而,遲遲未孵化出下一個太二的原因,或許答案並不在營銷。而是賽道發展情況。比如,在火鍋這個品類裏,慫火鍋面臨着不小的壓力。
2019年整個火鍋産業鏈的規模約爲5351億元,預計到2023年,我國火鍋門店的市場規模將突破8000億元,約爲全國餐飲規模的12.8%。巨大的潛力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玩家入局。
2021年盡管火鍋上市公司正經曆“寒潮”。但是,這並未削減火鍋賽道玩家的上市熱情,繼粵式火鍋連鎖品牌撈王遞表港交所後,又一家主營海鮮火鍋的七欣天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擬赴港上市。這意味着“港股火鍋第叁股”之爭,在二者之間正式打響。朝天門碼頭、巴奴毛肚火鍋、周師兄火鍋等先後獲得融資,這個賽道的競爭已經愈發白熱化。在這種情況下,
此外,火鍋大同小異,消費者很難在服務體驗、品牌文化之外發現各家火鍋店之間口感上真正的差異,品牌很難建立起牢固的護城河,這造就了極高的洗牌率。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九毛九的另一個種子大單品—慫火鍋能跑多遠,還是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