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東吳證券發布研報稱,對于安倍晉叁被刺和下半年日本貨幣政策“灰犀牛”的外溢影響,東吳證券覺得主要關注兩個點:一是美債收益率的向下拐點可能會較之前來得更晚,二是國內債券收益率下半年上漲的壓力可能會更大。對于國內權益市場來說,通脹敘事下長端美債收益率向下拐點延期,國內債市面臨調整,疊加日本央行“灰犀牛”的風險,分析師對第叁季度成長股的表現較市場會更趨謹慎,尤其是部分第二季度估值恢複迅速、成交火熱的板塊,需要控制風險。
當前看,YCC的不合時宜性凸顯在叁點上:第一,經過疫情的洗禮,全球已經逐步走出了過去10年的通縮陰影,當前以及未來十年我們可能迎來高通脹、高波動的年代,日本同樣不能幸免,這與YCC政策最初的設置是相悖的;第二,在經濟高波動的情況下,順周期的YCC政策會進一步放大經濟的動蕩,這明顯不適合日本老齡化、低欲望的社會;第叁,缺乏靈活的調節機制,容易受到投機資金的攻擊。YCC區間調整的頻率很低,2016年推出以來僅2018年和2021年拓寬過區間。
而最吸引投機資金的一點是,YCC政策缺乏彈性、調整往往滯後。YCC政策的基本構造是一個穩定的中樞(作爲政策目標,現在爲0%)和一個可以調整寬窄的波動區間(但調整頻率偏低)。
不過分析師認爲,日本央行不會放棄YCC,同樣日本政府不會放棄安倍經濟學。第一,從短期看,有澳大利亞央行放棄YCC、債券收益率失控的前車之鑒,日本放棄YCC導致的日債收益率和日元上行會讓日本經濟更加疲軟。第二,從中長期政策來看,“安倍經濟學”是日本經濟的正確出路,而YCC政策是其中重要的一環。在人口老齡化、青年躺平化的日本,家庭和企業的借貸需求依舊不強,通過低彙率保持出口競爭力、積極的財政支出發揮拉動總需求的主要作用,而背後重要的支柱就是相較其他經濟體更加寬松的貨幣政策、更加低廉的融資成本。
往後看,在高通脹、高波動時代YCC可能階段性演變成一種利率上限機制,上限利率調整比中樞利率的政策信號更明確,日本央行可以在控制日債融資成本的前提下,通過更頻繁地調整上限利率和債券購買來進行逆周期操作。
東吳證券認爲,日本央行會一次性、大幅度、超市場預期調整的原因主要在于,曆史經驗表明調整僵化的定價機制(例如固定彙率機制)不宜充分引導市場預期、循序漸進,這反而會導致更多的投機資金押注、套利,造成更大的市場動蕩。
分析師認爲,140是日元的一道坎。日本5月的進口價格同比增速超過40%,創下1980年以來的新高,其中日元貶值貢獻了約40%的增速。由于物價的上漲,岸田內閣的不支持率在7月已經升至履新以來的高位27%。東吳證券認爲日元跌破140元後,來自社會和政治層面的壓力會迫使日本央行重新評估現行的政策,日本財政部也適時進行外彙幹預。
美債收益率向下的拐點會出現得更晚,可能要到第四季度甚至更晚。近期的一系列事件表明不應低估當前歐美央行政策緊縮的決心。分析師認爲,2022年美債的走勢特點可能需要參考20世紀70至80年代,21世紀以來美債收益率向下拐點在衰退前出現的模式已經不適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