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挖掘低估值寶藏股立即開始

科技新活力|騰訊放大招?開啓淨零行動,「揮師」新能源

發布 2022-3-1 上午04:06
© Reuters. 科技新活力|騰訊放大招?開啓淨零行動,「揮師」新能源

一個微信,一個QQ,佔内存一個比一個大,耗能一個比一個高,騰訊當下不得不踏上依靠新能源之路,鉚釘可再生能源這張牌,以順應時代之脈搏。

2022年2月24日,騰訊發佈《騰訊碳中和目標及行動路線報告》,宣佈開啓「淨零行動」,騰訊承諾:不晚於2030年,實現自身運營及供應鏈的全面碳中和;同時,不晚於2030年,實現100%綠色電力。

綠色電力無疑是當下炙手可熱的香饽饽,即使是對於騰訊這樣的土豪大廠,也得垂涎三尺。

02騰訊的「新能源」之路

騰訊的碳排放確實是一大隱患。自身運營產生的排放可分為直接排放和間接排放,騰訊發佈的《騰訊碳中和目標及行動路線報告》顯示,2021年其自身運營和供應鏈的碳排放為511.1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其中由於外購電力導致的間接排放在騰訊運營排放中佔有絕對比重。

比如,眼下騰訊自身運營的數據中心及辦公樓購電、購熱等產生的間接排放,約為234.9萬噸,約佔45.9%,而騰訊供應鏈上的間接排放量則更高,約為274.3萬噸,約佔53.7%,主要為資本貨物(如基建建材、數據中心設備)、租賃資產(如租賃的數據中心用電)及員工差旅等;

騰訊自身運營所產生的直接排放比如班車、柴油發電等,排放量為1.9萬噸,約佔0.4%。

在報告中,騰訊表示,其碳中和行動會遵循「減排和綠色電力優先、抵消為輔」的原則,從節能管理、創新節能技術、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推進可再生能源採購和探索碳匯領域的新方法等多方面來實現。

尤其是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動作值得關注,騰訊計劃未來建設儲能電站,開發集中式新能源電站,探索源網荷儲一體化示範項目,並大力推進可再生能源採購,參與綠電市場化交易,大有借碳中和全面進軍新能源領域之意圖。

2022年度騰訊已簽訂5億千瓦時綠色電力採購合同,鎖定了6個風電光伏項目的年度部分發電量。這是公司大力推進可再生能源採購,積極參與綠電市場化交易取得的階段性重要成果。

騰訊表示要持續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部署數據中心屋頂光伏,探索新能源微網技術,建設儲能電站,搭載智慧能源管理係統。騰訊規劃在清遠清新園區、上海青浦園區接入儲能電站,使數據中心不再是一個簡單的電力負荷,而是可調用、可調節的功率節點,以增強數據中心的負荷彈性。

騰訊已建和在建的數據中心園區分佈式新能源項目超80兆瓦,預計建成後年發電量超8000萬千瓦時,未來將持續增加數據中心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例,以有效降低數據中心用能成本。

為了確保清潔能源的穩定供應,在採購綠色電力的同時,騰訊也在探索集中式新能源電站的開發,促進可再生能源上網提升負載柔性並匹配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

一方面,考慮到綠電市場化交易在全國不同區域的發展階段不儘相同,騰訊希望通過項目開發的方式保障自身綠色電力的穩定供應;

另一方面,希望通過優先開發「就近性」好的集中式風、光電站,確保其自身可再生能源項目的「額外性」,為中國的可再生能源市場帶來增量。

而且,在關注陸上、海上風光項目的同時,騰訊也在持續關注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類項目,探索能源互聯網管理平台和新能源為基礎的新型電力係統耦合技術,促進新能源電力行業數字化轉型。

在此之前,騰訊在雙碳領域就已經躍躍欲試。比如在2021年全國兩會期間,馬化騰就提交了《關於落實新發展理念、推進我國科技企業實現碳中和的建議》的議案,針對互聯網科技企業面臨的碳中和挑戰,提出了優化數據中心佈局、完善綠電採購途經等建議。

騰訊碳中和實驗室對外界表示,「騰訊與傳統工業企業的區别在於碳減排壓力對於自身業務的影響程度。傳統工業企業碳減排壓力特别大,對它來說這是一個生存問題,例如一個火電企業如果無法實現減排就只能關停。但是騰訊在減排這方面著重的是未來,騰訊未來可能還會孵化低碳技術,探索數字碳中和應用,傳統行業是不得不做,我們是特别想做」。

互聯網行業雖然自身排放並不多,不像煤炭石油行業那種高耗能行業,但它可以通過提供信息技術和互聯網平台為其他的用戶服務,促進其他行業的減排,基於此,這對騰訊來說又是一門生意。

數字化是騰訊助力實體產業低碳轉型中的一大優勢。

在未來的碳中和轉型之路上,騰訊認為數字化必將發揮更大的價值。例如,在未來的能源係統中,光伏、風力發電等新能源天然帶有隨機、間歇和不穩定的固有特性,微網、儲能等領域也發展迅猛,因此,構建柔性可控的能源係統、更智能的能源消納等方向上,數字化都可以貢獻獨有的價值。

比如,騰訊與港華能源共同打造了零碳園區智慧能源平台,助力用能、供能企業實現碳排放一目了然、碳管理精準高效;

騰訊的智慧建築管理平台(微瓴)可助力國電投總部建設屋頂光伏、地面光伏、BIPV幕牆光伏、微風風機等一體化的交流微電網,連接24個子係統,4388個物聯網設備點位和傳感設備,實現設備的數據全息感知,對發電、儲、用情況進行有效的分析和管理。

02「碳中和」在互聯網圈發酵

眼下「碳中和」已經由制造業等實體經濟蔓延至互聯網圈。在BAT三巨頭中,騰訊第一個從集團層面提出實現自身運營及供應鏈的全面碳中和,不過其以社交、遊戲等線上服務為主的業務構成,使其減排壓力相比阿里巴巴集團、京東等也明顯更小。

阿里首次提出了「範圍3+」的概念,表示將在2030年前實現以下目標:

範圍一(化石燃料燃燒所導致的直接排放以及逸散排放)碳中和;

範圍二(電力和熱力等外購能源所導致的間接排放)碳中和;

範圍三(價值鏈上的相關間接排放,包括上遊和下遊排放)碳排放強度較2020年減半;

同時,阿里雲業務將在2030年前同時實現範圍1、2及3碳中和,阿里巴巴生態體係於2035年前較2020年減碳15億噸。

百度積極擁抱碳中和的態度最為明顯,幾乎把整個身家投身到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領域,並且在2021年6月正式公佈了在2030年實現集團運營層面的碳中和目標,只是對於範圍三尚未作出明確承諾。

京東則在2020年末就提出了「京東物流2030年實現範圍1到3絕對減排50%,100%可再生能源」的目標,但京東暫未在集團層面作出碳中和指標方面的具體承諾。

根據2021年4月發佈的《綠色雲端2021》報告,開始使用和採購可再生能源的企業數量從8家上升至13家,越來越多的互聯網科技企業開始通過自建分佈式項目、綠證交易、市場化採購和可再生能源電站投資等方式使用可再生能源。

中國社會科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表示,「互聯網行業雖然自身排放並不多,不像煤炭石油行業那種高耗能行業,但它可以通過提供信息技術和互聯網平台為其他的用戶服務,促進其他行業的減排,互聯網行業的信息技術和平台服務在促進減排方面有很多的應用場景,例如基於大數據的消費數據分析,城市碳管理雲平台等;互聯網用戶覆蓋面非常廣,例如微信有超過10億的活躍用戶,像支付寶的螞蟻森林、騰訊開發的碳碳島,在提升公眾環境意識和改變生活方式方面可以發揮積極作用。」

相比國内,國外的互聯網大廠的碳中和步伐進度則比較超前,比如五大科技公司(Google、蘋果、亞馬遜、微軟、Facebook)的碳排放量僅佔全球碳排放量的0.3%。

谷歌在2007年就已經實現了碳中和,並且在2019年9月實現了對谷歌創立以來所有的碳足迹的補償。

蘋果在2021年10月宣佈了其在全球的公司已經實現碳中和,並且到2030年在供應鏈和整個產品生命周期中實現100%碳中和。

微軟表示到2030年將實現碳負排放,到2050年微軟還將從大氣環境中消除部分碳排放,總量為自1975年公司成立以來的碳排放量總和。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