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優質數據: 高達 50%折扣優惠 InvestingPro獲取優惠

不尋常!長榮航運短短兩天還券30000張 外資回補借券“恐有避險大行情”

發布 2022-2-23 下午02:09
© Reuters.  不尋常!長榮航運短短兩天還券30000張 外資回補借券“恐有避險大行情”
2603
-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長榮海運(TW:2603)本周發生不尋常的市場現象,一向是外資在使用的借券市場,卻罕見在本周一(21日)與周二(22日)短短兩天內,還券張數接近30000張,外資回補借券,使得亞洲投資者緊盯股價,更提出質疑認為,這莫非是長榮股價起漲的信號。

長榮自2022年1月以來,借券賣出張數暴增,借券賣出余額最高達15萬多張,也因為借券賣出壓抑股價。長榮在1月時,由最高臺幣145元跌到臺幣110元才止跌,可見外資借券的威力。到22日為止,借券余額為11萬多張,外資還券比重已達20%。

其它兩家臺灣貨柜航運股陽明與萬海,還券張數則是零零星星,不像長榮如此大。貨柜運費居高不下,分析市場估計長榮2021年EPS約為臺幣45元,2022年更估計上看臺幣56元,以長榮23日收盤臺幣145元來看,本益比(PE)竟不到3倍。

市場一般認為,長榮2022年可能配發臺幣30元的現金,如果以此配息水平計算,殖利率高達20.5%,隨后,3月將是各家公司董事會決定配息的時間,外資此時還券,應與此有點關系。

與電子股2022年充滿不確定的前景相較,海運股的展望相對是穩定而樂觀的,尤其在俄烏緊張對峙環境下,很多資金會選擇來海運股避險。至于外資還券之后是不是有大行情,投資人不妨觀察看看。

近日俄烏緊張情勢“空襲”全球股市,而低本益比、高殖利率股成市場資金避風港。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同樣3倍本益比,貨柜航運股比面板股格局更勝一籌,并提醒航運在2022年要看基本面是否能戰勝技術面,投資人須關注高運價維持多久、第四季淨利,以及2022年配息這三件大事。

謝金河解析,航運格局比面板大的觀察重點在于毛利率的差異;面板雙虎毛利率從去2021年以來不斷往下滑落,如友達2021年第二、三季都在25%以上,如今第四季毛利率降到18.9%;而群創更從29%以上,腰斬降到15.3%。

他提醒,如果雙虎毛利率降到個位數,未來面板股可能會賠錢,這是最核心的問題,因為股價不是反應過去,而是反應未來。而貨柜航運,長榮、陽明元月股價都大跌逾30%,2月又漲逾16%,長榮的9周K值已降到40以下,技術面調整持續,長榮2021年7月與9-10月均見大幅回檔,這三個月殺戮,股價暴跌65%,2022年元月又跌20.7%。

謝金河認為,現在是貨柜三雄基本面在抵抗技術面調整的關鍵時刻,最重要的是運價在高檔可以持續多久?他繼續強調:“還有市場關注的第四季淨利及2022年配息,這才是貨柜航運股的大事,但同樣3倍本益比,貨柜航運股比面板股格局更大。”

原文鏈接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