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挖掘低估值寶藏股立即開始

百世(BEST.US)離場:快遞惡戰“結束的開始”

發布 2021-10-31 下午07:11
© Reuters.  百世(BEST.US)離場:快遞惡戰“結束的開始”
BEST
-

本輪快遞惡戰的第一個“出局者”誕生了:百世集團 (NYSE:BEST)。

10月29日,百世集團宣布作價68億元人民幣,將旗下的百世快遞轉讓給近年來快遞業最大的“黑馬”極兔,未來百世將脫離快遞的苦海,專注于快運、供應鏈、國際物流等業務。

創始人周韶甯寫了一封內部公開信,並稱"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而極兔總裁樊蘇洲的發言則顯得更高興一些:“本次收購優勢互補,可以優化雙方在中國市場的末端網絡布局。”

百世集團創始人周韶甯昨天(10月29日)公開信

周韶甯並非"桐廬系"草根出身,而是畢業于複旦和普林斯頓,曾與李開複、王懷南並稱爲Google中國的叁駕馬車,但在創業14年後賣掉旗下最核心資産,個中滋味恐怕只有自己能體會。

消息並沒有引起圈內的驚訝,因爲百世快遞近幾年一直經營艱難,“賣身”的聲音叁個月前就在坊間流傳,被猜測的買家包括順豐、極兔甚至字節跳動,最後“花落”極兔也在情理之中。

雖然“套現”68億,但百世的日子並不好過。百世集團的負債率目前高達95.2%,總負債175億人民幣,出售核心資産更像是“斷臂求生”。因此並購消息一出,百世美股反而重挫23.7%。

百世的離場,意味着本輪“史上最慘烈快遞價格戰”迎來了第一個離場的玩家,這似乎是惡戰將要結束的一個積極信號。對于二級市場投資人來說,格局的微妙變化往往意味着行業的拐點。

遠川長期跟蹤和研究快遞行業,對極兔並購百世,我們的觀點是:

百世的離場標志着行業格局的改善,惡戰雖然沒有完全結束,但已經進入到“結束的開始”階段。另外極兔實力持續增強,短期內將繼續對“通達系”甚至順豐産生沖擊。

本文將圍繞着下面叁個核心問題,來論證上述結論:

01. 百世離場對行業有何沖擊?

02. “超能打”的極兔爲何收購百世?

03. 下一個出局的巨頭會是誰?

下面進入正文部分。

01  百世離場對行業有何影響?

本輪“史上最慘烈快遞戰爭”的前因後果,我們在長篇特稿《快遞的最後一戰》中詳細介紹過,這裏簡單總結一下:

曆經多年內卷的快遞市場在2019年達到了“穩態”,6大寡頭(四通一達+順豐,不包括京東(JD.US))分享了超過80%的市場份額,順豐和中通分別成爲時效件和電商件領域的最大龍頭。

當時市場認爲頭部公司網絡效應日益明顯,新玩家入場成本越來越高,中小玩家紛紛出局,行業競爭烈度會有所下降,6家公司會緩慢地向3家寡頭的終局演進,就是所謂的“6進3”。

爲什麽最終會是3家寡頭?其實這也是一種參照海外成熟市場的猜測,並沒有嚴格的依據,快遞也有可能像啤酒行業一樣形成5家寡頭的格局。因此到底是“6進3”還是“6進5”,都是一種簡單的參照,用來形容行業走向終局的過程,不必深究。

但到了2020年,形勢突變,背靠巨頭的叁家公司極兔(OV拼多多(PDD.US))、衆郵(京東)、豐網(順豐)下場入局。

極兔于2020年3月起網,衆郵2020年4月在廣東起網,同月順豐成立“豐網”試水加盟制電商,並于2020年10月起網。行業格局從之前可能的“6進3”,變成了現在的“9進3”,格局再度惡化。

快遞之所以這麽“卷”,核心在于産品沒法差異化,競爭力主要靠價格。不斷壓低成本,不斷擴大規模也就成了唯一的活路。快遞業內有一句俗話,叫做:甯願累死自己,也要餓死同行。

在慘烈的競爭下,6家巨頭中的百世率先挺不住了。事實上,百世集團2015年以來就沒有賺過錢,去年在慘烈的價格戰下虧損高達20億,今年上半年也虧損了10.7億,離場只是時間問題。

百世離場賣身極兔,會直接讓行業格局從“9進3”變成“8進3”——少了一張吃飯的嘴,飯桌上的人自然會松一口氣。

02  “超能打”的極兔爲何收購百世??

一個衆所不周知的事實是:極兔現在常被稱爲“快遞界拼多多”,但剛進入中國市場時,它的外號叫做”印尼版的順豐”。

極兔在東南亞的口碑的確跟國內截然不同 。極兔海外發家史我們在《複盤極兔崛起:一個中國式擴張的印尼樣本》一文中詳述過,東南亞市場讓極兔獲得了源源不斷的輸血支持。

除了海外母公司,極兔也獲得了國內頂級資本的支持。今年4月,極兔完成了18億美元的融資,背景深厚的博裕資本領投5.8億美元,紅杉資本和高瓴跟投,據稱投後估值78億美元。

有人曾經發出這樣的疑問:爲什麽高瓴、紅杉、博裕會投資投資快遞這個超級擁擠的賽道?上述投資者中的某一家對遠川透露了其簡化版的投資邏輯:

加盟制快遞公司長期以來其實是投資不足的,終端網點的老板能省則省。但極兔不一樣,加盟商多半是跟着“步步高系”賺過大錢的經銷商,投資能力很強,忠誠度也很高,依靠經銷商的資金流和拼多多的商流,極兔很容易擠進第一梯隊。

外有印尼輸血,內有財團支持,極兔看起來無人能擋。但在4月融資不久,監管層就對快遞愈演愈烈的價格戰進行了幹預,這對用“價格屠殺”的方式做到接近3000萬單/天的極兔來說是個壞消息。

在業務被捆住手腳的情況下,並購顯然是一種更有效的做法。在最近“反壟斷”的大背景下,這筆並購的時間點選擇也很巧妙。具體體現在一下叁個方面:

01. 百世跟極兔的互補性較強

一位快遞業內專家對遠川這樣評價本次交易:

百世對中通(02057)、韻達等頭部企業來說重合性太高,沒有價值,但對極兔起步晚,百世還是有些價值,收購等于直接獲得了大量轉運中心、硬軟件、人員隊伍、網絡等資源,市占率也會增加。

不過百世2021年上半年業務下滑嚴重,份額下滑到8%左右,高管大量離職,例如原百世快遞總經理周建就跳槽順豐,擔任豐網的總經理。按照極兔目前的狀態,11億美金並不便宜。

02. 價格戰不讓打,並購成了提份額的唯一手段

隨着2021年上半年各地監管部門重拳出擊,快遞價格戰出現了緩和迹象,這給靠價格戰燒錢搶市場的後排玩家戴上了枷鎖。于是兼並收購,便成爲了快速提升市場份額的唯一手段。

截至目前,極兔日單量在2000-2200萬之間。而據百世集團本年度二季度財報,其快遞業務日單量約2500萬。有業內人士預計,兩者合並後的日單量會在4500萬以上,占市場份額的14%,極兔將一躍跨入電商件市場前叁/四。

03. 並購百世等于切入了淘系

對于電商件快遞來說,除了價格,商流無疑是另一重要命脈。雖然前期依靠拼多多商流的支持,但極兔的天花板顯然還不夠高。而隸屬阿裏的菜鳥網絡,此前將極兔拒之門外。

這次,極兔直接收購了本身已在菜鳥體系內的百世,相當于“曲線”進入了阿裏體系——在反壟斷和嚴打“二選一”背景下,阿裏幾乎沒有任何理由(也不敢)再把極兔排除在菜鳥之外。

阿裏的淘系電商是百世最大的訂單來源,而且持股百世高達 37%,投票權則達到 46.2%,略高于創始人周韶甯。這筆收購案阿裏之所以能夠放行,應該跟目前反壟斷的大背景有關。

因此,極兔並購百世的戰略撬動意義很大。但是對”通達系“成員來說,一只實力不斷增強的兔子,只會給他們帶來更多的困擾和沖擊。

03  下一個離場的快遞巨頭是誰?

市場都在猜測:百世離場之後,誰會是下一個?

“通達系”和順豐在惡性價格戰中都失血嚴重。從利潤數據上來看,四通一達中成立最早的老大哥申通快遞(前身盛彤)目前相對艱難,2020年勉強微利,2021年3季度虧損2.37億元。

老玩家們面對生猛的後浪,往往無奈。比如在達到“日均訂單達到2000萬”的阈值,申通整整花了25年,而極兔快遞只用了10個月。這也是很多投資人覺得“快遞行業沒有護城河”的重要依據。

目前相對從容的是中通和韻達,兩者的市場份額位列第一和第二。合並百世後,極兔的市場份額接近目前排名第叁的圓通。而從單票盈利能力上來看,中通、韻達、圓通都能實現盈利。

阿裏系對“四通一達”均有投資,但比較尴尬的是,持股比例最高的百世和申通(阿裏甚至向申通空降了高管)目前經營最困難;而持股比例最低的中通和韻達,反而逐漸勝出。

由此可見,在撒胡椒面式的投資方式下,“爸爸”的持股比例並沒有那麽重要,反而是跟經銷商的綁定更重要。各家快遞公司的IPO前[1],中通的高管、員工和加盟商的持股達到26.5%,圓通和韻達只有2.25%和2.19%,申通爲0。

順豐一季度的巨虧將快遞業的內卷“昭告天下”,百世的離場則拉開了終局的序幕,但很明顯,退出比賽的不會只有一家。

04  尾聲:終局已經拉開序幕

極少有人意識到這樣一個問題:網購時,盡管快遞費是從自己身上出的,但消費者沒有選擇快遞公司的權力。

發哪家快遞,選擇權在賣家和平台手裏,掏錢的人卻沒有決定權。而對賣家來說,他們選快遞的出發點是物流成本的最小化,但對于實際出錢的消費者來說,體驗跟性價比同樣重要。

因此,有關部門在2021年初曾經做過一個摸底調研,研究是否要讓平台開放消費者選擇快遞公司的權力。一旦這個口子放開,品牌的重要性將極大提升,集中度也會進一步提高。

因此,玩家出清的途徑還有很多。而且很具諷刺意義的是:快遞行業是爲數不多的被國家主動叫停惡性競爭的行業。數千萬物流和快遞小哥們的福祉,是政策制定者首要考慮因素,而非資本回報。

因此,消費者本身的習慣、行業本身的規律、監管機構的意志,都會同時推動行業出清和集中度提升,形成共振。百世的離場,只是終局階段的開始和預演。

本文編選自微信公衆號“遠川研究所”,作者:于前,智通財經編輯:楚芸玮。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