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疫苗接種率的提高,疫情在好消息和新威脅中反複。
美國則在拜登“燒錢式”刺激下,經濟恢複預期強烈。據統計,拜登年初上任以來,已經先後累計超過6萬億美元(約40萬億元人民幣)的刺激計劃。美聯儲預計刺激措施,將促進美國經濟在2021年推動GDP增長6.5%,是近40年來的最高年度增速。美國本地消費需求被釋放,電商物流需求大幅提升,美國本地市場的廂式半挂車與冷藏半挂車訂單火爆。
歐洲已經在漸漸走出第二波疫情,開始重新“開放國門”。歐盟委員會表示,歐盟及歐元區在今年一季度的經濟活動超出預期,預計歐盟和歐元區的GDP將在今年年底前恢複到疫情暴發之前的水平。
物流運輸的恢複先于經濟恢複,在市場上已經有明顯體現。美國貨運研究公司(下稱“FTR”)在FTR季度展望網絡研討會上表示北美貨運市場量價齊升,並對未來五年的北美半挂車市場做出“極佳”的預測。
業內人士預計,作爲全球半挂車與專用車高端制造領導者,行業內唯一實現全球業務布局、尤其實現數字化全球供應鏈管理布局的中集車輛(301039.SZ/01839)將受益于海外貨運市場的恢複與整合,有望捕捉高增長的契機,進而提升整體盈利能力。
經濟恢複預期強烈 中集車輛海外“燈塔”工廠投産恰逢其時
分季度來看,一季度美國GDP增長約6.4%,二季度約爲6.5%,雖然低于預期,但是美國商務部認爲“經濟強勁加速,這表明美國已經擺脫了新冠疫情的束縛”。
在物流運輸上,FTR預計今年貨運增長將“甚爲強勁”,增長率達至8%,其中幹式貨車(廂式半挂車)以大約錄得雙位數的幅度增長。同時,新冠疫情重塑了消費者的消費習慣,電商物流,尤其是生鮮食品的電商物流提升顯著,使北美的冷藏半挂車市場訂單也十分火爆。
廂式半挂車和冷藏半挂車是中集車輛在北美的核心産品,在疫情還比較嚴重的2021年1月,中集車輛在美國冷藏半挂車生産制造工廠和加拿大冷藏半挂車組裝工廠先後實現投産,准確捕捉市場先機,爲海外市場未來幾年的增長打下良好基礎與産能布局。
根據中集車輛公告,中集車輛全面布局高端制造體系,H股募集資金中50%的比例將投入海外市場“燈塔”工廠建設上,優化産能布局。“燈塔”工廠通過模塊化、數字化、智能化建設,大幅提升生産效率與規模效應。
圖片說明:2021年1月,中集車輛美國冷藏半挂車的“燈塔”工廠正式投産
FTR預計,2022年的裝載量將于今年的強勁複蘇中增長3.6%。運價預測方面,FTR預計今年卡車運價將上漲近16%,現貨運價上升超過20%,當中漲幅超過2018年水平。
物流運輸量價齊升,給上遊設備生産商帶來了絕佳的增長機會。今年第一季度北美生産了6.3萬台挂車,FTR預計第二季度會超過7萬台,第叁季度接近8.3萬台,第四季度則略低于8萬台。
按年來看,2020年北美挂車制造量約21萬台,FTR預計2021年將共制造近30萬台,2022年將升至32萬台,2023年再次上升至33萬台。2024至2025年的産量將有所緩和,分別爲30.5萬台及28.5萬台。基于這個預測,FTR認爲,未來五年北美半挂車市場都是“極佳”。
除了市場環境足夠好之外,中集車輛海外市場增長預期還有重要基礎:那就是高端制造體系與“跨洋經營、當地制造”的布局。
海外半挂車市場整合加速 中集車輛全球化供應鏈平台優勢凸顯
在“極佳”的半挂車市場環境下,有一個現實的問題,面對全球大宗商品與原材料價格上漲,供應鏈呈緊張態勢。FTR商用車副總裁Don Ake表示,目前市場上有大約20個卡車及挂車制造商部件(甚或多達40個)須延遲交付或者數量不足。
對于已在全球實現供應鏈平台布局的中集車輛而言,顯然是一個利好的機會。近年來,爲有效適應當前全球政治經濟形勢,基于多年全球化經營經驗,中集車輛形成了“跨洋經營,當地制造”的經營模式與理念,它最大程度地發揮了中集車輛全球23家生産工廠和10家組裝工廠的生産能力、裝配能力、全球供應鏈管理能力和全球配送的物流管理能力。
在北美半挂車市場需求激增刺激下,供應鏈的緊張使海外本土半挂車生産企業的發展嚴重受制,不敢或無法實現正常的訂單生産和産品交付,或導致生産恢複進展緩慢,進而加速市場與競爭格局的整合。
根據北美半挂車生産制造商Wabash公告中提及:“今年內,Wabash將逐步減少及退出冷藏半挂車産品的生産與制造,位于印第安納州拉斐特市的現有的産能將只用于生産及制造廂式半挂車。”
2019年7月,中集車輛在香港聯交所上市,上市募集資金已投入優化海外市場的産能布局。雄厚的資金實力加上前瞻性的判斷,中集車輛海外布局進一步優化,前述美國和加拿大工廠接連投産就是最好的例子。
“跨洋經營,當地制造”使中集車輛國內外工廠共享産品組合的設計、工藝及生産經驗,實現全球供應鏈集中采購等方面的協同效應,使中集車輛能夠在本地廠商難以有效反應時,迅速恢複、提升訂單交付能力。
面對有利形勢,此前中集車輛CEO兼總裁李貴平曾表示:“相信疫情向好後,本公司充分發揮海外業務的核心競爭力,通過全球供應鏈管理平台、全球多市場的制造優勢,能夠更快的提升生産效率、交付訂單,持續在海外市場提升份額以及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