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某一個夜黑風高的夜晚,我國某村莊一瓦房内一對夫妻剛躺下準備休息。
男:媳婦!咱家好像還缺了個喂豬的!
女:那來吧!
......
那個年代的農民,不怕生娃,也不怕養娃,「都窮到這個份上了,多生幾個不都一個樣嗎?」「人多力量大,養老咱不怕!」
於是乎,我國人口爆炸了好幾十年,餘威將至少影響到21世紀中葉。
如今,時代變了,變到哪個程度呢?近日網絡流傳出一個不同釋義的詞匯:民不聊生,該詞可另指「現代人因生活壓力過大,沒有生育孩子的意願,連聊一聊都不願意」。
這話,還真說到80後和90後的心坎里去了。
國家在六一兒童節之際為孩子送上弟弟妹妹作為禮物,而孩子父母内心卻是複雜的。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今日召開會議,會議指出,進一步優化生育政策,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應對人口老齡化,三胎政策重磅來襲,我國的人口問題再次被大眾推到了風口浪尖上。
三胎政策的背後:人口結構中的剪刀差
或許有人會說:我國人口夠多了,為什麽還要放開三胎?
不得不說,此次三胎政策的出台,是對近期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的應對和調整。同時專家也表示,中國三孩政策效果或在於改變人口觀念,讓他們意識到,人口不是負擔,而是資源。
數據往往是冰冷的,能反應出各種存在的問題。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有兩項數據在警惕著國人:我國人口結構問題正日趨嚴峻,若不開放生育限制,我國未來恐面臨比日本老齡化更為制約經濟發展的畸形人口結構後果。
Wind數據顯示,我國人口問題正快速呈剪刀差的方向走,即一方面老齡化趨勢加速,65歲以上老人佔人口比例在2020年已逼近中度老齡化的警戒線;另一方面,適齡人群的生育意願在近年來快速下降,導致新生兒數量大幅下滑,2020年出生率降至不到9‰。
你願意生三胎嗎?
不一樣的人,看待問題的角度也都不同。
專家從大局觀出發,認為三胎是資源,是解藥;育齡人則比較自私,在三胎上沒有憂國憂民的焦慮,認為這是負擔,是噩夢。
但三胎政策不是一出了之,而是伴隨著各項配套支持政策,包括將婚嫁、生育、養育、教育一體考慮,加強適婚青年婚戀觀、家庭觀教育引導,完善生育休假與生育保險制度等等。即從多方位鼓勵一胎的父母生二胎,二胎的父母生三胎。為了提升出生率,政策的考慮還是比較周全的,就差了直接向民眾發錢。
那麽,如果政策逐漸落實,全面放開三胎,人們的生育成本大幅降低,那你願意生娃嗎?
這個問題確實不好回答,我國地域龐大,人員眾多,貧富差距明顯,生三胎的人肯定會有,但這個群體的人能有多少?我們不妨以史為鑒,再以數據引出趨勢,看看未來三胎數據到底是冰冷的還是溫暖的。
-
從經濟歷史看人口趨勢。一個國家的人口不能過度膨脹,也不能全部走丁克的路線,不然這個國家遲早會走向倒退,不能讓後人吃下我們這一代種下的苦果。所以,從大局觀和長遠出發,人口的監管確實有必要。
1978年-2002年,我國進入了計劃生育時期,主要目的是抑制過度膨脹的人口。2002年以來,我國逐漸走向計劃生育松綁期(2002年-2015年)、開放二胎期(2015年-2021年),以及2021年以後開放三胎期,或者說是全面放開生育期。1978年以來這一系列政策的實施,為的就是控制人口規模的同時,把控好人口結構,扶正經濟的步伐。
而經濟和人口存在較大的關聯性,不只是我國,在全球範圍内都出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在人口迸發的階段,這個國家的人要麽很有錢,要麽很窮,而達到中等收入水平的國家出生率則往往出現下降。我們可以拿兩個國家不同時期的出生率做對比,分别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中國和21世紀前15年的瑞士。
數據顯示,我國六七十年代的的出生率極高,最高接近45‰,並在30‰的水平上下浮動。
1978年-2002年,我國迎來了計劃生育時期,隨後不斷放寬生育限制。
但放開生育限制的這些年,正值我國低生育欲望的經濟發展階段,導致理想和現實之間存在較大的落差。
近些年來,我國人均GDP跨進了中等收入國家水平,但同時也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什麽是「中等收入陷阱」?看下圖釋義。
理解了中等收入陷阱,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何這些年的出生率如此不正常了。在歷史上,日本、韓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也曾在跨入中等收入陷阱時深陷低生育率的陣痛期。
- 生育意願和二胎借鑒。人們願不願意生二胎三胎,也不能單單從經濟層面看待問題,還要考慮到特别能吃苦和自身低欲望的那幫搞錢人。
根據國家統計局2017年的抽樣調查,我國育齡婦女的生育意願子女數為1.8,二胎政策下育齡婦女有所上升,但還是處於較低位,且生育意願轉化成實際生育也難以達到100%。如2019年全國人口與家庭動態監測調查顯示,有生育二孩及以上打算的婦女,僅不足半數實現了再生育。
另一方面,育齡婦女的規模近年來不斷縮減,這非常不利於三胎生育率的提升。育齡婦女年齡處在20歲-39歲之間,Wind數據顯示,2012年以來,我國育齡婦女人數比重不斷下滑,由2012年的約16%降至2019年的約13.8%,數量為約3.4億人。
2016年,我國開放了二胎政策,那二胎政策對我國出生率影響幾何?
很遺憾,2015年10月我國二胎政策全面實行後,我國的出生率只配合政策「反彈」了一年時間。2016年,我國出生率達13‰,創下近20年新高,但隨後逐年下滑,2020年下滑至8.5‰。
換言之,二胎政策對提升我國出生率影響有限。但也起到促進作用,如下圖,二胎開放後的2017年,我國二胎新生兒佔比快手提升至52%,2020年也有高達47%的比重。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二胎政策,那我國近幾年的新生兒數量會下滑更為嚴重。因我國人口基數龐大,三胎政策下,預計我國未來三胎新生兒的趨勢或與二胎新生兒趨勢有相似點,起到抵禦出生率下滑的驅動力作用,這也是我國政府放開三胎的原因。
三胎概念股?老齡化賽道才是王道
資本市場永遠都受政策所擾動,這不,孩子還沒生,三胎概念股先嗨了。三胎政策消息披露後,資本市場上的三胎概念股就開始躁動了。
三胎概念股涉及很多企業,包括奶粉、紙尿褲、輔助生殖、兒童玩具等等。5月31日及6月1日,A股及港股三胎概念股紛紛起舞,其中A股的金發拉比(002726.SZ)、愛嬰室(603214.SH)、貝因美(002570.SZ)等股均大漲超15%;港股的蠟筆小新食品(01262.HK)、好孩子國際(01086.HK)、寶寶樹(01761.HK)等股漲勢淩厲。
無疑,從短期來看,本次人口政策進一步放開有助於繼續拉長中國的人口紅利,特别是在母嬰領域釋放更多消費需求,激發經濟增長動能。
但綜上分析,二胎政策在出生人口數量方面收效甚微。放開三胎,對提高二胎和一胎生育率難以達到實質性的影響。因此,三胎政策不會大幅增加新生兒數量,人口總量見頂時間也不會長遠。
而真正值得資本市場持續躁動的投資機會,那就是養老概念。老齡化才是資本最應該看好的賽道,如何防老也更值得我們普通群眾去深思。
作者:覃漢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