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療服務賽道中,專科醫院最受資本青睞;而在專科醫院中,又有“金眼科,銀牙科”的說法。和牙科相比,眼科賽道市場進入門檻高、先發效應強、利潤率高,眼科醫療需要配置多種設備,人工和設備/耗材費用佔比總體均偏高,在資本的助推下,目前市場上形成國內民營眼科醫院及外資民營眼科醫院兩大陣營,上市公司方面,國內眼科醫院包括愛爾眼科(300015.SZ)、光正眼科(002524.SZ);外資眼科則包括希瑪眼科(03309)和德視佳(01846)。
從估值角度來看,A股的兩家眼科醫院基本上已經把市場預期全部打滿,估值“上天”,但港股的兩家外資眼科民營醫院不僅質地不差,並且估值還很低,對投資者而言無疑是個機會。
第三季度手術量大增22%
就德視佳來說,公司雖然在香港市場上市,但其內裏卻實實在在流淌着國外的“血液”,它是一家德國成立的眼科企業。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德視佳成立於1993年,是著名眼科醫療連鎖服務機構,總部位於德國。在約根森博士的帶領和指導下,擁有德國眼科先進技術及多支經驗豐富的醫療精英團隊,使德視佳成爲歐洲市場眼科連鎖醫療機構的領軍者。
德視佳2019年在香港上市,主營業務爲眼科醫療服務,在德國市場市佔率第一,中國市場(只計晶體置換手術和屈光手術)第十。
目前,德視佳的核心收入來源爲提供視力矯正服務業務,中報顯示,該業務實現收入1.86億港元,佔總收入比例的98.61%,同比下降8.37%。
分地區收入來看,公司業務分佈在德國、丹麥和中國。其中公司在德國的收益爲約1.29億港元,佔總收益的68.5%,較2019年同期下滑0.4%。公司在丹麥的收益爲約2295萬港元,佔總收益的12.2%,較2019年同期下滑3.0%。公司在中國的收益爲約3642萬港元,佔總收益的19.3%,較2019年同期下降30.7%。業務下滑全部因爲公共衛生事件,因此隨着公共衛生事件得到控制後,三地的業務增速也重回快車道。
公司在10月27日發佈公告稱,截至2020 年9月30日止的三個月中,公司進行的眼科手術總數爲6013宗,較2019年同期4902宗眼科手術增加約22.7%。公司認爲,進行的手術數量增加乃主要由於近期消費者對屈旋光性手術的信心大增,導致對集團所有治療服務的需求增加。公司有信心,在屈旋光性手術方面的表現將繼續增長。鑑於上述發展,公司認爲屈旋光性手術的需求將繼續增加,並對2020年第四季度公司將進行的手術數量持審慎樂觀態度。
由於德視佳大本營在德國,但目前中國市場已成爲德視佳的核心增長點,近三年複合增長率達87%,佔營收比例快速提升。在港股上市及募投資金主要用於四川、重慶等地新院建設,也體現了公司對中國市場的重視。而民營眼科行業快速增長,除了消費升級以外,還離不開我國醫療改革的大趨勢:以公立醫院爲主體,民營醫院爲輔助的發展方向。
民營眼科乘勢而上,德視佳卡位高端國內穩步擴張
在我國醫療體系下,公立醫院爲絕大老百姓解決了基礎醫療,民營醫院作爲公立醫院的補充,在自費高端醫療服務方面展現出極大的優勢,不僅服務態度好,醫療水平也很高,而且不受醫保控費的影響,因此近幾年表現出較高的收入增長。
根據Frost&Sullivan測算,2012~2018年,眼科醫療市場從461億元增長至1083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15.3%。2012~2018年,民營眼科年複合增長率達21%,市場佔比從13.88%增長至18.56%,民營醫院增速高於公立醫院。隨着患者基數增長、醫療支出增加、技術進步以及政策扶持,預計未來眼科醫療市場仍將保持高速增長,擴張速度快、經營效率高的民營眼科將乘勢而上,規模不斷擴大。
受益於國內民營眼科醫療市場規模的快速擴張,從門店數量來看,目前國內連鎖民營眼科醫院愛爾眼科無疑是行業龍頭,華夏眼科第二。
儘管德視佳僅有26家醫院,並且在國內只有6家醫院,但是當前公司的總市值僅24億港幣,和光正眼科12家醫院,總市值73億人民幣,相比之下,德視佳明顯被低估。而且光正眼科在調研紀要中也表示公司沒有擴張計劃;德視佳在港股上市後,憑藉着自己的優勢正穩健擴張。
資料顯示,德視佳手術醫生均爲德國有25年以上經驗的醫生,採用全球前沿高端器材和醫療技術,醫療質量較好,接診過許多國內明星患者,約60%~65%患者依靠口碑引流。由於定位高端醫療服務,德視佳並不受醫保控費影響。2020年前公司在成都、重慶、杭州、福州等地自建新院,計劃二線城市每年新建1~2家新院。
除此之外,公司也有回購股份計劃。今年5月11日公司發佈公告稱,公司在下次股東大會前,計劃回購最大數目爲3292.34萬股,佔總股本比例的10%,目前爲止,公司尚未回購股份,在未來5個月內,公司極有可能實行股份回購。
憑着公司在高端眼科醫療領域的豐富經驗,隨着國內市場的打開,也會逐漸給德視佳帶來不錯的業績增長,值得重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