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生物科技股成為了資本市場受矚目的寵兒。生物科技股的價值不在過去,而在於將來——為人類創造未來的希望。最近頻頻傳出利好消息的知臨集團(Nasdaq/ Euronext Paris: APM)引起了市場關注。
知臨集團是一家2018年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生物製藥公司,致力於推進一系列嶄新醫療及診斷技術的研發和商品化,以應對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尤其傳染病和癌症(包括孤兒腫瘤適應症)。目前的先導項目包括治療神經母細胞瘤的SACT-1(籌備新藥臨床試驗申請階段),以及用於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包括MRSA引起的細菌性感染的ALS-4(籌備新藥臨床試驗申請階段)。
2020年9月初,知臨相繼發佈了先導項目的最新正面進展:在非致命性菌血症小鼠模型中,隨ALS-4的劑量增加,各主要器官中的細菌數大幅顯著下降,我們將在下文詳細解釋ALS-4的重要市場價值。而SACT-1的9月報告證實了在早期加快標準化療效果方面的有效性,此外進行的其他癌症種類體内測試顯示,除了神經母細胞瘤方面的治療效果之外,或可應用於其他癌症的治療。
知臨於同月宣佈設立研發傳染病液體活檢的附屬子公司,該附屬公司獲得新加坡科技研究局旗下技術商業化部門的獨家技術授權許可,共同開發基於分子的創新快速病原體鑒定和檢測診斷(RPIDD)技術。
此外,知臨還在神經病學、腸胃病學、代謝絮亂症、婦女健康和其他疾病領域開展治療和診斷專案,並開展了針對女性更年期症狀的天然營養補充品專案。
這些進度的重大意義在哪?讓我們細細道來。
抗生素與超級細菌
羅馬神話中的「雙頭雅努斯(Janus)」有兩副面孔,一副在前,看著過去,另一副在後,望著將來,他象徵著世界上存在矛盾的萬物。
抗生素就像傳說中的「雙頭雅努斯」,一方面能殺滅病原菌,還人類健康福音,然而隨著抗生素的廣泛使用甚至濫用,病菌迅速適應了抗生素的環境,而誕生出「超級細菌(Superbug)」,對人體造成損害。
超級細菌,或稱「多重耐藥性細菌」,泛指對多種抗生素具有耐藥性的細菌,對抗生素有強大的抵抗作用,能逃避被殺滅的危險。
目前最受關注的超級細菌包括:耐多藥肺炎鏈球菌(MDRSP)、萬古黴素腸球菌(VRE)、多重耐藥性結核桿菌(MDR-TB)、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MRAB)、大腸桿菌(E. coli)、肺炎克雷伯菌,以及最著名的抗甲氧苯青黴素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
超級細菌——MRSA
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人類的一種重要病原菌,可引起多種嚴重感染,一般通過衛生欠佳的食品加工過程、暴露在不適當的環境過久等途徑污染食品。據美國疾控中心報告,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佔第二位,僅次於大腸桿菌,在美國由金黃色葡萄球菌腸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佔整個細菌性食物中毒的33%,加拿大更達到45%,中國此類中毒事件也非常多。
MRSA是金黃色葡萄球菌的一個獨特菌株,能抵抗所有青黴素,從發現至今,感染幾乎遍及全球,已成為院内和社區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正是因為其對許多抗生素有多重耐藥,MRSA感染的治療是臨床十分棘手的難題之一,最常用的抗生素為萬古黴素(vancomycin)、達託黴素(daptomycin)、利奈唑胺(linezolid)、頭孢洛林(ceftaroline fosamil)、替加環素(tigecycline)、特拉萬星(telavancin)等。
MRSA療法
萬古黴素是疑似MRSA感染最常用的處方通用抗生素,然而在臨床使用超過60年後,其對抗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效果變得有限,已被證實具有較慢的殺菌活性,較差的抗葡萄球菌活性,組織穿透性差,感染復發率高。自2002年發現耐萬古黴素金黃色葡萄球菌(VRSA)以來,萬古黴素的缺點更突出。
知臨集團的ALS-4是一種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包括MRSA)脫氫角鲨烯去飽和酶的小分子,該酶對葡萄球菌黃素的生物合成相當重要,而葡萄球菌黃素是一種常見的覆蓋於細菌表面的「金色類胡蘿蔔素」。據信,葡萄球菌黃素是細菌抵禦吞噬細胞和嗜中性粒細胞所產生活性氧(ROS)供給的主要防禦機制。
也就是說,ALS-4可通過抑制能合成細菌主要防禦機制「保護層」的酶,讓細菌更容易受到ROS的破壞,從而觸發一系列常見的由中性粒細胞引發的機制,最終導致細菌細胞死亡,見下圖的原理。換言之,降低細菌產生抗藥性的可能性,由宿主免疫介導細菌清除,這明顯有别於目前抗生素的殺菌方法,從而規避抗藥性問題。
作為一種聯合療法,ALS-4被認為可以克服萬古黴素的缺點,可補充其他殺菌抗生素。尤其值得注意的是,ALS-4口服製劑在MRSA生存試驗中的療效顯示,其抗毒性特性與宿主免疫系統相結合,效果仍然優越。
知臨9月份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在菌血症動物模型中,ALS-4被證明可以大大減少器官細菌的數量。以萬古黴素作為參照,ALS-4口服給藥隨劑量增加,各主要器官中的細菌數顯著下降。
目前,知臨的目標是就ALS-4項目於數月内提交新藥臨床試驗申請,一旦批準,將於2021年在北美展開1期臨床研究。目標是根據新立的LPAD(有限人群抗菌和抗真菌藥物通道)監管途徑提交書面申請,加快上市批準和商業化。鑒於2016年全球MRSA藥物市場的價值達到29億美元,2017年-2025年的預期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2%,對於金黃色葡萄球菌(包括MRSA)具有抗毒力,且能作為萬古黴素潛在補充治療療法的ALS-4無疑擁有巨大的市場潛力。
獲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商業化分支機構的獨家授權合約
另一項對其未來發展極具意義的重大事項是,知臨在9月底宣佈,成立傳染病液體活檢子公司,通過最近與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商業化分支機構的獨家授權合約,共同開發RPIDD技術,瞄準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38億美元的分子診斷市場。
RPIDD技術由新加坡科技研究局旗下生物工程與納米科技研究院與分子和細胞生物學研究院研究開創並進行開發,核心目標是通過液體活檢(例如患者的血液樣本)、基因組定序和人工智慧驅動的軟體分析,以經濟、無偏差、且廣譜的方式,快速準確地識别和檢測現有或新興的未知病原體(包括病毒、細菌、真菌等)。另一個關鍵目標是通過開發技術,活用現有和新興的下一代定序(NGS)平台用於病原體基因組定序分析的潛力。
知臨集團首席醫療總監兼執行董事鄭子俊醫生指出:「知臨集團通過擴展其潛在的傳染病液體活檢診斷功能,與我們當前的傳染病平台(例如首要的金黃色葡萄球菌藥物項目ALS-4)發揮協同效應,支持全球抗生素管理政策(ASPs)……知臨集團計劃建立專有的臨床微生物學實驗室將RPIDD技術商業化,作為我們致力於應對全球傳染病相關問題的一部分,並且未來還將探索與其他例如NGS平台的合作來支撐這項努力。」
由此可見,這一發展,著眼的可不僅僅是上百億美元的分子診斷市場,還是與知臨内部主要業務的協同,大力推動其未來的發展。
其他發展
除了上述兩大業務焦點之外,知臨在孤兒藥等方面也取得不錯的進展。
例如SACT-1是知臨藥物發現平台Smart-ACTTM開發出的第一個再利用候選藥物,主要用於治療嬰幼兒中的罕見兒童癌症——神經母細胞瘤。
知臨在9月份發表的數據顯示了早期加快標準治療效果方面的有效性,進一步支持了其早期的體内測試發現——SACT-1能促進腫瘤DNA破壞和腫瘤細胞死亡。
另外,其他癌症種類的體外測試顯示,在結腸直腸癌、白血病和淋巴瘤細胞系等方面有類似的實驗結果,這意味著SACT-1除了在神經母細胞瘤方面的治療效果外,或可應用於其他癌症的治療。因此,該公司計劃繼續推進針對其他癌症類型有效性的試驗,以儘量發揮SACT-1的潛力。
未來該公司將重點開發其先導項目,並繼續發展目前的項目,同時物色新的機會。這對投資者來說,無疑是一個低價涉入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