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海底撈 2.0」之稱的九毛九(SEHK:9922),股價在 3月曾跌穿 8港元水平,但其後股價走強,5月中曾高見12.94港元,截至 5月28日收市為 12港元,兩個月來增幅達五成。九毛九是否真的要成就下一隻大牛股,投資者應趁早買入嗎?
業績高增長可持續嗎? 九毛九上市後的第一份 2019年財報可說是挺亮麗的。年收入 26.87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升 41.97%;淨利潤1.86億元,同比升 151.56%;經調整純利 2.17億元,同比大漲 175%。不過問題是,九毛九的高業績增長能否持續下去呢?
九毛九的兩大重要品牌翻枱率都有所下跌,太二酸菜魚由 2018年的 4.9倍下降至 4.8倍,九毛九西北菜亦由 2.4倍降至2.3倍。若果認為這個下跌幅度微不足道,那就要看看集團同店銷售增速的放緩程度: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
同店銷售增速(%) | |||
九毛九西北菜 | 8.2 | 4.4 | 0.2 |
太二酸菜魚 | 34.3 | 7.7 | 4.1 |
盈利增長翻倍的勢頭能持續嗎? 根據年報,九毛九盈利增速遠勝於營收增速,但期內毛利率反而同比下跌 1.2個百分點,但銷售淨利率卻由 2018年的3.9%大幅升至 6.91%,原因為何?
銷售淨利率大升,主要是因為員工成本率下降,2019年員工成本佔收入比例 25.9%,同比跌 1.8個百分點,顯著低於海底撈約 30%的員工成本率。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
員工薪酬(億元) | 4.00 | 5.23 | 6.97 |
員工人數 | 7887 | 9766 | 12314 |
人均薪酬(萬元) | 5.07 | 5.36 | 5.66 |
與海底撈競爭力差距明顯 近日九毛九傳出食品安全的問題,雖然問題只出現在旗下一間餐廳,但這亦隱隱反映出九毛九經營模式相比海底撈的不足之處。海底撈是自己建設上游供應鏈,大部分食材採購自關聯方;而九毛九則主要都是向外部獨立第三方採購的,在食品安全、原材料價格的穩定性上都有所不及。
九毛九近日關閉部分門店,並放援門店擴展,想首先尋求轉型方針。最後成效如何我們還不得而知。但若只在菜式上別出心裁,容易重回酸菜魚這種「小眾菜式」不如火鍋迎合大眾口味的問題;若走高端化,現時國內經濟大環境未必利好;若只着重對客戶端的轉型,與海底撈在供應端的競爭力差距依然存在,而這並非單靠上市集資後就可以建立的。
資產負債率業界最高 另外,九毛九有資產負債率高企的問題,2019年為 89.68%,同比升 6.83個百分點。而這個比率在業界近乎最高,一般同行的資產負債率都低於 50%,如海底撈就是 48.45%。當初九毛九的招股說明書就有言明,部分上市募集資金將用於償還招商銀行的港元銀團貸款。
目前九毛九的流動比率為 0.48,速動比率 0.39,反映短期償債風險頗大。而今年首季疫情肆虐,對集團可謂是百上加斤。在最壞的情況,此番關閉門店,可能是財務問題漸現的先兆,值得注意。
延伸閱讀
- 中概股回歸:三大熱中國餐飲股比拼
- 九毛九疫市縮門店 「海底撈2.0」夢碎未?
The Motley Fool Hong Kong Limited(www.fool.hk)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