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北京/上海1月15日 - 中國人民銀行周四公布,12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 CNMSM2=ECI 同比增長12.2%,低於12.5%的路透調查中值,亦低於央行全年約13%的增長目標;人民幣貸款餘額同比增13.6%,路透調查中值為13.8%。
2014年12月新增人民幣貸款6,973億元,低於路透調查中值的8,527億元;全年新增信貸9.78萬億元,2013年全年則新增貸款8.89萬億元。
去年12月社會融資規模為1.69萬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同期多4,413億元,比上月多5,486億元;去年全年社會融資規模為16.46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8,598億元。
央行數據並顯示,12月末外匯儲備餘額為3.84萬億美元,路透調查中值為3.90萬億美元。
~~~~~~~~~~~~~~~~~~~~~~~~~~~~~~~~~~~~~~~~~~~~~~~~~~~~~~~~~~~~~~~~~~~~~~~~
主要數據:
--12月新增人民幣貸款6,973億元,低於路透調查中值的8,527億元
--12月末M2同比增長12.2%,低於12.5%的路透調查中值
--12月末人民幣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3.6%,路透調查中值為13.8%
--12月末外匯儲備餘額為3.84萬億美元,路透調查中值為3.90萬億美元
--去年全年新增信貸9.78萬億元,2013年全年則新增貸款8.89萬億元
欲瀏覽12月數據詳情,請點選 urn:newsml:reuters.com:*:nZZT3ED001 urn:newsml:reuters.com:*:nZZT3ED003
以下為市場人士的評論:
--中金宏觀研究團隊:
M2增速低位漸穩。新增中長期貸款連續上升,12月企業新增中長期貸款是亮點;表外融資增長較強,帶動社融顯著超預期。
向前看,預計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較強,這將帶動M2同比增速小幅回升。尤其是考慮到2015年起,貸存比分母口徑的變化(同業存款納入一般存款),再結合央行近期窗口指導的意圖,我們預計1月人民幣貸款增長強勁,M2繼續小幅回升。
實體經濟利率仍高。反映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票據直貼利率今年1月以來月息仍在4上方,未見明顯下行。考慮通縮風險上升,實際利率升幅更高。積極的方面是,近期國債利率曲線平坦化下移,中長期國債利率下降,可能預示未來貨幣政策繼續放鬆。我們預計未來央行貨幣政策的重點仍將是有效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我們維持今年降息一次、降準四次的判斷不變。時間點發生在今年上半年的可能性更高。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 謝亞軒:
央行根據經濟形勢變化,適度拓寬2014年合意貸款空間,年初預估的投放規模在9.5萬億。前期市場傳言的1萬億貸款後期有所修正。
從投放結構來看,貸款結構明顯改善,中長期貸款占比為99.9%。穩增長政策的效果顯現,包含基建在內的企業中場期貸款較上月多增2,410億元,較上年同期多增4,987億元;地產銷量回暖後,居民中長期貸款同比也出現回升;票據融資負增長1,404億元,銀行一般通過壓縮票據來保證中長期的貸款需求。
12月社會融資規模連續第二個月大幅回升至1.69萬億,較上月增加5,486億元。表外資產突然出現擴張,這背後的原因在於根據43號文的要求,地方政府債務甄別結果將在今年1月初上報財政部之前,政府平台有做大基數的意願,表內貸款限制較多,融資需求轉向表外。其中委託貸款、信託貸款、新增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分別為4,582、2,102和606億元,大幅超過市場預期,委託貸款本月的增幅超過前三個月的總和。信託貸款和新增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在連續五個月負增長之後轉正。
結合通脹數據來看,14年全年CPI僅上漲2.0%,通縮預期上升,有利於行業去槓桿和經濟轉型,目前低通脹的局面仍將持續給寬鬆政策創造條件。從央行2015年工作會議基調來看,今年貨幣政策的基調進一步向寬鬆傾斜。不過,央行近期在公開市場連續七周"無作為",也遲遲未如市場預期般的降準降息連續出招。在貨幣政策的新常態下,決策層會更偏好結構性調控政策,繼續實施定向調控,而非全面放水。
--民生證券宏觀團隊:
新增社融1.69萬億,表外融資明顯反彈,原因可能有二:一、反映的可能是央行對表內信貸強監管與金融機構在43號文發力前加速為地方融資平台信用擴張的博弈;二、銀行同業創新參與兩融和傘形信託進入股市。表外融資擴張不具備可持續性,房地產投資還看不到上升的拐點,地方投資衝動也會因財稅改革而收斂,製造業沒有補庫存和擴產能的動力,表外融資反彈注定曇花一現。從直接融資看,發改委對企業債發行設限,中證登取消低評級企業債質押回購資格,企業債發行明顯萎縮;12月IPO發行加速,股權融資規模明顯上升。
新增人民幣貸款6,973億,其中非金融性公司新增中長期貸款5,289億,創下歷史新高,票據融資少增1,400億轉向了中長期貸款,我們認為這並非銀行對實體經濟風險偏好回升的信號,主因在地方政府存量債務上報截止日前,銀行都在搶著搭上地方融資平台項目的"末班車"。畢竟,這在目前看來還是兼顧了低風險和高收益的一塊資產。
新增社融和人民幣中長期貸款環比大幅反彈,反映的應是貨幣創造能力增強,但M2同比僅增12.2%,可能與存款偏離度考核糾偏銀行拉存款的行為有關,因為12月新增人民幣存款僅為7,229億,比上年少增近4,000億。
儘管社融和人民幣中長期信貸反彈超過了預期,但這主要是銀行爭搶上地方融資平台的末班車效應,這種異常高增長不具備可持續性。值得擔憂的是,近期是新股密集發行凍結資金高峰期,但銀行間流動性卻並不緊張,似乎又出現了衰退式寬鬆的跡象。考慮到經濟下行和通縮壓力,我們認為貨幣寬鬆只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 李建軍:
M2比較少,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外匯占款減少,以前我們為了對沖外匯占款,可能有很多被動的貨幣投放。現在外匯占款低了,對沖的必要性降低,通過被動投放貨幣的可能性也在降低。另外就是加強同業監管之後,央行資金運用的渠道減少,進行貸款的能力就下降,導致貨幣派生的能力下降。還有一個就是存款偏離度考核,本來12月是沖時點,現在沖時點也不沖了,所以存款增長也比較弱。
社融數據很高。主要是直接融資沖得很高,特別是股票融資,因為股市向好。現在監管比較嚴厲,委託貸款、信託貸款做得比較少,另外未貼現匯票也比較少,所以整個間接融資通過銀行渠道做得比較少,而直接融資做得比較多。
外匯儲備減少有很多原因導致,可能是多樣化投資,當然也可能是匯率本身的變化導致的,比如說美元升值,人民幣貶值,都可能會帶來減少。不是說外匯儲備減少了就一定是拿出來對外投資,也有自然到期的。
匯率原因可能是很關鍵的節點。美元匯率升值是一個原因,另外就是結匯減少。美元進來了在企業手裡,但企業因為美元升值沒有結匯,沒有變成外匯儲備。資本外流也會導致外匯儲備減少,但是未必就是資本外流導致的,因為可能資金外流了一部分,但是進來的資金沒有結匯。因為我們看到貿易順差還是很大,但是企業沒有結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預期美元升值,人民幣可能少許貶值或者不升值帶來的影響更大,而不是資本外逃,現在離資本外逃還有段距離。
外匯儲備下降成為趨勢是肯定的:因為第一出口本身就不好,貿易數據不好,未來順差的體量是要下降,這對外匯儲備是一個問題;第二,人民幣匯率不會再出現單邊的大幅升值,央行退出常態化干預,導致因為干預產生的儲備也在降低。比如看外匯占款,最近十年外匯占款增長一般都在1萬億以上,甚至有兩萬億,而今年是極低的數,背後的原因,一個是順差,一個是央行的干預,一個是人民幣的走勢導致的。這個問題也可以幫我們解釋為什麼現在M2比較低。
--國信證券宏觀研究團隊:
表外對接政府債務擴容,社融擴張不可持續。12月6,973億的信貸中有5,289億是企業中長期貸款,票據融資也大幅萎縮1,400多億,都反應出銀行在為表內中長期貸款騰挪額度,考慮到12月份整體經濟並未有明顯復甦,表內中長期貸款的放量主要是因為地方政府在1月債務認定前大規模擴量引起的.
12月信託貸款新增2,102億,委託貸款新增4,600億,考慮到6月過後信託貸款持續負增長,委託貸款月均增長僅為1,500億,12月份增速是非常高的,這也是支撐12月社融擴張主要原因。事實上11月份的中長期貸款已經大規模超越季節性,而到了12月從票據的壓縮來看,表內的額度已經不能滿足地方債務擴張需求,因此12月表外尤其是信託和委託貸款出現反常上升,主要仍是對接地方政府債務擴張需求。
1月份由於政府債務擴張需求消失,預計社融規模尤其是表外部分會重新回落。從最新了解到的情況來看,最後兩個月地方政府的新增債務可能不會納入債務規模統計,部分銀行出現了收貸跡象,這可能會導致1月社融出現超預期的回落。
--中金債券研究團隊:
融資需求仍偏弱,寬信用難以實現,引導實際利率下降提高貨幣流通速度仍有必要,債券繼續等風來。貸款增量低於預期,結構改善,源於地方政府融資上升,但後繼乏力。
12月份M2增速降至12.2%,低於全年目標,符合我們此前對M2增速可能慣性小幅下滑的預期(我們此前預期M2有可能降至12%附近甚至有跌破12%的可能);社融增量高於預期,但主要是地方政府融資推動非標大幅反彈,沒有可持續性。
整體來看,未來幾個月貨幣增速可能繼續保持低位甚至繼續下降。如果暫時看不到貨幣增速的回升,而人民幣匯率又不能明顯貶值,那麼最終只能依靠降低實際利率,從而提高貨幣流通速度來放鬆貨幣條件。在通縮預期增強的環境中,全球發達經濟體的國債收益率都已經回到2012年7月份低位,甚至已經低於那個低位。而中國的經濟環境無論經濟增速、貨幣增速、通脹都低於2012年7月份,但名義利率水平仍較明顯的高於當時,顯示中國的利率水平下行比較滯後也比較緩慢,但方向來看應該是繼續下降。
對於債券投資策略,我們仍維持上半年尤其是一季度具有較好的交易性機會,中長期利率債收益率的第一個目標位至少可以參照2012年7月份的低點,即10年國債3.2%-3.3%,10年國開3.7%-3.8%,如果貨幣政策放鬆較為遲緩,收益率曲線可能先牛平再牛陡。
--交通銀行資管中心研究員 陳鵠飛:
受發改委明顯提速大型基礎設施的批復、各地區年末加大"既有利穩定增長,又著眼于結構調整且遲早要干"的項目建設、以及政策推動商業銀行加大合意貸款的發放等多因素提振,12月末新增貸款、社會融資規模均同比和環比明顯多增,當月中長期貸款占比也一舉攀升至近四年新高。在2015年新常態經濟增速漸進放緩、工業領域通縮風險加大的同時,相機抉擇的寬信貸正漸近發力。
鑒於一季度銀行信貸額度整體充裕、而社會融資需求也比較集中的當前形勢,為合理統籌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和防風險",相比全面降準的寬信貸而言,啟動不對稱降息的結構性定向放鬆政策,即"在宣布降低存貸款利率基準的同時、允許適度擴大存款利率波幅空間",將既有利於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進一步深化金融體系改革,又可在一季度銀行信貸供需兩旺的背景下,推動商業銀行在寬信貸的同時降低貸款重定價基準,切實緩解融資難、融資貴。
--興業證券固定收益分析師 唐躍:
表內數據低於市場之前的預期,但表外融資大幅增長,多少讓人意外,可能有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理財資金通過信託等渠道進入股市,導致表外融資規模上升;二是緩解地方政府的債務壓力,有沖量的嫌疑;第三,結合12月中長期貸款的大幅反彈,可能有階段性的配合基建項目的可能性。如果是前面兩者,社融反彈對經濟並沒有正面的意義。至於第三者,政府是不是會持續放開影子銀行的渠道給項目融資,重新回到過去的路子,趨勢看,目前很難下這樣的定論。
從央行來看,其對影子銀行擴張一直是謹慎的,但近期在穩定流動性上保持了較為積極的態度,如果走的是保增長的路線,寬貨幣的配合也是必不可少, 整體看,是保增長更重要,還是在保增長的同時做一些改革的選擇,貨幣政策都應該還是趨於寬鬆。
--招商銀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 劉東亮:
12月信貸數據報6,973億元,低於我們7,500億和市場8,500億的預期,數據上看信貸投放意願不強,但從分項指標看很有趣,居民戶中長期貸款增長近1,700億元,創2009年以來同期最大值,遠好於前幾年,表明降息及放鬆限購對居民購房刺激作用較為明顯,利於緩解地產下行壓力;而計算出來的12月企業戶中長期貸款新增近5,300億元,創同期歷史新高,企業貸款"淡季不淡"對經濟而言是積極信號,可能與之前央行調高合意貸款規模有關,也有可能與近期密集出台的投資計劃有關,但這一勢頭與當前信用風險上升,資金風險偏好下降的勢頭相悖,其中是否有非市場因素存在,高增勢頭能否持續均有待觀察;
12月社融是個亮點,達到1.69萬億,為下半年最高,回升至2014年上半年的水平,也好於歷史同期,表外融資出現積極跡象,信託、委託貸款都有大幅增長,實體經濟融資的可獲得性出現明顯上升,有利於經濟企穩;如果社融高增的局面能夠持續,則有利於緩解信用風險壓力的上升,也有利於一系列投資計劃的落實。
M2增速再次回落至12.2%,不太理想,宏觀經濟數據的改善仍需要M2回升的引領作用。
外匯儲備下降至3.84萬億美元,但不能簡單認為是由資本外流導致,非美貨幣近期大幅貶值對外儲估值的影響,以及央行對匯率可能的干預操作,都可能引發外儲規模的波動。
總體而言,12月金融數據除M2外整體尚可,中長期信貸的大幅增長也頗為有趣,這可能導致央行並不急於降息降準,估計1月份的數據也不會太差,只要金融數據不劇烈下滑,央行中短期政策基調上可能就會保持目前以靜制動的格局。
--國海證券固定收益分析師 黃詩城:
12月數據超出預期,但持續性有待觀察。新增貸款打破了之前的低增傳言,而社融規模也出現了較多的增長,餘額增速也反彈了0.2個百分點。從結構上看,貸款基本全為中長期,企業中長期貸款超過5,000億,居民中長期貸款在地產銷售回暖的支持下也保持了較高的增量。
12月表外融資也出現明顯放量,委託貸款超4,000億,而信託貸款也超過了2,000億,擴張幅度明顯超出了市場預期。不過貸款和表外擴張可能均與年末突擊放款有關,後續來看,經濟仍處於弱勢的情況下,有效融資需求總體較弱的情況仍可能持續,信貸和社融擴張的持續性仍不確定。
--浦發銀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宏觀分析師 曹陽:
從M2增長僅12.2%低於市場預期,我們認為外匯占款流入減緩、財政存款投放偏少是拉低M2增速原因。一方面,12月人民幣出現一定程度貶值,私人部門配置外幣資產增加使外匯占款增加較低,另一方面,2014年全年財政存款增加5,531億元,意味著12月財政存款投放僅1.27萬億,低於往年平均水平,地方政府財政跨期平衡和"突擊花錢"意願下降拉低M2增長。此外,從技術性因素來看,去年存款偏離度考核造成統計口徑不同也有影響。
從信貸來看,單月6,973億的水平高於歷史平均,這主要得益於企業中長期信貸放量,當月增加5,289億元。這或主要為前期國務院11月後批復的基建項目融資,此外也有對接地方政府融資項目的可能。從居民房貸來看,單月增加1,774億元,表現依然較為平淡,顯示地產銷售的恢復可能需要更加寬鬆的信貸條件。
從社會融資來看,表外的信託、委託貸款再度增加。我們理解這可能有兩方面因素:其一,由於財政部43號文對於地方融資平台債務清理的需要,政府項目需要尋找新的資金對接存量項目;其二,股票市場火爆,可能增加諸如兩融收益權、傘形信託等新的投資方式增長。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當月減少1,285億元,既在於企業的資金鏈可能依然脆弱,也在於利率曲線平坦,資金成本較高,在融資需求萎縮時銀行難以找到好的對接項目。
儘管貨幣數據低於預期,但從目前來看,央行似乎"放假了",其未通過回購交易向市場傳遞新的價格信號,也未進行全面的降準操作。我們理解央行在春節前仍會通過MLF、SLO等創新工具保證流動性平穩,但此後隨著海外市場動盪帶來外圍流動性趨緊、"穩增長"基建投資融資需求增加、托底地產需要的寬鬆信貸條件,未來降準、降息仍可期待。央行的利率看跌期權一直存在。
--聯訊證券高級宏觀和債券分析師 楊為:
從社融規模統計看,12月各項融資的結構發生變化,社融規模比較多,新增貸款相對較少,顯示直接融資占有更大比重。M2數據不及預期和新增貸款不理想相印證,但根據當下的變化,這並不能說明全社會資金需求疲弱。反而當月社融規模和新增信貸的偏離,反映資金需求環比增加,並由直接融資支撐。
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的變化是和銀行資金面流動性偏緊有關。銀行存款對利率變化的不敏感加上資本市場向好對存款的分流,以及去年下半年外匯占款、公開市場對資金的新增供給不是很強,因此去年銀行的貸存比處於偏高位置,流動性掣肘了銀行放貸能力。此外,儘管銀行間利率去年有明顯下行,但銀行貸款利率沒有明顯下調,對需求端刺激不足。未來直接融資在滿足社會融資需求方面作用會繼續上升。
貨幣政策方面,由於直接融資比重上升,滿足社會融資能力增強,如果後期經濟企穩,貨幣政策調整空間有限。預計兩個月內央行或有一次降準;若兩個月內央行未有降準操作,後期全面貨幣政策寬鬆的概率會更低。
--興業銀行資金營運中心宏觀分析師 肖麗:
12月金融數據中,非信貸部分比較多,將近1萬億,其中委託貸款和信託貸款都比較高,有點意外。目前還看不出來監管層嚴控表外融資的意圖是不是發生了變化,還需要繼續觀察。從全年數據來看,社融總量並不算太多。
12月末M2僅有12.2%,遠遠低於年度目標,但這樣的數字也給制定2015年的目標提供了更大的可操作空間。另外,從9月起,央行對這個指標是調整後發布的,但調整的口徑好象不是十分固定,所以M2作為指標的參考作用會有所減弱。
從往年情況來看,一季度銀行放貸熱情都會很高,若非信貸融資能夠持續,我們預計降準、降息這種全面放鬆政策實施的時點可能要再延後了。央行也許會等到一季度經濟數據更明朗一點,決定是不是採取行動。因此一季度政策還會以穩為主,二季度再看具體情況。
--南京銀行金融市場部研究員 王強松:
如果和最近5,200億的傳聞來比算是不錯,但比起之前市場的預期水平仍不算高,不過以往年末一向都是信貸投放的低谷,所以能有這個水平也算可以了,目前的問題還是銀行的風險偏好較低,雖然額度是有的,但銀行使用並不積極,特別是對小微企業的放款,還是偏謹慎。
央行在貨幣政策上暫時仍會保持觀望態度,近期主要關注可能會聚焦于歐洲央行(ECB)和美聯儲的利率決議,如果歐洲央行在購債方面有進一步行動,可能也會制約中國央行的下一步動作。
--廣發銀行高級交易員 顏巖:
12月社融數據明顯超過市場預期,不過貸款增量比較疲弱,當然,其他融資規模增長明顯。全年來看,委託貸款、債券融資、股票融資同比明顯增加,說明融資結構正朝著經濟需要的方向轉化,有利於降低融資成本。
當然,未來政策大方向還是以時間換空間,股市、債市走牛,引導直接融資比重繼續擴大。但有時不可避免要採取傳統的比如降準這樣流動性寬鬆手段。
--海通證券宏觀分析師 姜超、顧瀟嘯:
融資回升貨幣低迷,貨幣放鬆短期兩難。12月新增融資總量16,900億,環比同比均多增,其中人民幣貸款同比多增超2,000億,委託、信託貸款同比多增均超1,000億,而票據融資同比少增超1,000億.
12月新增貸款6,973億完全符合我們的預期,主因企業中長貸同比大增近5,000億,反映基建投資大幅發力;降息後地產銷量暫回暖,帶動居民部門新增中長貸回升,同比多增約500億;企業短貸票據融資雙雙下降,反映企業經營活動仍疲弱.
12月M2增速繼續回落至12.2%,12月存款同比少增4,281億,表明央行貨幣政策傳導受阻,貨幣創造萎縮;當前通縮風險加大,但短期融資回升意味著央行貨幣放鬆或延後,央行已連續七周公開市場無為。
我們認為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已發生變化,打通資本市場和經濟的紐帶則是各類直接融資,尤其是債券和股票融資。未來政府或會選擇首先全面放開直接融資,然後才會放鬆貨幣為之保駕護航。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金融分析師 鄂永健:
12月貸款同比多增較多,主要反映穩增長政策的帶動效果,但略低於市場預期,可能是受存款壓力大、新增存款不多的限制。由於存款同比少增較多、存款增速下降,M2增速下降。M1增速持續較低則反映了當前企業經營活力依然不強。
預計下一步貨央行幣政策仍將保持中性偏鬆,由於存款口徑調整,暫不交準備金率,短期降準的可能性不大,且去年11月降息的效果也要觀察,近期降息可能性也較小。
--首創證券研究所副所長 王劍輝:
整體看來,貨幣環境比較適中,儘管增速略有回落,但更多是季節性的因素造成的,因為金融企業在年底是收縮為主,減少貸款為主,所以這個增速比較適中,沒有顯示明顯收緊的跡象。
從M2來講,其在12%以上就是比較中性的水平,既不是太緊也不是太松,目前這樣的情況不需要顯著的貨幣政策來調整,央行並不急於調整存準和利率水平,可以說今年上半年調整的需求都不是很強烈,經濟目前看來回落是可控的,其回落的幅度是可控的,目前的流動性小幅低於預期跟經濟回落有關係,因為需求在回落,在資金需求本身不旺盛的時候,寬鬆資金沒有必要。
現在這個階段,更多用財政手段來刺激經濟,增加需求以及增加支出,貨幣政策調整的必要性並不強。
從外匯儲備,結合目前人民幣有一些波動的態勢,也表明人民幣波動已經引起資本流出的作用,或者說熱錢流入減少的作用,有一定的影響。
不過人民幣匯率波動目前看沒有顯著影響,可能會在今年春節後面臨更多外匯儲備整體雙向波動的狀態,改變外儲持續單向增長的趨勢,因人民幣波動幅度的擴大,金融機制更為市場化。
--東莞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 陳龍:
M2增速的進一步放緩,一方面是有去年基數較高的原因,另一方面則進一步反映了當前宏觀經濟下行、金融活動特別是商業銀行金融收縮的現實;新增貸款基本符合我們的預期(7,000億左右),較往年12月份的數據(不足5,000億)有大幅度的增長,最主要是央行前期的窗口指導有揮了效果,但與市場預期8,500-9,000億的規模仍有一定的差距,說明商業銀行在宏觀經濟下行背景下,風險偏好下降,即使在窗口指導壓力下,仍有一定的保守,這直接的結果就是新增貸款的增速低於市場預期。
外匯儲備的下降基本上是我們預期之中,但是較前季度下降500億美元的規模仍使我們意外,四季接近1,500億美元的外匯順差,與一個季度下降500億美元的外儲,說明了這個季度的資金外流接近2,000億美元,可見在美元收縮、資金回流美國的大背景下,整體資金外流的趨勢在加強,未來的外生流動性衝擊不容樂觀。整體來看,12月份的金融數據,既反映了積極一面,貨幣政策支持宏觀經濟穩增長的力度在加強,但外部風險上升可能影響穩增長的效果,因此,預計四季的刺激政策效果的顯現可能要往後推遲,預計在2015年年中才會充分體現。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金融分析師 徐博:
實際數據包括貸款和M2還是比較符合經濟運行趨勢的,但低於市場的預期。2014年整體社融同比增速較2013年放緩,主要的一個原因是產業結構調整,工業、製造業和房地產這種大規模資金需求部門的擴張是放緩的。
從社融結構來說,銀行表內融資占比上升還是比較明顯的,大約在60%,較前兩年有所逆轉,因為2014年直接融資比重是逐漸上升的,這裡面既有傳統表外融資主體融資需求疲弱的因素,也有資金供給端風險偏好下降的因素,再有就是同業監管增強,對直融資金來源和投放形成了一個比較明顯的約束。
從2014年,特別是年末的貨幣政策方向來說,央行對穩健貨幣政策基調的堅持還是比較堅決的。央行對整體貨幣投放成本的擔憂還是比較強烈,也不希望全面貨幣寬鬆信號過於明顯而對市場形成干擾。2015年整體穩健的貨幣政策也不會改變,央行近期的會議精神還是認為目前的問題不是存量問題而是結構問題。
--上海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 胡月曉:
M2增速與預期差不多,新增信貸偏弱,顯示目前貨幣不松的總基調基本沒有變化,目前實體經濟領域的流動性還是較為充裕的。
目前來看,貨幣政策的趨勢還是很明顯的,"緊數量、低利率",這個利率並非指存貸款基準利率,而是政策性指導利率,例如央行公開市場操作中的利率水平。"緊數量、低利率"這種趨勢未來兩三個月內不會變化。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 王軍:
從12月的金融數據看,無論是M2還是新增人民幣貸款,都低於預期,顯示貨幣政策並沒有鬆動的跡象,但從目前實體經濟情況看,此前公布的物價數據,尤其是PPI連續下跌且跌幅在擴大,均顯示2015年中國應把反通縮放在首位,都需要貨幣政策支持,全面降準和降息正當其時。貨幣政策已經到了鬆緊適度上該鬆動的時候了。
--中信建投證券宏觀分析師 王洋:
M2比年初設定目標低了不少,12月信貸也沒有想象中的多。這說明信貸的實質需求,以及銀行的惜貸情緒並沒有特別好的改善。同期社融情況不錯,但還要再看看細項。
貨幣政策方面,自從去年11月降息後,就進入了停滯期。但目前經濟形勢比較差,前期發改委審批的投資也需要資金配套。而且通脹比較低,這時出台包括降準、降息在內的全面放鬆仍然十分有必要。
當然央行或政府可能還要再看看房地產等市場的恢復情況,或者說經濟增長還沒有觸及底線,這些只能等待。就市場自身判斷,我們認為春節前是一個比較合適的降準時點。
**相關背景**
--中國人民銀行上周五表示,2015年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注重鬆緊適度,適時適度預調微調;繼續實施定向調控,靈活運用各種工具組合,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 urn:newsml:reuters.com:*:nL3T0UO3KI
--中國證券報周一援引中國國家信息中心宏觀政策動向課題組發布的報告稱,2015年宏觀調控政策總思路將延續定向調控,同時長短結合,在加快改革的前提下保持貨幣政策鬆緊適度。報告並顯示,新常態下經濟增長要保持在合理區間,需穩投資、擴消費、促外貿,多管齊下拓展有效需求。 urn:newsml:reuters.com:*:nL3T0UR079
--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15年經濟工作的五大任務,其中努力保持經濟穩定增長首當其沖。會議重申要繼續實施積極財政和穩健貨幣政策,並稱積極財政政策要有力度,貨幣政策要更加注重鬆緊適度。 urn:newsml:reuters.com:*:nL3T0TV2T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