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北京3月31日 -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周四發布2015年中國國際收支報告,以專欄形式指出,從長期看中國國際收支結構的變遷,2014年以來尤其是2014年下半年以來,中國經常賬戶順差、資本和金融賬戶逆差的國際收支格局基本形成。
報告指出,對外債務去槓桿化已開啟並持續了一段時間,逐步釋放了前期積累的短期資本流入風險。中國對外總資產繼續增加,官方儲備資產和市場主體對外資產"一降一升"。以前在人民幣升值預期下,市場主體不願意持有對外資產,但在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環境下,增加對外資產的積極性大幅提升,成為儲備資產下降的主要原因,這也是"藏匯于民"的必然過程。
以下為該篇專欄的全文(圖表省略):
2003年以來,國際經濟金融環境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即2003-2007年的全球經濟繁榮時期、2008-2013年的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和應對時期、2014年以來的全球經濟緩慢復甦和分化時期,對我國國際收支造成了較大影響,基本形成了兩大周期:一是2003-2013年的經常賬戶、資本和金融賬戶"雙順差",外匯儲備較快增長;二是2014年(尤其是下半年)以來的經常賬戶、資本和金融賬戶"一順一逆",外匯儲備下降。
一、2003-2013年主要特徵
國際收支持續"雙順差"(除2012年外),2009年後資本項下順差占比總體上升。2003-2013年,經常賬戶順差累計2.23萬億美元,資本和金融賬戶(不含儲備資產,下同)順差累計1.51萬億美元,凈誤差與遺漏累計為-0.18萬億美元,儲備資產(不含匯率、價格等非交易因素影響)增加3.56萬億美元。其中,2003-2008年,經常賬戶順差、資本和金融賬戶順差占國際收支總順差的74%和26%,2009-2013年上述占比分別為48%和52%。這一方面是因為2009年以來我國經常賬戶平衡狀況改善,另一方面是由於主要發達經濟體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增加了全球流動性,我國資本項下資金流入明顯增多。
我國積累的對外資產大部分體現為官方儲備,2009年後市場主體的對外資產占比上升。2003-2013年,我國對外資產累計增加5.09萬億美元,其中,儲備資產增幅占比達70%,我國市場主體對外其他投資資產(對外貸款、境外存款、出口應收款等)增幅占比為20%,直接投資和證券投資資產增幅占比分別為8%和2%。其中,2003-2008年,我國對外資產增加額的儲備資產占比為76%。2009-2013年,儲備資產增幅占比降至65%;市場主體的其他投資和直接投資資產增幅占比分別為24%和10%,較2003-2008年占比提升9個和6個百分點。
對外資產的資金來源主要是穩定性較高的經常賬戶順差和直接投資項下境外資本流入,2009年後非直接投資渠道資本流入有所增多。2003-2013年,我國經常賬戶順差累計2.23萬億美元,直接投資項下境外資本凈流入累計1.85萬億美元,相當於同期對外資產形成額的44%和36%。此外,波動性較大的外國來華非直接投資(證券投資、境外借款等其他投資)合計貢獻了23%。其中,2003-2008年,我國經常賬戶順差相當於對外資產形成額的53%;直接投資項下境外資本凈流入和非直接投資凈流入的貢獻分別為28%和14%。2009-2013年,經常賬戶年均順差較2003-2008年下降6%,在對外資產形成中的貢獻率下降至36%;直接投資項下境外資本凈流入年均規模增長1.1倍,貢獻率上升至43%;外國來華非直接投資凈流入年均規模大幅提升1.9倍,貢獻率升至30%。
二、2014-2015年主要特徵
2014年以來尤其是2014年下半年以來,我國經常賬戶順差、資本和金融賬戶逆差的國際收支格局基本形成。2014年下半年至2015年,我國經常賬戶順差5045億美元,資本和金融賬戶逆差5835億美元,凈誤差與遺漏為-2940億美元,儲備資產累計下降3731億美元。
對外債務去槓桿化已開啟並持續了一段時間,逐步釋放了前期積累的短期資本流入風險。2014年下半年至2015年末,外國來華非直接投資累計凈流出3468億美元,相當於2003-2013年持續凈流入規模的30%,相當於在2009-2013年主要發達經濟體QE期間凈流入規模的43%。也就是說,過去十年左右的非直接投資凈流入中已有三四成流出了我國。但在我國企業對外貿易總體提升、投融資渠道不斷拓寬的情況下,此類境外融資縮減後預計仍將保留一個合理正常的規模。
我國對外總資產繼續增加,官方儲備資產和市場主體對外資產"一降一升"。2014年下半年至2015年,我國對外資產總體增加了2672億美元。其中,企業等市場主體的直接投資資產增加2633億美元,相當於2003-2013年11年增加額的66%;證券投資資產增加865億美元,相當於過去11年間增加額的70%;貸款等其他投資資產增加2870億美元,也達到了過去11年間增加額的28%。以前在人民幣升值預期下,我國市場主體不願意持有對外資產,但在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環境下,增加對外資產的積極性大幅提升,成為儲備資產下降的主要原因,這也是"藏匯于民"的必然過程。(完)
(發稿 宿泱韞; 審校 張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