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紐約聯儲銀行、花旗銀行、匯豐銀行和紐約梅隆銀行等大型金融機構,共同宣佈一項爲期數月的實驗結果,該實驗使用概念驗證(PoC)和受監管責任網路(RLN),讓代幣化美元進行更快、更可靠的支付,實現每週7天、每天24小時進行實時結算。
紐約聯儲旗下的紐約創新中心(NYIC)與美國銀行業和支付界成員與合作,在2022年11月啓動一個基於概念驗證的專案,該計劃着重在受監管責任網路的可互操作數字貨幣平臺的可行性,並使用分佈式帳本技術,以改善財務結算方式,降低支付成本並提高效率。
RLN全稱爲Regulated Liability Networks是金融市場基礎設施(FMI)的概念,該基礎設施促進數字資產交易,這些交易使用分佈式帳本技術連接受監管金融機構持有的存款,並透過代幣化將所有交易都集合在同一個帳本上,然後透過共享帳本,讓這些可編程的代幣在不同的受監管發行人之間相互操作。
這個計劃目前僅測試以美元運行的RLN設計版本,除NYIC之外,參與者還包括:紐約梅隆銀行、花旗銀行、匯豐銀行、萬事達卡、PNC銀行、道明銀行、Truist、美國銀行和富國銀行;技術方面由SETL與Digital Asset一起提供,並由亞馬遜網路服務提供支持。另外,負責全球跨境支付傳遞系統的SWIFT結算系統也參與了計劃。
該實驗成功模擬了美國國內銀行間支付和美元跨境支付的場景,確定共享帳本技術是支持支付創新的潛在解決方案。
紐約聯儲董事Per von Zelowitz表示:「從中央銀行的角度來看,概念驗證有利於探索代幣化監管存款,並瞭解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數字貨幣在共享帳本上共同營運的潛在功能優勢。」
此實驗除了在技術上確立了可行性,在未來商業運行上也確認此技術可以每週7天、每天24小時近乎實時的結算。此外,該實驗也考慮在PoC中設定某些相關法規在RLN系統中的應用。
研究發現,使用包括代幣在內的共享帳本技術來記錄和更新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存款的所有權不應改變此類存款的法律待遇。而此實驗流程中並未發現在美國現有法律框架下,存在着任何無法克服的障礙。
這項研究有助於形成關於新技術在受監管的金融體系中的應用。但報告中也表明,紐約聯儲無意推進任何具體的政策成果,也不表示將就發行央行數字貨幣(CBDC)或其他產品做出決定。
儘管如此,美聯儲在7月早些時候的聲明透露,已批准57家金融機構使用FedNow即時支付服務系統,由41家參與發送、接收和支持結算的金融機構,以及15家支付服務提供商組成。這項計劃將在7月底啓動,被視爲「數字美元」的替代品。但美媒警告稱,若計劃確實發生,這將引發新一輪銀行業危機。
摩根大通、富國銀行和紐約梅隆銀行等美國主要銀行,將做好與FedNow系統合作的準備。這些服務提供商包括ACI Worldwide、Finastra、Finzly、Temenos和Open Payment Network。美聯儲表示,目標是讓10000家金融機構能夠利用FedNow系統。
但Cota Capital合夥人凱文·雅克(Kevin Jacques)提到:「在硅谷銀行(SVB),賬戶持有人試圖在一天內向其他機構電匯420億美元。今天的電匯處理是隔夜進行的,因此監管機構至少有機會了解在營業結束時離開銀行的大量資金。在銀行徹底崩潰之前,他們有機會在一夜之間進行干預。如果我們改用一個交易立即發生的系統,監管機構將有更少的時間來了解正在發生的事情並採取行動和干預。未來有時監管機構需要進行干預,因此我們的論點是速度控制,應該對交易規模限制進行很多思考。」
「如果某家銀行的資產和存款的10%在一天之內被提取,就會給該銀行帶來一場全面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