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鷹派立場日趨明朗,而歐元區和日本等經濟體尚難以實現利率正常化。隨着美元流動性收緊,2022年歐元、日元和瑞郎等低風險貨幣相對美元有望進一步貶值。美元升值對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復蘇產生的負面影響則值得警惕。
大宗商品方面,全球能源轉型將繼續拉動電動汽車和新能源行業對銅、鎳等金屬的需求。儘管面臨脫碳壓力,但清潔能源供給不足,全球電煤需求仍有望創出歷史新高。疫情相關限制措施令東南亞種植園勞動力短缺,馬來西亞棕櫚油價格預計將保持高位。
美元兌其他主要貨幣仍有上漲空間
富國銀行證券公司發佈報告說,鑒於美國收緊貨幣政策的步伐比多數其他發達經濟體更快,該機構已上調2022年和2023年美元升值預期。
美國銀行全球研究部預計,美國基準利率到2024年年初將達2.5%,而歐元、日元等低風險貨幣主權經濟體尚難以實現利率正常化,這將支持美元走強。
① 美元兌日元或升至120
日元是2021年最疲軟的G10貨幣。由於日本經濟復蘇節奏溫和,通脹也不是很高,日本央行維持寬鬆政策,已經明顯落後于其他主要央行逐步退出刺激措施的步伐,日元2022年只有在偶爾的避險情緒刺激下才會迎來買盤。
星展銀行經濟學家報告預測稱,除非全球經濟遭受能夠讓日元煥發避險魅力的重大衝擊,2022年日元兌美元有望貶值至120。該機構還表示,與西方國家高於趨勢的通脹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日本距離實現2%的通脹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日本央行將花更多時間討論而不是逐步取消其現行的刺激措施。我們的經濟學家預測,2022年和2023年日本CPI通脹率將低於0.5%。
瑞穗銀行首席市場經濟學家Daisuke Karakama指出,美國和日本之間的經濟增長差距不斷擴大,部分原因是日本為控制疫情傳播而採取了更為嚴格的限制措施,這將繼續給日元帶來壓力。「日本經濟活躍程度可能持續受限,日本不可能在2022年填補與美國的差距,這些預期削弱了日本資產的吸引力,使得日元在主要貨幣中表現比較疲軟。該分析師預計日本在眾多發達經濟體中或長期處於落後位置。
法國東方匯理銀行高級外匯策略師David Forrester表示,「2022年全球經濟開始轉向常態化,將導致包括美聯儲在內的幾家央行的貨幣政策正常化,給日元帶來壓力。」
周線上看,美元兌日元處於自102.56開啟的上行III浪,逼近138.2%目標位117.12,後市料進一步升向161.8%目標位119.61和176.4%目標位121.15。
② 歐元兌美元或跌至1.10
歐元集團上月稱,歐元區各成員國與各行業復蘇不均衡,整體復蘇前景面臨高度不確定性。鑒於當前面臨的經濟下行風險,2022年歐元區繼續保持適度財政支持十分重要。加上歐洲央行實現貨幣政策正常化的步伐會可能會大大慢於美聯儲,多數機構投資者認為,2022年歐元兌美元匯率將繼續回落。
(歐盟未來幾年公共債務預計將保持在GDP佔比90%以上)
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的經濟學家預計,在2022年的前幾個月,美元還將繼續上行。因此,他們將6個月歐元兌美元的預期從1.12下調至1.10。
荷蘭合作銀行稱:「我們預計,隨着美聯儲逐步結束其債券購買計劃,並接近新一輪加息周期的起點,美元在2022年前幾個月還會進一步走高……未來幾個月,歐元兌美元有可能跌至1.10 水平。」
丹斯克銀行研報則稱,未來一年歐元兌美元高於1.20的可能主要來自於全球通脹壓力消退。然而,「暫時性的」通脹已經大大失去了可信度。隨着製造業增長放緩,可能會看到進一步打壓歐元的負面環境。
但鑒於相關消息已經廣為市場預期,該機構擔心,支撐美元漲勢背後的動能可能會在下半年喪失,「我們也認為到明年年底,匯價有可能回升到1.12附近。」
③ 美元兌瑞郎或升破0.95
星展銀行的經濟學家預計,由於美聯儲加息以及瑞士央行持續鴿派,「除非出現任何不可預測的衝擊,否則美元兌瑞郎將會升至0.95上方。」
星展銀行指出:「瑞士央行並不急於加入貨幣政策正常化陣營中。瑞士央行的通脹預測(2021年為0.5%,2022年為0.7%,2023年為0.6%)表明,物價穩定,沒有迫在眉睫的威脅。 瑞士央行將維持其擴張性貨幣政策,並隨時準備在必要時干預匯率市場,以支持新冠肺炎疫情中剛剛開始的經濟復蘇。 」
月線上看,美元兌瑞郎處於自0.8752開啟的楔形收斂打底形態,即便可能跌破楔形下沿,預計也將在0.90附近尋獲支撐,進而開啟強有力的反彈。
④ 美元升值的負面影響
近期,土耳其里拉對美元匯率出現「過山車」行情。分析人士認為,這與土耳其經濟形勢和政策固然有很大關係,但以美聯儲為首的主要經濟體央行貨幣政策轉向也起到推波助瀾作用,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轉向的外溢風險由此應引起高度警惕。
富國銀行證券公司分析師認為,美元對大部分國家貨幣走強的趨勢將持續到2023年年初,新興市場貨幣很可能在2022年面臨貶值風險。
能源轉型支撐銅需求
2021年5月,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基準期銅合約達到創紀錄高位10747.50美元,主要因為全球庫存偏低。2022年供應預期增加,這可能導致銅價回落。不過考慮到銅在能源轉型中扮演核心作用,這有助於提供支持。
國際銅研究組織(ICSG)的數據顯示,2022年礦銅供應量將達到近2200萬噸,同比增長3.9%,精鍊銅供應將過剩328000噸。除了礦銅之外,廢銅也有助於補充供應。廢銅通常佔到全球精鍊銅供應的三分之一左右。這將使得銅價承壓下行。
從海外冶鍊產能方面來看,2022年有明顯增產計劃的包括贊比亞的Mufulira、剛果金民主共和國的Dikuluwe-Mashamba和Lualaba、俄羅斯的Norilsk和巴西的Dias d'Avila項目,這幾個項目將帶來26.6萬噸的增產,總體估計海外主要冶鍊產量將增加39.2萬噸。
(2022年,全球銅供需缺口料明顯縮小)
但因疫情反覆以及供應鏈危機在全球範圍內的持續,2021/22新增項目進度不及預期,實際投產釋放可能集中在下半年以後。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引發全球關注的新型變種病毒奧密克戎開始迅速蔓延,多個地區再度啟動了邊境封鎖與社會隔離,為2022年銅礦供應埋下不確定性。
電網投資將繼續帶來銅需求增長,並且全球脫碳努力也有助於提振銅需求。銅是實現綠色革命的關鍵材料,其中包括電動汽車、充電站以及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來源。預計2022新能源產業鏈用銅量將進一步增加,並將在更遠的未來形成難以彌補的缺口。
中國是最大的精鍊銅消費國,中國精鍊銅消費主要集中在電力、房地產、家電、汽車等行業。2021年中國銅消費得益於疫情緩解,經濟復蘇較快領先海外,但是受制於海運和廢銅替代等因素,中國精銅消費量增速回落。預計明年全球銅消費持續向好,增速約為2.4%。
電源投資在電力投資中佔比逐漸擴大,尤其在風電和光伏板塊。預計「十四五」期間,中國風電年均裝機量5000萬千瓦時,帶動銅年均消耗30萬噸,全球累計風電裝機541Gwh;光伏年均裝機量7000萬千瓦時,帶動銅年均消耗22.4萬噸,全球累計光伏新增容量1097Gwh。電源投資增速優於電網投資,但是電網投資耗銅較大對電力板塊耗銅有所拖累。
摩根大通預計,2022年與脫碳相關的銅需求將佔到總需求增幅的40%以上。全球銅市場的需求規模在2500萬噸。到2025年時,能源轉型帶來的需求將達到300萬噸,高於2021年的180萬噸。
美國銀行(BofA)則預計,2022年銅需求將會保持堅挺,2023年才會出現供應過剩。該投行預計2022年銅均價為每噸9813美元,2023年為每噸8375美元。
月線上看,倫敦銅處於自10747.50美元開啟的楔形整理模式。若價格失守整理區間下限,後市可能下探9000美元附近支撐,跌破后或加劇跌勢。
高品位鎳仍稀缺
大宗商品研究機構——全球鈀基金(Global Palladium Fund)發佈預測稱,2022年全球鎳供應料過剩59000噸,但過剩將集中在低品位鎳生鐵(NPI)上。
不鏽鋼製造商和電動汽車電池製造商需要更高級別的鎳,目前供應前景不太確定。在該機構專家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印度尼西亞是否能提高產能,以滿足新年可能持續的強勁鎳需求。
(2021年主要產鎳國產量變化,排名首位的巴西增長近25%,緊隨其後的印尼增幅超15%)
新能源汽車業發展高效,行業景氣度高。各國新能源車支持政策持續發力,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政策目標,並搶佔新能源發展先機。2021年,由於疫情、極端天氣等原因導致全球汽車芯片供應出現短缺導致的終端減產使行業進入需求大於供給的錯配狀態,但供應鏈終究還是在逐步恢復。
中國利好汽車行業的政策則持續加碼,預計2022年汽車總銷量有望達到2650萬輛附近。新能源車滲透率提升,銷量有望達到600萬輛附近。按照這樣的態勢發展,我國有望提前實現2025年新能源汽車20%市場份額的中長期規劃目標。
全球鈀基金的報告稱:「受新冠疫情影響,印度尼西亞2021年暫停了大幅擴大鎳生鐵產能,導致2021年鎳市場缺口可能在150000噸左右。如果來年增加的產能能夠投入使用,這將意味着供應同比增長20%。」
全球鈀基金業務發展主管蒂莫西·哈維在報告中表示:「至於高品位鎳,形勢看起來似乎是更加微妙的供需平衡,近期增加供應的可能性較小;隨着電動汽車對電池需求的增加,供應不足愈發嚴重的可能性極高。」
月線上看,倫敦鎳處於自10865美元開啟的上行III浪,2022年有望上破100%目標位22165美元,並上摸138.2%目標位26481美元。III浪是自7550美元開啟的大(I)浪的子浪。
電煤需求或創歷史新高
回顧2021年煤市,業內分析人士表示,受疫情、極端天氣、能源綠色轉型等因素影響,煤供應增量有限且高熱值煤源緊缺,水電發電量不理想,全球經濟復蘇以及國內需求好於預期,來自供需兩方面的綜合因素,最終導致煤價飆漲。
近日,國際能源署(IEA)在發佈的《2021年煤炭報告》中預測稱,2022年在中國、印度和東南亞等國煤炭消費推動下,全球煤炭需求預計將創出歷史新高80.25億噸。
IEA表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全球經濟放緩,燃煤發電在2020年出現了下降趨勢,但2021年電力需求增長則超過了低碳能源供給能力,導致許多富裕國家更加依賴化石燃料發電,燃煤發電廠的發電量今年就猛增了9%。
2021年最後一天,全球最大的煤炭出口國——印度尼西亞突然宣布,將於2022年1月1日-1月31日停止煤炭出口。並勒令全國所有港口把煤炭儲存起來,供本國發電廠和獨立發電商使用。印尼暫停煤炭出口,會使得全球本就緊張的煤炭供應關係更加嚴重,推高國際煤炭市場價格,帶動大宗商品價格上揚,進一步傳導至工業環節,最終影響到消費端。
(未來幾年,全球煤炭產量仍將小幅走高)
受影響的國家中,第一個公開發出抗議的是日本。日本每月從印尼進口約200萬噸煤炭,占日本動力煤的13%。在冬季電力需求高漲的情況下,日本駐雅加達大使館5日敦促印尼能源部取消對動力煤的出口禁令。
日本大使館在一封信中說:「突然的出口禁令對日本的經濟活動以及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了嚴重影響。」並補充說至少有5艘已經裝船的船隻應立即獲得離境許可。信中還說,日本可以利用的替代來源很少,並敦促迅速結束禁令。
但進入2022年,中國電煤供需錯配的情況有望改善。目前,中國國煤炭先進產能仍在持續釋放。山西省能源局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28日,山西已完成49座煤礦產能核增,凈增能力5680萬噸/年。晉能控股集團等煤炭企業界人士判斷,隨着國家有關部門加大產能核增,統籌協調部分煤礦完善手續,新增產能逐步釋放,國內煤炭供應能力將明顯增強。
作為市場的「穩定器」「壓艙石」,2022年煤炭中長期合同制度進一步完善。在不久前舉辦的2022年度全國煤炭交易會上,來自山西、陝西、內蒙古等地的煤炭生產企業和部分國內大型發電、鋼鐵、供熱企業簽訂了中長期合同,首批簽約量超過2.6億噸,將進一步穩定價格預期,推動市場有序回歸,保障煤炭安全穩定供應。
大商所動力煤價格已從10月份創下的紀錄高位1388元降至700元附近,但仍處於歷史相對偏高位置。主力5月合約近一個多月來呈現箱體震蕩反覆打底格局,料在2022年醞釀新的升勢。但在雙碳大背景下,中國傳統能源消費佔比正在逐漸降低,「煤超瘋」行情很難重現。
棕櫚油將保持高位
過去一年裡,全球食用油價格大幅飆升,其中棕櫚油價格大漲30.7%。進入2022年之後,馬來西亞棕櫚油期貨持續上漲,接近去年創下的歷史最高紀錄5220林吉特/噸。截至1月5日,今年棕櫚油期貨比2021年年底上漲了7%個百分點以上。
由於全球植物油供應受限,而需求緊張,特別是美國等國推動生物燃料項目,導致可再生燃料行業和食品行業競爭豆油,加劇了食用油供應緊張,這也是推動全球食品通脹的主要動力。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報告顯示,全球食品價格指數創下10年新高。
全球頭號油棕種植國印度尼西亞發現自己也不能倖免于食用油價格飛漲的影響。印尼經濟事務協調部長艾蘭加·哈爾塔托1月5日表示,政府將把從棕櫚油出口費中籌集的3.6萬億印尼盾(2.5億美元)用於調控調食用油價格,補貼價差,並取消12億升食用油的稅收。
(印尼佔據全球棕櫚油供應半壁江山)
棕櫚油已經連續第三年實現上漲,因為供應鏈受到惡劣天氣影響,疫情相關限制措施令種植園勞動力短缺,這也加劇了全球食品通脹擔憂。第一季度的棕櫚油價格預計將保持高位。
月線上看,馬來西亞棕櫚油期貨處於自3251林吉特開啟的上行III浪中,料升破歷史高位5220林吉特,並上摸III浪85.4%目標位5459林吉特和100%目標位5837林吉特。
綜上所述,美聯儲加速收緊貨幣政策預期將繼續利好美元,主要非美貨幣2022年看跌;但鑒於通脹上行壓力將會持續,美元升值對大宗商品的利空效應有限,全球將繼續經歷能源轉型帶來的陣痛,大宗商品價格仍看漲。
【原創聲明】本文由 及一期貨米末原創整編,由 及一期貨和尚校對,作為 2021年終專題的一篇文章,希望為投資者的2022年交易提供參考,轉載請標明來源,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