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esting.com - 印度經濟的快速增長,加上中國最近的經濟挑戰,引發了關於印度是否能像中國過去幾十年那樣,成為下一個全球經濟強國的討論。
中國和印度這兩個亞洲最大的經濟體在近年來走上了不同的經濟道路。瑞銀全球研究部門的分析師指出:「中國在疫情後的經濟復蘇疲軟,而印度則表現強勁。」分析師還表示:「中國面臨著許多結構性挑戰,包括快速老齡化的人口,而印度則擁有相對年輕和不斷增長的勞動力,以及更加友好的外部環境。」
這種差異引發了關於印度能否像中國一樣成為全球製造業中心和消費市場,以及能否在全球商品和能源市場上施加類似影響的疑問。
現金流之王股票有哪些?解鎖現金流之王股票,低風險,賺錢能力勁爆。
中國經濟崛起的核心之一在於其成為製造業強國。到2023年,中國占全球製造業增加值的近30%,而印度僅占3%。儘管印度擁有年輕且不斷增長的勞動力,但在短期內挑戰中國製造業主導地位的可能性較低。
瑞銀補充說,印度的製造業目前僅占其GDP的約13%,而2000年中國的這一比例為32%。這表明,儘管印度可能會增加其製造業產出,但短期內尚無法取代中國成為全球工廠。
然而,印度確實具備快速製造業增長的潛力,這得益于豐富的廉價勞動力、改善的基礎設施以及對外國投資的優惠政策。
印度的國內市場相當於2006-2007年的中國,呈現出巨大的增長機會。過去十年,印度的家庭消費翻了一倍,瑞銀預計印度將在2026年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三大消費市場。如果保持目前的經濟增長速度,印度的國內市場規模有望在GDP達到中國目前水準之前,先行達到中國的市場規模。
創造高品質的就業機會對於印度持續的消費增長至關重要。隨著國家的發展,對現代耐用消費品和汽車的需求預計將上升,從而推動進一步的經濟擴展。
中國的經濟增長對全球能源和商品市場產生了深遠影響,這得益於其以工業為主、資本密集型的增長模式。相比之下,印度並不那麼注重工業增長,預計其對全球資源的需求無法複製中國的規模。雖然印度是石油和煤炭的大進口國,但其能源需求增長預計並不像中國那樣密集。
印度獨特的資源可用性和城市化模式表明,其對鐵礦石等基礎金屬的需求可能與中國不同。儘管印度預計將實現快速增長,但其對全球商品市場的影響可能不如中國那麼顯著。
***
查看巴菲特、Bill Ackman第二季度等大佬持倉,就用InvestingPro觀點工具
網址:https://hk.investing.com/pro/ideas
編譯:劉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