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星期五特價!巨購買InvestingPro獲取高達 60% 折扣

智能建造賦能之下,碧桂園(02007)“機器人蓋房”走進現實

發布 2021-3-10 下午05:59
智能建造賦能之下,碧桂園(02007)“機器人蓋房”走進現實

今年兩會,全國政協委員、碧桂園集團創始人、董事會主席楊國強在關于智能建造的提案中又帶來了新的視角。

他表示,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智能建造與建築工業化協同發展代表了建築業高質量發展方向。因此,應大力支持建築機器人及智能施工設備研發應用,加快推進以BIM數字化技術爲基礎的産業互聯網平台建設,以及研究建立和完善智能建造標准體系及評價體系。

上述這些建議,無不透露出一個訊息——即“機器人建房子”引領的建築行業革命正在到來。

事實上,的確如此。當前傳統建築業正面臨諸多制約,在産業數字化的時代背景下,亟需進行一場深刻變革,無論是考慮效率、質量、安全性還是成本,以機器人爲重點的“智能建造”都是不二選擇。

而在這一條智能建造之路探索的碧桂園(02007),隨着博智林在機器人業務的不斷推進,其似乎離“機器人建房”的夢想越來越近了。

從“制造”到“智造”,碧桂園走了多少路

說起碧桂園,大家的印象是否仍然停留在“一家房地産公司”上?

實際上,並非如此。

自2019年初提出“高科技綜合性企業”新定位後,碧桂園就開始駛入多元布局、協同發展的新航道。直至目前該公司已發展成爲以地産、機器人、現代農業叁大核心業務爲引領的高科技綜合性企業。

在這其中,在機器人業態上的布局恐怕是碧桂園科技感最爲突出的一個標志了。

2018年7月,碧桂園開啓了它的機器人建房之路——成立博智林機器人公司;12月,博智林與清華大學共同建立機器人聯合研究院。

(博智林科創大廈)

從初建博智林,到與清華合作成立機器人聯合研究院,兩年多的時間內,博智林的一群博士們帶領着一支4000多人的研發團隊,在建築機器人方面實現了從0到1的跨越。

截至2021年2月底,博智林在研建築機器人及智能産品近50款,在已遞交的3042項有效專利申請中,發明專利達2161項,並在關鍵領域擁有一批自主核心技術。目前已經形成了混凝土施工、混凝土修整、砌磚抹灰、內牆裝飾等12個建築機器人産品線,成爲全球領先的建築機器人解決方案提供商。

當然,對應到實際成果上,不難發現,碧桂園的“機器人建房”之夢似乎已經逐步成爲現實。

今年2月初,廣東順德碧桂園鳳桐花園項目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列爲智能建造試點之一。 這是博智林首個建築機器人商業應用項目,也是目前國內唯一引入建築機器人並批量應用于工程建造過程的試點項目。

截至2021年2月已有18款機器人在佛山順德機器人谷首開區和鳳桐花園等超過15個項目中開展試點應用,累計應用施工面積達80萬平米。

目前,在廣東順德碧桂園鳳桐花園項目工地上,一大批建築機器人,包括結構類機器人、裝修類機器人、輔助類機器人及智能設備等,也正在建築工地上大展身手。

(外牆噴塗機器人作業中)

(地坪研磨機器人作業中)

此外,從更深的角度來看,博智林要做的似乎不僅僅只是建築機器人。目前該公司正在結合新型裝配式建築以及基于BIM(建築信息模型)的數字化技術打造全周期的智能建造體系,成爲集軟硬件研發、生産、應用于一體的智能建造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真正推動傳統建築行業轉型升級。

科技賦能,抓住“智能建造”大風口

事實上,結合行業需求和政策導向來看,傳統建築業向高質量的智能建造轉型是一個必然的選擇。

一是行業需求方面,傳統建築業的智能化水平相對較低及適齡勞動人口減少等問題的日漸積累,導致該行業正在遭遇“用工難”的問題。

具體而言,相比于其他行業,建築行業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相對較低,逐漸成爲阻礙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障礙。而且隨着人口老齡化加劇,中老年勞動力逐年增加,適齡勞動人口減少,“用工難”的問題也日益嚴重。

而與用工需求不匹配的則是國內龐大的建築市場。公開數據顯示,中國是建築大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建築市場,2020年建築行業約占我國GDP份額的26%左右。同時,國內建築業簽訂合同額也保持增長勢頭,同期中國建築業簽訂合同額達595577億元,同比增長9.3%。

這個背景下,傳統建築業亟需找到新的突破口,提高人效、降低成本,實現行業可持續發展。

二是政策導向方面,近年來,隨着信息化及工業化不斷融合,國家及相關部委先後頒發多個指導性文件,加速建築業改革發展和轉型升級。

比如,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持續推動制造業升級和新興産業發展,發展工業互聯網,推進智能制造;同年7月,住建部等13部委聯合印發《關于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築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要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設各環節應用,形成全産業鏈融合一體的智能建造産業體系;同年8月,住建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意見,提出要加快新型建築工業化發展,帶動建築業全面轉型升級,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建築品牌。

顯而易見,在行業需求和政策紅利的雙重助力下,智能建造這一行業也迎來了發展的風口。

市場研究機構Tractica的一份報告指出,越來越多的建築公司計劃將建築機器人大規模投入使用,預計截至2025年將有超出7000台建築機器人被應用到建造和破拆領域,市場規模達到2.26億美元。

在這個背景下,通過高科技賦能建築機器人的碧桂園,可謂走在“智能建造時代”的前面,牢牢占據了先行者的優勢。

目前,博智林已實現了建築機器人從自主研發、小批量生産到工程測試、工程服務及批量化商用,並進行了全面的端到端規劃及實踐,構建了完整的全周期閉環。博智林也是全球首家嘗試用機器人大規模、系統性地完成建築施工工序的企業,擁有全球領先的智能建造與建築工業化整體解決方案。

(一批地面抹平機器人即將下線)

(特種機器人柔性裝配線區)

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張钹教授表示:“短短近叁年時間裏,針對BIM、裝配式建築和建築機器人領域投入了大量的研發資源和人才,開展全面的研發,目前已經交付了大批量的機器人,碧桂園已走在了全國乃至世界智慧建造和建築機器人領域的前列。”

現如今,在高科技版圖的坐鎮下,碧桂園的未來已經不止于地産這一個概念了,而這一布局也正在爲碧桂園打造一條“真正的護城河”——科技感越來越強的多元化戰略,將爲其未來的業績增長提供源源不斷的增長動能。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