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周四(11月14日),銅價顯著下滑,主要受美元走強影響。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三個月期銅價格一度跌破9000美元,創下9月以來的新低,收報8904.5美元/噸,下跌1.58%。滬銅主力12月合約同樣出現下跌,收盤報73170元/噸,下跌2%,創下兩個月低點。
此輪銅價下挫與美元指數的強勢密切相關。美元升值使得以美元計價的金屬成本增加,對非美元國家的需求形成壓制。在全球需求放緩的大背景下,短期銅價或難以突破當前低位,市場繼續承壓。
基本面:需求進入淡季,庫存高位運行
近期的市場走向顯示,需求端正在步入傳統淡季。國內廢銅價格指數下跌至68800元/噸,較前一日減少900元,精廢價差也有所收窄,這一數據表明市場需求疲軟且供需結構偏弱。國信期貨分析認為,隨着需求逐步減弱,去庫存的速度或有所放緩,對銅價構成壓力。
與此同時,國內電解銅庫存持續去化,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1月14日,全國電解銅現貨庫存降至16.36萬噸,較上周四減少2.82萬噸,呈現四周連續去庫的態勢。儘管庫存仍高於去年同期,但由於銅價持續下跌,部分下游廠商有逢低補貨的傾向,市場需求有所支撐。然而,從整體來看,目前高庫存水平依然是銅價反彈的重要阻力,供需雙弱格局顯著。
技術面:低位震蕩,支撐區域仍需關注
從技術面看,銅價近期的下行趨勢較為明顯。分析師指出,在美元強勢背景下,短期內滬銅或將在73000元/噸的低位附近震蕩。若銅價繼續下探,下方71500-72000元區間將成為短期支撐。
在中長期方面,由於銅精礦供應持續緊張以及綠色銅需求逐步上升,市場對未來銅價保持一定樂觀預期,但當前美元強勢帶來的壓力尚未消除。因此,雖然銅價長期看漲的邏輯依然存在,但投資者需等待更為明確的轉折信號。
宏觀因素:美元走強對銅價形成持續壓制
宏觀層面,美元的強勁走勢是銅價下跌的主要推手。得益於美國經濟數據優於預期,美元指數進一步走高,令大宗商品承壓。知名機構分析師Kyle Rodda表示,美元走強的背景下,銅等金屬的成本上升,這將直接影響全球市場對銅的需求。未來可能還需繼續關注美元走勢對銅價的影響。
此外,花旗銀行分析師預計,銅價在年內可能維持在8500-9000美元區間波動,短期內不會有大幅反彈跡象。在美元強勢的大背景下,未來銅價上行壓力依然較大。
結論:關注宏觀情緒和庫存變化
綜合來看,當前銅價主要受美元走強和需求端疲軟的壓制,短期內銅價或將繼續維持低位震蕩。投資者可密切關注美元走勢和國內庫存去化速度。未來幾周,銅價可能繼續處於弱勢區間震蕩,建議投資者保持謹慎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