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8領先一步,提前解鎖六月AI精選股!年中特惠

歷史上的今天:英國央行拋售一半儲備25年後,黃金在全球範圍內復甦

發布 2024-5-10 上午04:43
歷史上的今天:英國央行拋售一半儲備25年後,黃金在全球範圍內復甦
EUR/USD
-
GBP/USD
-
US5YT=X
-
US10YT=X
-
US30YT=X
-

24K99訊 黃金市場剛剛慶祝了一個重要的週年紀念日,儘管現在它見證了全球需求範式轉變的開始。1999年5月7日,英國央行宣佈出售大約一半儲備的黃金儲備,創造了歷史。#黃金技術分析#

在歐盟成立僅幾個月後,英國央行在兩個月內拍賣了395噸黃金,並籌集了35億美元,隨後將這筆資金投入包括歐洲債券在內的債券市場。

英國央行目前持有310.3噸黃金,約佔其外匯儲備總額的12%。

該公告和隨後的拍賣將當時的金價推至每盎司252.80美元的歷史低點。7月低點通常被稱爲「布朗底部」,指的是宣佈黃金銷售的財政大臣戈登·布朗(Gordon Brown)。

儘管英國央行的黃金出售當時引起爭議,但一些分析師指出,這一決定背後有其邏輯。

Incrementum AG執行合夥人兼基金經理Ronald-Peter Stöferle在接受Kitco News採訪時表示,截至1999年5月,黃金市場已經有20年基本沒有任何動靜,這種貴金屬被許多人視爲過時的遺物。

Stöferle將20世紀90年代中期和2000年代初描述爲「大緩和」時期,通貨膨脹得到控制,全球經濟正在擴張。

Stöferle表示,儘管英國央行的黃金銷售在25年後仍然受到廣泛關注,但其他央行也在拋售黃金儲備。加拿大央行於2000年代初開始出售黃金,並於2016年清算了最後一批黃金。阿根廷、荷蘭、奧地利和法國於2000年代初出售了黃金。

據世界黃金協會稱,當時人們越來越擔心央行不協調的黃金銷售正在破壞市場穩定,導致金價大幅下跌。

在英國央行宣佈這一消息和金價迅速暴跌後,各國央行同意限制黃金銷售。第一個中央銀行黃金協議,也稱爲華盛頓黃金協議,於1999年9月26日宣佈。協議每五年更新一次,分別於2004年、2009年和2014年更新,最終協議於2019年9月到期。

Crescat Capital合夥人兼宏觀策略師Tavi Costa表示,英國央行的決定在當時是有道理的,因爲「債券非常便宜」。當布朗宣佈這一消息時,10年期美國債券的收益率超過5%。

Costa指出,當前實物主導地位的趨勢可以追溯到這些黃金銷售,因爲各國央行出售黃金來購買彼此的債務。他表示:「央行積累國債是政府能夠長期實行負預算的原因。」

Costa補充說,事後看來,直到現在,英國央行的黃金銷售纔看起來像是一個錯誤。他指出,在2000年的大部分時間裏,其債券購買都是有利可圖的。

Costa指出,金融危機之後,債券與黃金的交易變得中立,直到疫情開始,交易纔開始青睞黃金。

「這是一個殺手級的想法,」他說。「我們從2000年代初一直到2011年。這基本上使黃金與美國國債回報率的比率回到了他們出售的水平,所以他們仍然沒有損失任何錢。他們甚至錯過了黃金熊市,這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就在最近,當我們突破黃金價格的歷史紀錄時,回報率爲正。」

Stöferle也不認爲英國央行的出售是一個重大錯誤。他指出,雖然今天購買這麼多黃金需要花費數百億美元,但與各國政府涌入市場以支持被疫情摧毀的全球經濟的流動性相比,這仍然算不了什麼。

具體來說,英國央行的資產負債表接近1萬億英鎊,仍低於兩年前的高點。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目前爲7.36萬億美元。「他們的黃金持有量與我們今天看到的融資相比只是九牛一毛,」他說。

25年後……快進到今天,全球財政狀況完全顛倒了。過去12年來,各國央行一直在穩步積累黃金。事實上,各國央行在過去十年中購買的黃金數量比黃金協議生效時出售的數量還要多。

世界黃金協會指出,各國央行一直在以創紀錄的速度增加黃金儲備,過去兩年購買了超過2000噸。

最近,世界黃金協會指出,2024年第一季度各國央行購買了290噸黃金,這是有記錄以來最強勁的一年開局。

Costa表示,隨着政府的財政主導地位已經走到盡頭,各國央行重新轉向黃金並不奇怪。

「遊戲現在已經結束了,因爲我們正在創造一個去全球化的環境,」他說,「央行需要提高儲備質量,以應對自身系統中存在的失衡問題,但考慮到去全球化不斷升級,現在也有人在推動擁有中性資產。」

雖然大部分黃金需求來自新興市場央行,但Costa表示,他預計發達市場央行也將再次購買黃金。

他指出,新興市場央行更需要實現資產多元化,因爲大部分債務已經以世界上最重要的儲備貨幣美元計價。

「當發達經濟體的利率上升時,這也會立即造成外匯波動,這是我們在某種程度上看到的情況,但我認爲我們可能會看到更多。新興市場是最先真正受到影響的國家,」他表示,「購買黃金最終成爲新興市場爲提高貨幣體系可信度而採取的更爲中性的政策之一。」

Costa表示,儘管發達市場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但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的情況下,主權債務水平卻不斷上升,這意味着多元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不過,Costa表示,他預計主要央行不會宣佈黃金購買計劃。他指出,在以歷史低點拋售黃金後,如果英國央行現在宣佈購買新的黃金,且價格高於每盎司2,300美元,因此英國央行將面臨信譽風險。

Stöferle指出,雖然新興市場央行一直是官方部門黃金需求的主導者,但發達市場的央行並沒有完全忽視這一貿易。

他指出,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在過去幾個月裏一直是黃金的買家;與此同時,波蘭是2023年的重要買家,甚至捷克共和國也在穩步增加其黃金儲備。

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愛爾蘭央行也購買了一些黃金。

「對於一直在尋求貨幣市場穩定的央行來說,黃金髮揮了巨大的作用;它正在做它應該做的事情,」他說,「作爲貨幣對衝工具,以歐元計算,黃金是過去24年來迄今爲止最強勁的貨幣。」

Stöferle表示,他也預計發達市場央行開始購買黃金只是時間問題。他預計主權財富基金等其他金融機構將更多地用黃金進行對衝。

不過,他補充說,他預計這些購買不會對外公佈,而是通過不透明的場外市場進行。

「我們清楚地看到60/40投資組合的終結,」Stöferle說,「我們已經看到,你持有的債券可能會出現重大損失,至少按市值計算是這樣。將債券作爲投資組合基石的想法至少受到了質疑。」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相信發達市場將在未來25年成爲黃金買家。Adrian Day資產管理公司總裁Adrian Day表示,黃金面臨體制問題。

「大多數央行經濟學家根本不相信黃金,[他們認爲]這是一種過時的遺物,」 Day說, 「要改變這種觀點,需要進行巨大的思維轉變。」

Day預計新興市場央行的需求將保持強勁,因爲它們的避險選擇較少。他補充說,他看到有跡象表明全球債券市場剛剛開始一個可能持續30年的新的長期熊市週期。

原文鏈接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