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大豆期貨價格周五跌至四年來的最低點,並創下自8月份以來的最大單周跌幅,原因是美元走強和南美廉價大豆供應充足抑制了美國出口。
玉米和小麥期貨持平,但也接近202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交易員正在評估美國小麥帶的乾旱天氣或阿根廷玉米田的葉蟬蟲害是否會導致供應緊張。
基本面
截至北京時間08:35,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Sv1大豆主力合約下跌0.2%,至每蒲式耳11.32-1/2美元,本周下跌3.5%,接近2月份四年來的最低點11.29美元。
CBOT小麥Wv1下跌0.1%至每蒲式耳5.5250美元,本周下跌約0.5%,而玉米Cv1上漲0.1%至每蒲式耳4.2725美元,但本周下跌2%。
CBOT持倉變動情況
根據匯通財經觀察,海外交易商估算的結果顯示,本周四(4月18日),大宗商品基金增加CBOT美豆、美豆粕、美豆油、美玉米投機性凈空頭頭寸,增加美麥投機性凈多頭頭寸。最新30個交易日,大宗商品基金增加美麥投機性凈多頭頭寸,增加美豆、美豆油、美豆粕、美玉米投機性凈空頭頭寸。
在出口市場上,美國大豆被最大生產國巴西的大豆所取代,而巴西雷亞爾的暴跌引發了巴西農民的拋售熱潮。
本周美元兌一籃子主要貨幣升至去年11月以來的最高點,導致美國農產品出口競爭力下降。
截至周四收盤,全球穀物、油籽和食用油出口市場招標、採購概況
截至4月中旬,最大進口國17年來首次沒有為即將到來的銷售年度訂購美國大豆貨物。即將到來的銷售年度的整體出口銷售額也是4月中旬自2007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在供應方面,作為世界第三大大豆出口國,巴拉圭的大豆產量有望達到創紀錄的1040萬噸左右,儘管船運商擔心河流水位下降會減緩貿易。
與此同時,阿根廷政府表示,預計2023/24年度大豆產量為4970萬噸。
近幾周棕櫚油價格暴跌也對大豆造成壓力,棕櫚油再市場上是豆油的競爭對手。
在其他作物方面,國際穀物理事會(IGC)將2024/25年度全球玉米產量預期下調700萬噸至12.26億噸,小麥產量預期下調100萬噸至7.98億噸,不過這兩個預期仍比上一季有所增加。
羅薩里奧穀物交易所的一位官員表示,阿根廷發生的罕見葉蟬蟲害已導致預計2023/24年度玉米產量損失約13億美元。
乾燥天氣對美國平原部分地區的農作物造成壓力,美國農業部(USDA)報告稱,截至4月16日,美國24%的冬小麥作物位於乾旱地區。
更廣泛地說,專家周四表示,拉丁美洲國家必須高度警惕,因為厄爾尼諾現象將迅速轉變為拉尼娜現象,導致人口和農作物沒有時間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