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優質數據: 高達 50%折扣優惠 InvestingPro獲取優惠

緊握能源安全與政策的交匯點——深度解析中國的石油戰略

發布 2023-10-12 上午08:30
緊握能源安全與政策的交匯點——深度解析中國的石油戰略
USD/CAD
-
AUD/CNY
-
CNY/JPY
-
EUR/CNY
-
GBP/CNY
-
JPY/CNY
-
USD/CNY
-
USD/CNH
-
2222
-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泰晤士報》北京分社社長基思·布拉德舍 (Keith Bradsher)撰寫文章,題目爲「中國在中東的經濟利益:對石油的渴望」。

布拉德舍指出,「中國將自己定位爲中東地緣政治中立的參與者。」今年3月份,中國促成了一項幫助伊朗和沙特阿拉伯恢復關係的協議。自巴以衝突以來,中國一直試圖保持距離,政府發言人稱中國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共同朋友」。然而,布拉德舍表示,中國在中東的利害關係重大,特別是如果目前以色列和加沙的戰爭擴大到整個地區的話,其中的一大原因就是石油。

布拉德舍指出,沒有哪個國家從沙特阿拉伯購買更多的石油,沙特阿拉伯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生產國。維也納分析公司 Kpler 首席煉油和石油產品分析師安東·巴甫洛夫 (Andon Pavlov) 表示,中國進口石油的一半以及中國消耗的石油總量的三分之一多一點來自波斯灣。中國還開始從伊朗購買更多石油,據專門追蹤伊朗石油出口的Kpler稱,過去兩年中國進口伊朗石油的數量增加了兩倍多,上個月購買了伊朗石油出口量的87%。

布拉德舍表示,新加坡國立大學長期研究中國石油政策的專家菲利普·安德魯斯-斯皮德(Philip Andrews-Speed)表示,中國「極易受到中東當前不穩定局勢的影響,尤其是局勢升級」。中國作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正以驚人的速度對外國石油產生依賴。就在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還實現了石油自給自足。現在它大約72%的石油需求依賴進口。相比之下,美國對進口石油的依賴度在 2005 年左右達到了 60% 左右的峯值。

布拉德舍指出,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在其十年任期內一直將能源安全作爲國家的首要任務之一。習近平在7月表示,「能源供應和安全事關國家發展、關乎民生,是任何時候、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的國之大事。」

布拉德舍認爲,中國對電動汽車進行了大量投資。上海汽車顧問比爾·拉索 (Bill Russo) 表示,中國目前在全球電動汽車生產中佔據主導地位。截至8月底,中國銷售的汽車中有三分之一是電動汽車。但汽油消耗量一直居高不下,因爲新車銷售逐漸改變了中國道路上主要以汽油爲燃料的汽車的整體狀況。今年駕車人數也激增,包括本月爲期一週的黃金週期間。

布拉德舍認爲,中國對石油的渴求的另一個原因是:中國是石油和天然氣石化產品生產的世界領先者。中國廈門大學能源學院院長林伯強表示,中國幾乎不可能擺脫對石油進口的依賴,「展望未來,我不認爲它會大幅下降。」

布拉德舍指出,中國並未正式承認從伊朗購買任何石油,伊朗依靠油輪運輸石油,這些油輪會關閉自動定位應答器,有時會關閉自動定位應答器數週,並且通常不會再次打開它們,直到它們到達馬來西亞旁邊的馬六甲海峽等交通繁忙的水道。相反,中國的官方統計數據顯示,馬來西亞是中國最大的石油供應國之一,儘管馬來西亞老化油田的石油產量有限且正在萎縮。中國將原油加工成汽油和其他產品的煉油廠已轉向從伊朗購買更多石油,因爲伊朗石油現在比俄羅斯石油便宜。儘管受到制裁,伊朗石油的售價仍比其他國家的價格低10美元/ 桶,俄羅斯石油的售價比其他國家的價格低5 美元/桶。雖然俄羅斯與中國有着漫長的邊境,但基礎設施限制了俄羅斯向南方運送更多石油的能力。

布拉德舍表示,過去一年,俄羅斯、中國和蒙古的官員就是否修建一條名爲西伯利亞力量2號的天然氣管道進行了一系列長時間的討論,該管道將穿越蒙古的俄羅斯天然氣田與中國連接起來。修建這樣一條管道可以讓石油沿着該管道進行運輸。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他將於下週出席習近平在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高峯論壇,這再次引發了全球能源行業對是否最終可能達成管道協議的猜測。但一條管道的建設需要多年時間,且耗資數百億美元。「我對這條管道的商業邏輯非常懷疑,但能源安全和地緣政治可能最終會勝過經濟。」華盛頓研究小組大西洋理事會全球能源中心的高級研究員喬·韋伯斯特說。

布拉德舍認爲,中國購買的一些石油被存放在儲油罐中,其建設速度甚至超過了石油消費的增長速度。中國沒有公佈其儲備數據,但據信其數額相當可觀。大多數專家猜測,中國的石油儲備大約相當於90天的進口量,這長期以來一直是美國爲其戰略石油儲備設定的最低限度。華盛頓政策研究機構美國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印太項目主任邦妮·格拉澤(Bonnie Glaser)表示,能源安全並不是中國在中東問題上決策的唯一因素。

布拉德舍指出,中國一直努力與伊斯蘭世界保持友好關係。中國還試圖維持與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關係。「中國能夠實現這一目標的唯一方法就是避免深度參與。」格拉澤女士說。但中國能否與中東問題保持距離還不太清楚。「由於美國從該地區進口的石油不多,該地區的國家開始考慮在未來幾十年內如何重塑其地緣政治聯盟。」北京能源顧問杜凱文(Kevin Tu)表示。「無論中國是否願意,中國已經成爲該地區的主要利益攸關方,中國需要在未來幾年爲穩定該地區發揮作用。」

原文鏈接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