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優質數據: 高達 50%折扣優惠 InvestingPro獲取優惠

下半年首場市場「風暴」殺至:美債收益率倒掛、大宗商品暴跌

發布 2022-7-6 下午09:51
© Reuters 下半年首場市場「風暴」殺至:美債收益率倒掛、大宗商品暴跌
XAU/USD
-
US500
-
DJI
-
GC
-
HG
-
IXIC
-

美國獨立日假期后的首個交易日,美國金融市場以股債匯齊升的收盤表現,奏響了歡慶的樂章。然而,這樣一個在美國看似歲月靜好的交易日,卻成為了非美資產和大宗商品的「災難日」。隨着衰退交易全面盛行,下半年全球市場的首輪「風暴」不期而至。

對於美國股市投資者而言,他們昨天無疑是「幸運的」——美國三大股指中的兩個在市場尾盤上演反彈行情后收高,標普500指數周二在本周首個交易日上漲6.06點,至3831.39點,漲幅0.2%。科技股集中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也收復了早些時候的跌幅,收盤升至11322.24點,漲幅1.7%。僅有道瓊斯工業指數下跌129.44點,至30967.82點,收盤微跌0.4%。

但對於全球其他市場尤其是歐洲市場的投資者而言,他們眼下或許只能眼巴巴地羡慕於美股的尾盤反彈。從大宗商品,到非美貨幣,昨夜匯市和商品上演的凄慘景象,令許多市場人士深感窒息;而關鍵美債收益率曲線的再度倒掛,更是令經濟衰退的刺耳警報被徹底拉響……

在上周的前瞻中,我們就曾提醒過投資者,如果說上半年全球市場的交易主題是通脹,那麼下半年就可能將是衰退。而在衰退交易中,眼下最為醒目的變化其實集中在兩點——象徵全球市場定價之錨的美債收益率回落和以工業金屬領頭的大宗商品下跌。

而在本周二(7月5日),債市的衰退交易正變得更為清晰:不僅各期限收益率全線走低,最為可靠的衰退前瞻指標美債收益率曲線也再度呈現了倒掛姿態。

截止當天紐約時段尾盤,2年期美債收益率跌1.2個基點報2.831%,5年期美債收益率跌6個基點報2.824%,10年期美債收益率跌7.5個基點報2.812%,30年期美債收益率跌6.1個基點報3.044%。

這是2年期美債收益率自6月中旬以來首次略高於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並且自2020年3月以來首次高於5年期美債收益率。這一曲線倒掛現象表明市場認為經濟放緩最終會導致短期利率下行。在美國過去50年的每次衰退之前,所謂的收益率曲線倒掛現象都曾出現過。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相比於今年3月2/10年期美債收益率曲線最初倒掛所引發的全球轟動,當前這波新一輪倒掛可能更加具有指示意義。要知道,3月的曲線倒掛發生在整條美債收益率曲線的上升期,當時倒掛很大的原因是基於對美聯儲激進緊縮政策的擔憂,導致短債收益率的上升速度快于長債收益率……

但這次乃至6月中旬時的短暫倒掛,卻是發生在整條美債收益率曲線的回落期,美聯儲緊縮政策的影響逐漸開始退居二線,倒掛現象的發生正開始更為貼合市場對經濟基本面預測的本質。

蒙特利爾銀行(BMO)美國利率策略主管Ian Lyngen表示:「考慮到隨着10年期國債收益率低於3%,曲線再度出現反轉,投資者情緒中正在醞釀的一些東西已難以被忽視。」

事實上,眼下美國經濟前景迅速惡化的跡象,已開始促使債券交易員相信美聯儲將在明年全面扭轉政策立場,甚至有可能在2023年上半年就實施降息——目前市場預計利率會在2023年第一季度於3.3%左右見頂,這預示美聯儲最多只會再進行175個基點的加息。

同時,明年一季度降息的概率已達到了約50%,市場定價顯示美聯儲明年可能進行4次25個基點的降息。

鑒於5月份經通脹調整的消費者支出以及6月美國製造業活動指數等一系列數據都表現不佳,包括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在內的銀行經濟學家紛紛下調了美國經濟增長預期。

大宗商品暴跌

對於債券投資者而言,在評估美債收益率走向時,經常會關注一個商品市場領域的前瞻性指標——銅金比。

銅/金比能指引美債收益率的邏輯非常簡單:/比是將銅的價格除以黃金的價格所得到的商,即黃金去除工業屬性,得到純金融屬性。當市場景氣復蘇或熱絡時,銅因反映需求增加,價格表現將超越黃金。而若經濟不景氣乃至面臨衰退威脅時,銅的表現往往比黃金更為低迷。

而眼下,大宗商品市場發生的一切,也同樣印證着當前衰退交易的狂熱,並不局限於債市:與美債收益率下跌和曲線倒掛相呼應的是,銅金比也正大幅回落。

隨着全球經濟衰退憂慮繼續抑制大宗商品需求前景,銅價周二跌至了17個月低點。被普遍視為經濟晴雨表的「銅博士」目前在每噸8000美元下方交投,上季度更是剛剛錄得了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糟糕的季度表現。

中信期貨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對美國可能陷入衰退的擔憂正在主導銅交易。報告預計,銅價可能會在中長期內繼續下跌,儘管短期內可能出現技術性反彈。

目前,工業金屬正成為大宗商品領域的領跌者。彭博工業金屬指數已經完全回吐了年內的所有漲幅並進一步下跌,而在工業金屬的帶動下,從能源到農產品,一系列大宗商品價格也正因對經濟前景和需求的擔憂而同步回落。

在原油市場上,全球基準布倫特原油期貨周二收盤下跌9.5%,至每桶102.77美元。美國WTI原油下跌8.2%,至每桶99.50美元,為5月初以來首次收於100美元下方,也是4月25日以來的最低結算價。

就在不到一個月前,布倫特的價格還處於每桶120美元上方,當時全球供應因俄烏衝突的影響而承壓。但如今,雖然這場地緣衝突仍沒有結束的跡象,但交易員的注意力已經轉移到經濟增長下滑可能會拖累燃料需求上,從而使油價掉頭回落。

花旗集團大宗商品策略師周二表示,經濟衰退的「可能性越來越大」。在這種情況下,假設歐佩克及其盟友不干預市場,油價可能在今年年底達到每桶65美元,到2023年底達到每桶45美元。

Winshore Capital Partners LP的管理合伙人Gang Hu則指出,市場的潛台詞其實是在說——經濟衰退即將到來,通脹將放緩,大宗商品料下跌,美聯儲將在2023年降息,這個事情很難淡化,因為它是連續性的,並且可能存在一個自證預言的過程。

文章來源:財聯社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