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挖掘低估值寶藏股立即開始

世界面臨歷史性的能源價格危機!?全球頂級投行怎么看……

發布 2021-10-14 下午05:09
世界面臨歷史性的能源價格危機!?全球頂級投行怎么看……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全球化石燃料價格飆升,導致一些大宗商品專家將目前的狀況稱為“能源危機”,可能對美國消費者產生深遠影響。

在美國和世界其他國家試圖擺脫對原油及其副產品的依賴,轉而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時候,這也會對能源政策產生影響。

從天然氣期貨到原油期貨,能源資產的交易價格一直處于多年來的高點左右,其上漲速度和幅度都引人注目。

加拿大皇家銀行(RBC)大宗商品策略全球主管Helima Croft在接受MarketWatch電話采訪時表示:“幾乎所有可能出錯的事情,都確實出錯了。”“這是一個多方面的問題,”這位能源專家、前中央情報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高級經濟分析師表示。

什么是能源危機?

那么,什么是能源危機?我們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

一些人將其定義為能源資源供應的瓶頸,有可能阻礙經濟發展。高盛(Goldman Sachs)大宗商品研究主管Jeffrey Currie對MarketWatch表示,簡單地說,“能源危機”就是“能源供應不足,無法滿足需求”的現象。

20世紀70年代初,由于美國原油消費激增,依賴進口,中東主要產油國開始實行石油禁運,美國陷入了能源危機。

能源領域的所有行動都是在人們對粘性通脹日益擔憂的背景下發生的,而能源價格飆升又加劇了這種擔憂。

由于人們擔心價格壓力及其削弱全球經濟的能力,股市一直不穩定。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DJIA)、標準普爾500指數(SPX)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Nasdaq Composite index COMP)的交易一直動蕩不安,表現遜于能源資產。

我們是怎么走到這一步的?

這一次,物價上漲被歸咎于一系列事件的共同作用。其中包括在大流行后重新開放經濟體;世界最大能源產品進口國之一的中國的決定;對主要能源生產商不增加產量的擔憂;在化石燃料投資減少的同時,中國也斷斷續續地轉向可再生能源。

總部位于巴黎的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的數據顯示,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大流行可能加劇了化石燃料投資減少的趨勢,2020年全球將實施封鎖,以幫助限制這種致命病毒的傳播,這對原油生產造成了顯著打擊。

中國的角色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產品進口國。報告和數據顯示,盡管中國一直在努力遵守降低碳排放的標準,但新冠肺炎疫情后能源需求的迅速回升令中國措手不及,迫使其轉而使用煤炭。

《金融時報》指出,燃煤電廠約占中國電力的70%,但由于環境原因,中國已經關閉了燃煤電廠和煤礦,嚴重缺乏燃料。

最重要的是,由于兩國關系日益緊張,中國一年前禁止從產煤的澳大利亞進口煤炭,這現在限制了北京將煤炭外包的能力。

盡管如此,路透社上周報道稱,中國正從保稅倉庫釋放澳大利亞煤炭。一些人猜測,如果問題加劇,中國可能最終完全終止對澳大利亞的禁令。

路透社周三援引中國海關總署(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Customs)的數據報道稱,中國一直在加大煤炭進口,9月份北京購買了3288萬噸煤炭,同比增長76%。

俄羅斯的角色

作為石油和天然氣的主要生產國,俄羅斯一直被指責限制其全球出口以進一步推高價格,從而放大了能源危機。俄羅斯領導人普京周三在莫斯科的一個能源論壇上否認了這些說法,并說俄羅斯天然氣生產商Gazprom沒有減少產量,并將遵守向歐洲供應天然氣的現有合同。

歐洲天然氣價格上漲是能源短缺的結果,而不是相反,這就是為什么我們不應該推卸責任,這是我們的合作伙伴正在努力做的。——俄羅斯總統普京

普京將歐洲大陸的能源危機歸咎于歐洲領導人。他表示:“歐洲天然氣市場看起來不太平衡,也無法預測。”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周三告訴記者,俄羅斯已經盡可能多地增加了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任何進一步的增加都需要與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進行談判。

俄羅斯一直被指責利用其影響力為北溪2號(Nord Stream 2)項目贏得批準。這是一條有爭議的水下天然氣管道,從俄羅斯到德國,目的是繞過烏克蘭向歐盟輸送燃料。據路透社報道,這條管道將使俄羅斯現有的波羅的海天然氣管道出口能力翻一番,達到1100億立方米,相當于俄羅斯輸往歐洲的天然氣管道總供應量的一半以上。

加拿大皇家銀行的Croft推測,俄羅斯可能仍然沒有足夠的產能來滿足歐洲目前的需求。“即使北溪2號獲得了批準,俄羅斯也沒有激增的產能來滿足當前的需求,”這位分析師說。

連鎖反應

中國的煤炭采購導致煤炭價格飆升。據報道,周三,一份重要的煤炭期貨合約創下每噸1640元(254.44美元)的歷史新高。

煤炭價格上漲正迫使能源用戶轉向更便宜或更容易獲得的替代品,包括燃料油和天然氣。燃料油是原油的一種餾分,用于取暖油。

Croft說:“由于亞洲經歷了一個非季節性的寒冷冬季,歐洲的天然氣庫存因此減少。”

高盛的Currie表示,煤炭價格在這個新的綠色時代似乎已被一筆勾銷,如今卻在飆升。他指出,高盛(和其他一些研究公司一樣)幾年前就停止了對煤炭的報道。

他說:“我們甚至連煤炭分析師都沒有……我們在2014年就把他們都解雇了。”

歐洲的能源危機

在英國,政府正在向海上風力發電等可再生能源過渡,一個夏天沒有風來驅動渦輪機來發電,導致能源需求超過可用性。

由于勞動力短缺和其他因素,天然氣供應的運輸困難也加劇了危機。

由于這些問題,該地區天然氣期貨價格近幾個月幾乎呈拋物線式上漲。

展望

Croft說,投資者需要盡快轉變成氣象學家,因為今年冬季的嚴寒可能是決定危機走向的最大因素。寒冷的冬天可能會促使對天然氣和取暖燃料的需求增加,這將進一步刺激已經上漲的價格。

Currie將能源危機描述為“舊經濟的報復”,因為許多人一直在推動更快地轉向電動汽車和被認為更環保的能源。

Currie說:“資本已經轉向新經濟,正在扼殺(舊經濟,即化石燃料)增長供應基礎所需的資源。”

這就是為什么高盛分析師認為這場危機有可能導致“數十年的大宗商品超級周期”。這是對Currie和他的同事在1月份做出的評估的重申,當時這家投資銀行宣布價格飆升是“大宗商品長期結構性牛市的開始”。

可以肯定的是,高盛已經預料到,當前的超級周期可能會受到向可再生能源轉型的支撐,不過,大宗商品和綠色能源支持者所預測的平穩過渡是否會順利進行,目前還不清楚。

氣候危機與能源危機

國際能源署(IEA)的一份報告概述了到2050年實現凈零碳排放的計劃,但最近的發展,包括對煤炭需求的增加,以及對綠色能源作為一種基本負荷電力的可靠性的懷疑,可能對實現這些全球環境目標提出了質疑。

Croft說:“所有這一切都是在第26次締約方會議的背景下發生的。”他指的是將于10月31日舉行的2021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呼吁各國政府“緊急行動”,應對氣候危機。該組織稱,氣候危機是“人類面臨的最大健康威脅”。

批評人士認為,推動綠色發展凸顯了現有能源體系的結構性問題。

這場能源危機“給政策制定者敲響了警鐘,我們必須采取一種更加平衡的方式來實現這一轉變……如果我們不這樣做,這將是一場災難。”Price Futures Group高級市場分析師Phil Flynn告訴MarketWatch。

Flynn說:“如果政策制定者的目標是降低碳排放,他們必須找到一種可行的方法。”

美國

瑞穗證券(Mizuho Securities)能源期貨主管Robert Yawger表示,美國消費者對汽油價格的壓力可能最大,尤其是油價觸及每加侖4美元時。他說,這相當于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West Texas Intermediate)的價格,在每桶87美元左右。

Yawger還說,隨著美國進入冬季,取暖油將成為投機者下一個投資的大宗商品。

颶風艾達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強的風暴之一,導致墨西哥灣沿岸90%的能源生產停止。關停后的緩慢復蘇也加劇了全球其他地區的能源問題。

這場巨大的風暴是最近記憶中最嚴重的風暴之一,凸顯了正在發生的環境變化,包括美國西海岸的熱浪、干旱和德克薩斯州的深度冰凍,暴露了得克薩斯州能源基礎設施的問題。

能源市場不穩定的一個跡象是,盡管化石燃料的價格飆升,但除了鈾以外的可再生能源還沒有得到多少競購。SPDR Energy Select Sector Fund ETF的表現就說明了這一點,而Invesco WilderHill Clean Energy ETF則追蹤了70多家環保企業,包括特斯拉公司。

Yawger說,在他看來,清潔能源計劃是朝著正確的方向邁出的一步,但市場將在這個過程中經歷坎坷。“這是能源領域的一個大生命周期,”他說。他指的是一種大宗商品的波動如何影響整個行業。

掃碼加入“高勝率訓練營”

原文鏈接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