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esting.com - 當疫情爆發之初,全球供應鏈受到了嚴重的打擊,人們已經做好了供應鏈暫時出現危機的準備,但是現在看來,危機恐怕不是暫時的,可能會持續到明年,甚至更長的一段時間,疫情的發展仍然令人捉摸不定,病毒新變種層出不窮,其中以德爾塔為甚。
在德國工商協會調查的3000家企業中,超過一半的公司都認為供應鏈問題會持續到明年。
一時間,各類產品的零部件短缺,原材料及能源成本飆升,製造商展開了對貨運資源的爭奪戰,一些出口商甚至乾脆取消發貨或者提高價格。就連強大如豐田汽車,也在本月警告稱,由於晶片短缺在內的供應鏈問題,公司將會放緩日本各地14家工廠的生產,減產40%。
成本壓力的核心是運輸瓶頸。
德爾塔毒株以摧枯拉朽的態勢深度影響了全球大部分國家的經濟運行,尤其是掌控了全球貿易命脈的亞洲國家,根據聯合國的估計,全球約42%的出口產品都是來自亞洲。
德爾塔不僅拖累工廠的運行,也堵塞了各大港口的正常運轉。全球第七大集裝箱貨運集團、臺灣長榮海運公司的總裁謝惠全(Hsieh Huey-chuan)上周(8月20日)在一次投資者會議中表示,“港口擁堵和集裝箱運輸能力短缺,可能會持續到第四季度,甚至2022年年終。如果疫情不能得到控制,港口擁堵會成為一種新常態。”
另一方面,需要關注的是,大型的零售商通常可以跟集裝箱航運企業簽訂長期合同,但是亞洲製造業依賴的是成千上萬的中小生產商,他們只能通過物流公司和貨運代理來安排運輸。隨著船東將運力出售給出價更高的買家,運輸壓力就會隨之提高。
投資機構President Capital Management Corp.的分析師Michael Wang指出,從亞洲到美洲的航線上,約有60-70%的航運交易是通過拍賣的定價方式達成的,這可能會一直持續到2022年2月中國農曆新年以後。根據媒體的報導,一家臺灣企業負責人直言,“現在集裝箱郵輪都不願意簽訂長期協議了,大多數都是按照現貨價格成交,沒有辦法預估運輸成本和做財務計畫,因為現在沒有別的選擇了。”
根據德魯裏世界集裝箱指數(Drewry World container Index)顯示,從亞洲向歐洲運送一個集裝箱的成本比2020年5月時,高出約10倍,而從上海到洛杉磯的成本也已經飆升了6倍多。
全球供應鏈危機帶來的最直接問題就是通脹。
供應鏈危機無疑加劇了人們對於通脹的擔憂,美國的通脹恐怕不是暫時的。和去年相比,美國的個人消費指出價格指數預計三季度和四季度可能會分別提升4%和4.1%,是美聯儲長期目標2%的兩倍甚至更高。
新加坡Maybank Kim Eng Research Pte.的高級經濟學家Chua Hak Bin指出,貨運運費和半導體價格的上漲,可能會引發通脹危機。根據彭博社對經濟學家的調查,目前他們已經下調了今年美國經濟的增長預期,並將通脹持續預期延長至了2022年。
此外,數據還顯示,近期,美國的通脹正在愈演愈烈,供應鏈危機蔓延到了原材料食品供應中。不僅物價在持續攀升,民眾甚至很難在貨架上找到他們需要的食品。北美最大食品批發經銷商Sysco Corp.正在一些供不應求地區回絕客戶訂單。該公司表示,由於供應緊張,雞肉、豬肉和外賣包裝紙製品等關鍵商品的價格正在攀升,尤其是高需求、勞動密集型的培根、排骨、雞翅和嫩肉等產品,生產已經放緩。
知名金融博客零對沖對此發表觀點稱,短缺既是通脹上升的原因,也是通脹引發的結果。
【本文來自英為財情Investing.com,閱讀更多請登錄cn.Investing.com或下載英為財情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