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重創全球後,一系列應對措施紛紛出臺,而後全球大型金融機構的股價強勁反彈。
Investing.com - 今年迄今,美國銀行股的表現超越了美股基準指數標準普爾500指數。市場看好銀行股,認為最黑暗的時期已經過去,經濟重啟將推動這些股票的業績增長。
KBW銀行指數年內已上漲約40%,摩根大通(NYSE:JPM)、高盛(NYSE:GS)和美國銀行(NYSE:BAC)領漲,但標普500指數同期只上漲了10%。
大漲之後,一些投資者擔心銀行股的這趟車是否已經遠遠地開走了,再也追不上了。
個別銀行的車可能確實趕不上了,但整體宏觀形勢仍然利多大型銀行,這類銀行收入來源豐富,地位優越,無論是低利率還是利率上升都能受益。
被壓抑的貸款需求是未來幾個月有望推動銀行盈利增長的最大催化劑之一,此前疫情重創了這種需求。從個人到大公司,為了節約現金和削減成本,他們都在2020年取消或削減了支出。
如果美國社會經濟活動如期在年內完全恢復,個人和公司不太可能繼續削減支出,疊加美國政府大規模的基礎設施支出,以及美聯儲可能逐步收緊貨幣刺激措施,信貸需求有望在2021年餘下期間大幅回升。
超越預期
除信貸需求外,高度活躍的資本市場——交易量、並購交易和新股發行持續增長——也將繼續提振大型銀行的其他業務部門收入。
例如,公共衛生危機期間,摩根大通和高盛顯示出,大型銀行可以適應各種經濟和市場狀況,總有業務部門能推動整體業績超預期。去年,儘管整體經濟活動極度低迷,這些銀行把握住了金融市場波動的機遇,其投資部門利潤大增。
通脹加速上升也強化了市場對銀行股的樂觀情緒,通脹會迫使美聯儲加息,以避免價格上漲。利率上升將推升信用卡、抵押貸款等各種貸款業務的收入。
即使今年已經錄得強勁表現,但與整體市場相比,銀行股仍具吸引力。銀行板塊2022年的預期市盈率約為13倍,而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市盈率超過22倍,之間的差值高於歷史平均水準。
媒體的一篇報導援引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分析師表示,市場尚未計入2023年和2024年的經濟增長潛力,這些潛力可能會進一步提振銀行的收入,推動他們的股價在這段時間上漲25%至50%。
結語
今年的經濟環境仍有助於銀行股的盈利繼續增長,使得銀行板塊即使已經大漲一輪也仍有吸引力。
若想配置一些銀行股,投資者可以考慮摩根大通、高盛和美國銀行等可靠的銀行股。得益於其商業模式多元化,比起規模較小的地區性銀行股,更容易創造優秀的業績。
翻譯:劉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