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逼賣身,星巴克做錯了什麼?

發布 2025-1-10 上午09:03
SBUX
-

新年伊始,新式茶飲行業好不熱鬧,前有古茗獲上市備案審批,後有滬上阿姨更新IPO,連蜜雪冰城也在2025年的第一天,用一份全新的招股書,再次叩響港交所的大門。

但這份快樂獨屬中國品牌。

全球咖啡霸主星巴克公司 (NASDAQ:SBUX)雖然和新式茶飲不屬於同一賽道,但前者的興旺也側面表明瞭中國現制飲品市場的高速發展期,但後者卻一度要出售中國業務。


在最新的第四季度,星巴克凈收入下降3%,全球同店銷售額下降7%。 這已經是連續第三個季度業績下滑了。 其中,中國同店銷售額更是下降14%,平均客單價下降8%,可比交易下降6%。

在中國,星巴克的戰略擴張和增長市場面臨著本土選手和新興優質咖啡品牌的激烈競爭。 雖然在經濟下行時期,大部分的連鎖餐飲日子都不好過,但問題在於,中國的咖啡市場仍處於高速成長期,過去三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 17.14%,這種情況在未來幾年還會繼續下去。

如果需求依然存在,那為什麼星巴克的銷售額會下降?

一、不懂中國打工人

快過年了,和老同學提前小聚一下,桌上一位在韓國進修的大學同學聊起了自己的經歷。 從他口中得知,東亞三大卷王之一的韓國不僅有雙休,還沒有加班潛規則后,又一個中國打工人輕輕的碎了。 說好的一起卷,收起傘才知道原來是局部有雨,多地晴朗。

過於內卷的環境讓中國打工人沒有太多的空閒時間慢慢享受一杯咖啡,只願意支付咖啡因的合理價格。 這就導致,星巴克的第三空間的品牌溢價越滲透至大眾時,越講不下去。

根據美團發佈的《2024年咖啡趨勢報告》顯示,在外賣咖啡品類不同價格段SKU銷量佔比中,15-20元是佔比最高的價格段,低於20元的佔比超過60%。 而星巴克一杯美式最低也要27。

無論是消費降級還是行業內卷,從結果導向來看低價咖啡已經成為主流。 意識到不對勁的星巴克也變相討好消費者。 不少網友反映,自己的帳戶多出了9.9元限時折扣券,在第三方平臺,也能秒殺到9.9元星冰樂的團購券。

然而,就好比拼多多已經完成的低價教育讓消費者在想買垃圾袋的時候就不會打開京東,咖啡低價的市場教育者也不是星巴克。 論忠誠度,價格敏感用戶的忠誠度其實更高。

拉長時間來看,星巴克的競爭優勢來源其實和中國城鎮化率提升分不開。 1999年-2018年,中國城鎮化率從近35%上升至近60%,同期星巴克在中國的門店數由1家走到3500家。


城鎮化率提升帶來的高客單人群和消費升級,讓星巴克這一高端咖啡代名詞迎來一大幫簇擁者,而隨城鎮化發展起來的商業地產,更給了星巴克黃金地段的要素壟斷。

21世紀后,中國商業地產開發投資進入快車道,憑藉自身品牌和客流影響力,星巴克去哪都能拿到長期租約,超低租金,還有排他協定。 在優勢點位的壟斷下,星巴克確實過了一段好日子。

但近期虎嗅的一篇文章中顯示,在招商困難下,為保證客流量,不少大型商場都不會再給星巴克這麼優越的條件,反而更願意招商客流量更大的瑞幸和Mstand。 星巴克失去了絕對議價優勢。


大部分國人已經被瑞幸教育明白,咖啡這東西就值十幾塊,星巴克的社交、精品咖啡等屬性,是競爭差異但不是護城河。 現在價格親民、接地氣、時不時還有創新產品的咖啡店才最能迎合消費者多變的興趣。

但說真的,瑞幸那一套,星巴克還真玩不了。

二、玩不了“瑞幸”法則

瑞幸,擁有幾乎所有實體消費行業夢寐以求的核武器——規模。

其在門店實現標準化后,達到了逼近2萬家門店的規模,規模效應下帶來成本的進一步壓縮,維持低價優勢從而鎖定使用者。


來源:statista

然而,星巴克的擴張速度一直談不上快,耗費25年尚未迎來第一個萬店拐點,被扼住喉嚨的正是其堅守的直營模式。 目前在中國的7600 多家門店,大部分都是星巴克自己開設。

在擴張速度上,直營模式無論如何都趕不上加盟的速度。 儘管在2024 財年,星巴克仍在堅持開店,在全球新開了 722 家店; 其中,北美新開226 家,中國新開790 家。 但受制於直營模式無法被規模攤薄的組織管理成本,速度明星慢了下來。


且在開店的同時,全球同店銷售額仍下降2%。 也就是說,開店對銷售額所起的增長作用也在逐漸減弱。


更大的挑戰來自線上消費對線下空間的分流。

星巴克和瑞幸的使用者群重合度並不低。 坐下來休閒辦公的使用者很難搶走,但拿一杯就走的星巴克使用者並不少,他們急需的僅僅是提神的咖啡因,對空間和品牌溢價的付費意願低,這部分受瑞幸擠壓顯著。

可以觀察到,瑞幸大部分門店的位置遠遠談不上「黃金」,面積也盡可能壓縮,比如20平米的快取店,其實就是以做外賣為主。

根據 2024上半年抖音咖啡品類的銷售數據,銷售額較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 110%,且呈現出逐年遞增的趨勢。 線上消費對線下空間的分流已經是大勢所趨。


此外,在創新方面,星巴克肚子里的墨水也越來越少。

一開始的星冰樂讓我這甜度愛好者非常驚喜,甜而不膩的口感是其他品牌無法媲美的,但過了好幾年能給到同等驚豔的單品越來越少。 雖然,也推出過極具爭議的橄欖油咖啡,但它的口感就不是驚喜而是驚嚇了,在功能表上持續了不到一年,橄欖油咖啡便被官方下架了。


與此相反,國產品牌在創新方面優勢非常明顯。 瑞幸與各種遊戲、潮玩、動漫的跨界聯名就玩得非常6,時刻保持自身曝光度和用戶新鮮感。 最近推出的乳茶飲品,更是打通了咖啡和新式茶飲之間壁壘,成為現製飲品中的集大成者。

這裏體現的商業邏輯是渠道複用。

用更多的品類通過同一渠道轉化出更高的銷售額和客流量,但與此同時租金等固定成本沒有增加,不僅邊際成本得到降低,資源利用率也相對提高,坪效實現最大程度的放大。

按照第三方測算,瑞幸的單杯成本從最開始的28元,已經下降到如今的10.16元。 而門店運營、房租等固定成本佔比本就較高的星巴克,在沒有規模效應和渠道複用的邏輯下,成本不降反增。


來源:國盛證券

截至2024年財年,星巴克的門店運營費用在營收下滑的前提下仍同比提高,該成本在直營門店收入的比重也進一步抬升。


星巴克的問題不是現在才有的,早在2022年請創始人舒爾茨再次出山時,公司就已經出現危機,直到今天仍未解除。 這種持續縈繞的隱患,體現在股價上便是短期內的劇烈波動。

如今,考慮出售中國業務的星巴克,又應該如何看待其目前的估值呢?

三、如何看待股价?

美国和中国历来是星巴克的关键市场,为公司的全球增长轨迹做出了贡献。但除了中国业绩拉跨外,另一战略市场美国也面临极大压力。

截至2024年9月29日,美国同店销售额下降6%,可比交易量下降10%。


和中国一样,美国人民饱受高通胀压力,也对可选消费的价格敏感度提升。此外,在疫情居家办公教育下,美国咖啡市场的户外消费比例也在降低。根据市场数据,2023 年,只有 35% 的美国人在外饮用咖啡,83% 在家喝咖啡。

在价格劣势和线下消费疲软下,第三空间叙事即使对于不内卷的美国打工人来说,同样缺乏吸引力。

客流压力下,星巴克的利润也在倒退。今年Q4,企业综合营业利润率为 14.4%,较上年同期收缩 370 个基点。

这种由两大战略市场导致的经营危机需要担心的问题其实更多,但即便如此市场依旧给到公司快30倍PE的估值。

这是因为,市场相信Brian Niccol可以救活星巴克。这位明星CEO 在 2018 - 2022 年间,帮助 Chipotle 的利润增长了近 7 倍。在2024年8月,宣布上任星巴克CEO后,公司股价应声跳空高开。


但Niccol面临的难题远没那么简单,现在的星巴克已经伤到会员根基。

销售方面,除了非会员用户持续下降外,星巴克所有SR 活跃会员的访问频率也在下降。从总量上看,会员活跃人数虽然同比增长 4%,达到 3380 万,但环比与第三季度持平,这表明公司产品和促销活动未能带来持续的用户粘性。

显然,在与一众中国品牌的竞争中星巴克完全落入下风,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被激进投资者逼着重新审查中国业务,甚至考虑出售。

星巴克在中国市场未来的出路可以寻找合作伙伴,把直营模式转换成加盟模式,靠本地团队和加盟商一起运营,提升产品创新能力,降低成本,跟上中国市场节奏。

例如,在肯德基卖身给百胜国际后,这几年的日子明显比之前好过。今年前三季度,肯德基新开门店中,加盟店占比分别为19%、23%和38%,一路上涨。可观战绩,也让百胜中国计划到 2026 年将肯德基门店数量扩张至 2 万家。

但星巴克的问题要复杂得多。

肯德基是大众餐饮品牌,低价和加盟策略不会改变品牌调性,可星巴克一旦单价下降,品牌势能就有可能下降,之前依托品牌带来的租金优惠和忠实用户也可能会流失。如果降价带来量增不明显,那就是收入降低的同时成本增加,两头添堵。

当务之急应该稳住下降趋势,维持产品平均水准的同时,减少固定成本,甚至是开店速度都可以缓下来,专注现有门店质量和用户体验的提升,虽然整体消费降级,但是富人也不少,牢牢抓住他们,一样活得不错。

當然,也可以在品牌還能賣個好價錢的時候及時出售,最大限度地回報股東,至於賣出后的中國星巴克會怎麼發展? 那就是後話了。

不過,以目前這種要死不活,沒有明確解法的現狀對應約30倍的PE顯然是過高的。

結語

不少企業往往會因為誤解自己競爭優勢的來源,過於自滿,從而將自己置於危險境地。

咖啡店的牌照沒有金融行業那麼難拿,產品技術也沒有晶元專利壁壘高,這是一個幾乎沒有進入壁壘的市場,這裡最容易引來激烈競爭,甚至連品牌心智都可以被摧毀。

星巴克因為沒有真正瞭解自己的競爭優勢來源,導致很多戰術的針對性都脫離了問題的關鍵。 例如,在平民化潛力最大的中國咖啡市場堅持精品,在加盟成為推動規模擴張最有力的手段時堅持直營。

不過這也不能全怪星巴克,畢竟在中國市場誰能卷過中國打工人呢?

新年省錢好禮省時省力迎戰2025美股投資,按此解鎖高級股票研究工具InvestingPro,5折特惠


最新評論

下篇文章載入中...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5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