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的難點之一就在於何時買入何時賣出,尤其是大跌後,結果撈底仍然撈在半山腰,或者追漲追在最高峰。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從經濟學的基礎之一——價值規律上尋找解決之道,換言之就是估值,尤其是公允價值。
公允價值不是隨隨便便喊出的價格,而經過一系列公認方法計算出來的價值,比如根據過往盈利水準計算出來的估值,根據營收表現計算出來的估值等等。
這種依託於基本面的估值,更能夠真實反映基於公司業績的價值,提供了一種基準,可幫助投資者判斷股價是否脫離了基本面。
以下是一些簡單判斷股價是否高估或低估的思路:
- 股價>公允價值→警惕是否估值過高或者存在泡沫→下跌風險高
- 股價
- 股價≈公允價值→上升空間可能不大→可能到了止盈的時候,或者風險回報比低
此外,我們還可以從何時買入和何時賣出的角度來思考:
- 何時買入:股價
- 何時賣出:股價>≈公允價值
所以,對於撈底抄在半山腰,或者追漲追在最高峰,我們也可以用公允價值來規避。如果股價>≈公允價值,說明調整可能沒有到位,不值得開倉,或者在這個點位繼續追,會面臨更高的下跌風險。
那麼有哪些計算公允價值的思路?
以下是兩個常用公允價值計算主要思路:
相對估值法
相對估值法是通過比較類似企業或同行業其他企業的股票價格與某些財務指標(如市盈率、市淨率、企業價值與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之比等)來計算股票的公允價值。
投資者可以選擇與目標公司同行業、同規模、同業務模式的企業作為可比公司,通過比較市盈率、市淨率等指標,來估算目標公司股票的公允價值。
收益法
收益法是將股票未來可預期的收益(如股息、資本利得等)折現到當前時點,以此來計算股票的公允價值。這種方法基於對未來現金流量的預測和合理的折現率設定。
對於具有穩定現金流和可預測收益的股票,投資者可以使用股利折現模型(DDM)或自由現金流折現模型(DCF)來計算其公允價值。這些模型需要投資者對股票未來的收益和增長率進行合理預測,並設定適當的折現率。
快速查看估值
上面只是概述了估值計算思路,實際上的估值計算更加複雜,而且還需要統計大量數據,對於普通投資者難度相當大。
但是,InvestingPro已將多種公認的估值方式匯總為公允價值工具,投資者只需點擊滑鼠,即可查看股票估值。
以蘋果公司為例,InvestingPro統計了14種估值模型,並計算了這十四種模型的均值,方便投資者得到一個盡可能全面的估值,來判斷蘋果股價是否高估或者低估。
使用InvestingPro公允價值工具,投資者可一眼看到平均估值,14種估值模型給出的估值區間,估值均價相比現價的看跌或看漲空間。
此外,公允價值工具提供了分析師目標價數據,投資者可看到分析師數量,目標價範圍以及平均目標價。
在InvestingPro模型頁面,使用者還可以查看這些估值模型的分類,比如是屬於現金流量折現法、公司比較法、資本成本、盈利能力價值中的那一類。
每種估值方法還提供了詳細的計算數據,只需點擊InvestingPro模型頁面——範本的變數——查看。
結語
當然,模型不是萬能的,比如港股由於資金、地緣局勢,在考慮估值時,需要對模型得出的公允價值進一步折價。對於美國頂尖科技巨頭,由於其在世界的領先地位,其股價相比公允價值長期存在適當溢價也是合理的。
不過,無論如何,公允價值給我們提供一個準繩或者指南針,心里有底,萬事不愁。無論股價如何波動,無論市場情緒如何瘋狂或黯淡,無論專家如何吹噓或者貶低,公允價值能讓我們盡可能保持清醒,接近真實。
此外,除了公允價值,InvestingPro還有以下功能:
- 六大AI選股絕招,輕輕鬆松跑贏大市:ProPicks,揀股王!
- 看財務數字眼花?太燒腦?ProTips,一句拎清,好壞一睇即明!
- 避開泡沫股,趁低撈底潛力股:公允價值+穩健度評分,識揀識賺!
- 精選靚股,海量財務、估值、評級指標一手掌握,若干結果Save得,Excel導得出:先進選股器,揀股高手!
- 深入研究公司財政,專業基本功分析:歷史財務資料,洞悉先機!
- 快速Check巴菲特、Dalio、索羅斯(Soros)嘅Portfolio,跟大師做功課:大佬持倉速查,學以致用!
欲進一步瞭解InvestingPro,請訪問下方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