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優質數據: 高達 50%折扣優惠 InvestingPro獲取優惠

聯想“說到做到”的下一步:正式開啟AI終端範式革命

發布 2024-5-27 上午08:48
0992
-

10年回報率超1500%,點擊瞭解「科技巨擘」策略,每天最低約2港幣,領取專屬優惠

AI PC行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繁榮。

5月21日,微軟在備受矚目的新品發佈會上,不僅推出了全新的Copilot+PC,而且還將其AI助手Copilot全面整合進了Windows系統,並且內置了OpenAI的GPT-4o模型。同日,聯想集團 (HK:0992)推出首款搭載高通驍龍X Elite的Copilot+ PC——聯想Yoga Slim 7x和聯想ThinkPad T14s Gen 6。以上種種,預示著AI個人計算的新時代已經正式啟航。

事實上,微軟、英特爾、高通、AMD、聯想等行業領導者共同構建了強大的Copilot+PC生態系統。隨著消息的公佈,Copilot+PC生態夥伴備受矚目,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特別是聯想,作為Copilot+PC生態的核心成員,股價在消息公佈後大幅上漲。隨著公司隨後發佈的2023財年第四季度業績超出市場預期,聯想集團的股價再次上揚,更是一度創下了歷史新高。

Q4全面回暖,超出市場預期

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在內部信中稱:“繼第三財季恢復營業額年比年增長之後,我們在第四財季進一步加速了這個勢頭。我們不僅說到做到,而且做得比預期更好。”

從收入的角度來看,聯想集團第四財季實現營業收入994億人民幣,同比增長近10%,超出市場預期,主營業務全面恢復增長。從盈利的角度來看,其表現更是不俗。聯想集團第四財季實現淨利潤17.8億人民幣,環比連續三個季度實現盈利能力的提升。而從同比角度來看,淨利潤同比增長了118%,這一增速在歷史上所有第四季度的同比增速中位元列前三,顯示了其強勁的盈利增長勢頭。

取得良好的業績有兩個關鍵點:一、PC以外的業務繼續保持穩健較快成長;二、IDG業務已正式開啟復蘇。

在最新公佈的財報中,聯想PC以外業務對集團收入的貢獻占比高達近45%,這一數字創下了歷史新高。具體來看,第四財季ISG(基礎設施方案業務集團)和SSG(方案服務業務集團)均實現了雙位數增長,體現了業務結構的均衡性。ISG營收同比增長達15.1%,創下了歷史新高,其中存儲、軟體和服務業務總營收同比增長超過50%,高性能計算業務也取得了新的記錄。SSG則繼續保持加速增長的勢頭,第四財季實現營收131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0.3%,運營利潤率高達21.4%。其中,運維服務和專案及解決方案服務在SSG整體營收中的占比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5個百分點,達到55%。

IDG(智慧設備業務集團)業務方面更是釋放出強烈的反彈信號。第四財季,IDG的收入增長7%,經營溢利率也同比增長64個基點至7.4%,達到了歷史區間的上限。在收入規模與盈利能力“按兩下”之下,經營溢利增長高達17%。

根據知名IT行業分析機構Canalys的資料,2023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全球PC出貨量同比持續下滑。然而,這一趨勢在第四季度得到了扭轉。2023年第四季度,全球PC出貨量同比增長3%,達到6530萬台,結束了長達七個季度的連續同比下滑。

庫存週期已經觸底,新的增長週期正式開啟。

進入2024年,預計PC出貨量將實現進一步回暖,Canalys預測2024年全球PC出貨量有望同比增長8%,達到2.67億台。這一增長主要得益於AI PC的上市,它將推動新一輪的PC換機週期的到來。

AI行情轉至AI PC

AI行情正從底層大模型轉至AI PC。

自5月下旬微軟的發佈會以來,AI PC的關注度持續攀升。隨著6月聯想Yoga Slim 7x等AI PC機型的即將上市,預計這一趨勢將引發新的熱潮。

中金公司指出,AI部署在逐漸從雲端走向移動端,背後是基於雙重考量:降低成本與提升安全性。

雲端雖強大,但移動端同樣必不可少。中金公司認為,一方面,端側AI部署有助於顯著降低算力成本與功耗,跑通AI變現的商業模式;另一方面,端側AI部署通過將使用者敏感資訊留在本地,將有效減少隱私洩露、資料安全、時延等問題。

而在端側部署中,與AI Phone的概念相比,AI PC無疑是更佳的形態。手機在尺寸上已經接近上限,而CPU、GPU等晶片的制程已到達物理極限,這些限制使得手機難以支撐算力的大幅增加。而PC作為生產力設備,其設計和功能更符合AI技術的應用需求。AI技術的引入不僅僅是對PC的一次傳統升級,而是一次範式革命。這種革命可以類比於從功能手機到智慧手機的轉變,代表了一次重大的技術跨越。

Canalys預計,2024年全球AIPC出貨量將達到4800萬台,2025年將超過1億台、2028年達2.05億台,這意味著平均每年以44%的增速在增長。IDC也預測,AIPC有望在2027年滲透率達到85%,也就是在接下來的三年內,AI PC將完成對傳統PC的取代。摩根士丹利則預測,筆記型電腦平均銷售價格提升幅度為7.5%,從而將使供應鏈受益。從機會的角度看,這場變革同樣類似智慧手機取代功能手機,帶來“量”與“價”的雙重提升。

聯想作為PC市場的領軍企業,自然成為了這場變革的焦點。其長期佔據全球市場份額首位,並不斷擴大在PC市場的份額。第四財季,聯想集團在全球PC市場的份額高達22.9%,增速高於市場近6個百分點,並在全球五大區域市場中的四個位居第一。

在AI PC領域,聯想有望繼續領跑。楊元慶表示,聯想早已在AI PC市場進行佈局。在前期佈局的基礎上,2024年公司密集發佈了一系列具有創新性和領先技術的AI PC產品,如在中國市場發售的AI PC元啟系列新品,以及在海外市場發佈的兩款搭載迄今為止最快AI NPU(處理速度高達每秒45萬億次TOPS)的AI PC產品。

當前市場上,許多PC產品通過加入神經網路處理器(NPU)來標榜自己為AI PC。然而,真正的AI PC並不是硬體的堆砌。PC若要實現從傳統計算到智慧計算的跨越,則需要在硬體、軟體、演算法和應用生態等多個方面進行深入的整合、優化與創新。

楊元慶指出,AI PC的核心在於其能夠駕馭異構計算技術,即能夠高效地管理和協調不同類型的處理器(如CPU、GPU、NPU等)來共同完成任務;還需要能夠運行本地的大型AI模型。

根據聯想集團的財報,公司正從硬體擴展至零部件及軟體,包括聯想的AI Core晶片、Yoga Creator Zone、ThinkShield安全解決方案及AI Now個人助理,以構建差異化競爭優勢,推動AI PC市場的持續創新與發展。

麥格理在最新報告中預測2024年聯想AI PC的滲透率將從19%增長至2025年的36%,預示著聯想AI PC的銷量將實現同比翻倍增長。多個大行對聯想在AI PC領域的機遇持樂觀態度。

混合式人工智慧生態構築未來

聯想集團不僅在AI PC領域取得了突破,還推出了全面的混合式AI解決方案。

在楊元慶的設想中,未來的AI將不再局限於雲端或特定的資料中心,而是會滲透到每一個角落,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混合式AI將是人工智慧的未來範式——個人大模型和企業大模型的協同運作,它們將與公共大模型共存互補,共同構建一個全面、多元的AI生態系統。

個人智慧體將通過大模型壓縮技術,在個人智慧終端機或邊緣設備上運行,以自然交互的方式接收指令;企業智慧體則承擔著重要的工作和作用。它與個人大模型、公共大模型共存互補,共同構建一個全面、多元的AI生態系統。

ISG和SSG業務承載著聯想企業智慧體的願景。

在ISG業務領域,聯想集團憑藉其在基礎設施解決方案領域的領先地位,不斷加強包括“端-邊-雲-網-智”在內的混合式智慧基礎設施佈局。在SSG業務領域,聯想集團通過實施“一擎三箭”戰略,對面向AI時代的服務體系進行了重構和升級。其中,“一擎”是指基於端邊雲網智新IT架構的擎天3.0升級,為企業智慧化轉型提供了強大的支持。而“三箭”則分別針對政企、SMB和消費三大客群,通過定制化的行業智慧體解決方案、最懂中小企業的聯想百應智慧體以及在小天智慧體中內嵌的主動式智慧服務,滿足了不同客戶群體的需求。

麥格理的最新報告指出,聯想集團自去年的12月起向微軟交付L40S人工智慧伺服器,並已獲得來自多家雲服務提供者(CSP)和國際企業客戶的20億美元訂單,計畫於9月開始發貨。中信里昂也持有相似觀點,預計聯想將從第二季度開始增加人工智慧伺服器的出貨量,他們還注意到中國客戶對H20/L20 AI伺服器表現出濃厚興趣。麥格理進一步給出預測,人工智慧伺服器業務將在聯想2025財年的基礎設施解決方案集團(ISG)收入中佔據25%的份額,並有望實現盈虧平衡。

“進入新財年,我們的決心非常堅定,就是要充分利用混合式人工智慧所帶來的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驅動3S業務加速增長。”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表示,“對於創新的持續投資,全棧產品組合,韌性運營,以及強大的生態系統合作夥伴關係,都將助力聯想實現營收和盈利能力的可持續增長。”

查看已連續上升六個月的股票點擊這裏,每天最低約2港幣,領取專屬優惠

最新評論

下篇文章載入中...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