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8領先一步,提前解鎖六月AI精選股!年中特惠

小米集團Q1營收大爆發,為何股價不漲反跌?

發布 2024-5-24 下午04:49
1810
-
XIACY
-

Investing.com - 周四(23日),小米集團(OTC:XIACY)(HK:1810)交出了一份靚麗的成績單,不僅有關於汽車業務的最新動態,更重要的是小米集團基本盤強勁增長。然而,有意思的是,財報發佈後的首個交易日,小米集團股價不漲反跌,這又是為什麼?強勁的汽車業務又有什麼憂患?

小米集團股價走勢圖,來源:InvestingPro

查看已連續上升六個月的股票點擊這裏,每天最低約2港幣,領取專屬優惠

小米財報好在哪裏?不是汽車業務

其實,因為小米汽車是在3月底發佈,汽車業務還沒有對第一季度業績產生實質影響,因此我們應該回到小米傳統業務本身來看待這份財報。

根據財報,小米集團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27.0%至755.068億元人民幣,比分析師預期高出19.34億元人民幣,而大幅增長的主要動力來自小米的基本盤手機業務,這可能才是小米第一季度財報最大的亮點

下圖是小米集團過去幾個季度營收盈利與分析師預期對比:

圖表來自InvestingPro每天最低約2港幣,領取專屬優惠,享受機構級數據服務InvestingPro

具體來看,小米第一季度智能手機業務同比增加32.9%至465億元人民幣,貢獻了總收入的61.6%。這背後是小米集團智能手機出貨量跑贏了整體手機市場表現,尤其是在華為解決了晶片問題重返市場的壓力下,顯得極為可貴。

根據Canalys數據,小米集團智能手機出貨量由2023年第一季度的3040萬部增加33.7%至2024年第一季度的4060萬部,大大超過了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9.8%的同比增幅。

除了數量,價也在上升。小米在財報中表示,智能手機的ASP於中國大陸及境外市場同比分別上升。尤其是中國大陸,這證明小米高端化策略取得了一定成效,有助於公司提高利潤表現。

其中,小米表示智能手機分部毛利率由2023年第一季度的11.2%增加至2024年第一季度的14.8%。

然而,在利潤和營收皆表現強勁的情況下,為什麼小米集團今日的股價還是跌了?

財報亮眼,股價為何不升反跌?

回答這個問題,一方面要回顧過去,另一方面要思考未來。

回顧過去,此前的大漲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消化了財報利好的預期。小米集團股價自今年2月2日的年內低位11.84港元,到上周5月16日的高位20.35港元,反彈了71.88%。

尤其是3月底發佈小米汽車SU7以來,市場熱度持續不減,引發分析師紛紛唱多,公司股價加速上行。

圖片来自一站式財務數據研究工具InvestingPro,每天最低不到2港幣,領取專屬優惠

從年初至今的表現来看,小米集團漲幅也在恒生科技指數中排名靠前,領先阿里巴巴、百度等傳統中國互聯網股。

恒生科技指數成分股表現,來源:Investing.com

另一方面,小米集團基本盤手機業務向好的勢頭從去年開始就有跡可循。去年第三季度,小米集團營收結束六個月季度同比下跌的疲態,恢復增長。而且,在當時全球智能手機仍然同比下跌1.1%的情況下(根據Canalys數據),小米集團當季出貨量仍然增長4.0%。

所以,小米集團今年第一季度的增長在一定程度上不屬於意料之外,只是延續過去勢頭,雖然這次仍有驚喜,但也在情理之中

加上SU7上市後小米集團股價的持續上漲,本次財報更像是一個靴子落地,鎖定利潤的機會

畢竟,展望未來,汽車業務從財務上講並非沒有負面影響的可能

汽車業務能帶動多少營收?

毫無疑問的是,汽車是一個比手機更大的市場,而開啟這個新賽道,也很可能就像是拼多多的Temu一樣,給小米的未來增長故事帶來無盡遐想

那麼,不說長遠,中短期來看汽車業務能給小米帶來多少收入的提振?

根據小米提供的數據,截至2024年5月15日,小米SU7系列累計交付新車已達到10000輛。我們僅粗略估算不考慮其他因素,按照21.59-29.99萬元人民幣的中位數25.79萬元人民幣,那麼僅截至5月15日,可以給小米第二季度帶來原本業務以外的約26億元人民幣收入,相當於Q1總收入的約3.4%。

全年來看,按照小米12萬輛的交付目標及上述中位數,能帶來300億元人民幣的收入,佔去年總收入2709.7億元的11%。

雖然這些數據不夠全面准確,但通過上面數據可以看到,汽車業務大概能給收入帶來的提振作用在第二季度可能不高,不過全年來看有望超過兩位百分比數的提振作用

汽車業務會否拖累利潤?

同時,還需要註意的是,小米的汽車業務是否會給利潤造成壓力。在小米汽車發佈之際,創始人雷軍就表示,24.59萬元人民幣(中配)的價格是虧錢的,21.59萬元人民幣(低配)的價格也是虧錢的。

對於29.99萬元人民幣的高配版,雖然雷軍沒有表示是虧錢的,但他表示原本的定價是35萬元人民幣左右。

此前,花旗在4月中旬發佈報告預計,小米2024年每賣一部SU7平均虧損6800元,整個造車業務合共虧損41億元。不過,當時花旗確實低估了SU7的火爆程度,該行預計4月交付量達5000台-6000台,全年交付量約5.5萬台-7萬台。

現在小米交付水平顯著超過花旗預估,應該能夠進一步平攤成本,降低虧損幅度甚至盈利。

為什麼要關注汽車業務對利潤的影響?小米成立之初,就是以低價打響的名頭,不以高利潤見長。從財務上也可以看到,小米的經營利潤率一隻偏低,多数在5%下方。

數據來自InvestingPro,每天最低約2港幣,領取專屬優惠,享受機構級數據服務InvestingPro

這次公佈的財報,小米的每股收益就沒有讓市場滿意,僅0.16元人民幣,而分析師預期是0.19元人民幣。至於今年餘下三個季度,分析師預計分別為0.15、0.15和0.13元人民幣,呈下滑態勢。

對於股東的回報,無論是股息還是回購,都是需要利潤作為基礎,尤其是在資金收緊、低利率時代一去不復返、經濟增長放緩的情況下,盈利顯得更為重要。

結語

小米這次財報確實在收入,尤其是基本盤手機業務上,交出了漂亮的成績,汽車業務也表現出強勁勢頭。然而,一方面此前的股價大漲已經消耗了部分動能,另一方面盈利能力仍是小米的短板,尤其是汽車業務存在潛在虧損,可能進一步拖累利潤表現的情況下。不過,從第二季度開始,小米將報告汽車業務表現,讓我們能得到更清晰的圖景。

同時,根據InvestingPro,分析師和估值模型一致認為小米仍有上升空間。13種估值模型平均值認為,小米股價有25%的上升空間。而分析師認為,小米股價可從現在18.30港元進一步升至21.12港元。

更多股票估值測算和分析師目標價,就在InvestingPro。

分析股票好壞,值得買入,還是要趕緊賣出,InvestingPro股票分析工具助你一臂之力。豐富功能點擊瞭解

  • ProPicksAI選股策略,遠遠跑贏大市。
  • ProTips一句話解讀過往財務數據,好壞一眼便知。
  • 公允價值穩健度評分:輕鬆避開估值過高股票,撈底股價遭低估的股票
  • 先進的選股器數百種財務指標,精細篩選股票,結果可保存、可導出為表格。
  • 海量股票的歷史財務資料深入瞭解和研究公司財務細節,進行專業的基本面分析。
  • 大佬持倉速查:快速查詢巴菲特、達裡奧、索羅斯持倉,輕鬆抄作業。
  • 更多功能:我們已有計劃在InvestingPro加入更多功能。

欲進一步瞭解InvestingPro,請訪問下方鏈接:

https://hk.investing.com/pro/pricing?couponCode=HKNEWS1

每天不到3港元,用優惠碼HKNEWS,價格再減10%。

Investing.com中文網:YouTube頻道@investingcomhk ; X賬號@HkInvesting



最新評論

下篇文章載入中...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