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7日),北交所繼續狂舞,北證50漲超11.4%,成交額來到303億,在前兩日172億天量成交額的情況下,再創新高。5個交易日,北證50的成交額翻了3倍。
而A股的歡喜並不相通,主機板的上證指數收跌0.3%,全天最低跌至0.85%,還是靠晶片小作文拉起來的,大市值的核心資產繼續表現疲軟,機構重倉股仍在斬倉割肉,切倉位,現在的A股亂成一鍋粥。
與此同時,A股熱炒小盤股的極端現象也影響到港股,剛有起色的恒指受A股的影響,又回到17500點附近徘徊,港股的繼續上漲需要A股指數的企穩,也就是需要結束小盤股的極端行情。
從恒生科技指數ETF(513180)的基金份額看,先知先覺的資金也已經在開始佈局港股的beta行情。
以往市場都說「鯨落萬物生」,高位大盤股回落,或是高位人氣股回落,低位的小盤股才有增量資金介入。而現在市場變了,在今年初時誰都沒想到,這頭「鯨」現在是北交所。
這個差距有多明顯?
若用wind的最小市值指數來看,最小市值指數漲幅翻倍,而滬深300僅漲1%。
來源:wind
歸根到底,當北交所炒作的投機情緒發酵到一定程度,就會對資金產生極強的虹吸效應。
一方面,資金追高北交所,是因為主機板股票通常短期漲幅過大就會收到監管函,而北交所監管相對放鬆,對遊資有較大吸引力。二是北交所短期誇張的漲幅引發打新熱,但北交所的打新規則不一樣,需要現金支付,這就使得大量的資金被凍結在北交所裡,用於申購新股。
這就使得主機板的好股票漲不起來,大盤股只能盼著小盤股行情能儘快結束。因為在存量市場下,收益更好的地方,必然是市場蹺蹺板的另一端,當下流動性限制了大盤股和小盤股難以同時間有好的表現。
實際上,今年一整年都在這種情況中反復,還是存量市場博弈嚴重的原因。只不過,這次資金找到了北交所,而這比上半年炒作的AI股更加容易,彈性也更加之大。
複盤今年每個月的走勢來看,市場一直在強預期、弱現實的交易邏輯中來回切換。
強預期代表的是順週期的核心資產,弱現實則是市值更小的AI、晶片、CPO等科技類,二者一直是今年前10個月蹺蹺板的兩端,直到11月北交所的出現,才打破了這個平衡,北交所比AI更加吸金,而核心資產則無奈的磨底。
1月,是今年A股單月漲幅最大的單月,大盤漲幅達5.4%,大家對今年復蘇都有很好的預期,外資大行給到全年GDP增速甚至有6-6.5%。
1月全線普漲,順週期和科技類都在上漲,是今年賺錢效應最好的一個月。漲幅最多的是AI、鈣鈦礦電池、一體化壓鑄、工業金屬。只有代表高位妖股的連板指數跌7.7%,航空指數跌5.2%。
在2月時,指數逼近3300點,自低點以來反彈近300點,市場資金開始止盈獲利。隨著ChatGPT的橫空出世,低估值高彈性的科技股開始吸走市場資金。當時出現了公募基金斬倉光伏新能源,斬倉消費股,追高AI科技股的局面。
AI的海天瑞聲、鴻博股份漲幅翻倍,而機構重倉的新能源大跌近20%。在這時,市場風格就已經開始有些轉變了,反彈了300點,但經濟資料卻跟不上大家的預期,資金開始做多AI科技股,做空新能源和消費股的策略。
來源:wind
3月時,ChatGPT推出了GPT-4的功能,微軟的搜尋引擎Bing也嵌入了ChatGPT,AI板塊繼續高漲。誕生了寒武紀、昆侖萬維、佰維存儲、劍橋科技等翻倍AI股。而2月下跌的電新板塊,繼續大跌。
2-3月,新能源指數跌去10%,而同期的AI指數大漲33%,微盤股指數漲近6%。市場資金的風格還是做空失去高增速的電新,追逐低估值高彈性的AI。
來源:wind
4月,當時政策強調了中特估的概念,高股息的電信三巨頭,以及中海油為首的央企均漲超15%,帶著指數逼近3400點,而市場熱炒的AI也擴張到遊戲股、影視股上。
而汽車類和電新類仍是下跌最多的行業,這時市場就已經開始不相信有強復蘇了,弱現實變成主要的投資邏輯,開始偏向於有股息穩定的中特估,或是低估值高彈性的AI。
來源:wind
5月,CPI僅上漲0.2%,環比下跌0.2%。市場開始以弱復蘇,且有通縮可能性來交易。實際上,在6月前,指數一直都在3300點附近徘徊,誰都沒想到是熊市,甚至復蘇的那麼不及預期。
這才出現了蹺蹺板的兩端,一邊是與經濟弱相關性的AI,另一邊是看經濟復蘇的順週期。5月,AI算力指數漲近7.3%,通縮的可能性擊穿了順週期,幾乎核心資產都在大跌。
來源:wind
6月,電動汽車補貼延長3年,帶動了汽車鏈的上漲,整車指數漲超11%。而此前跌去很多的光伏股,都迎來階段性的反彈。連漲3個月的AI,創下歷史最高後,進入了調整期,整個月跌去3%。
在這時,炒生成式AI的公司都開始露出馬腳,大家都做不出實際的應用來。而這也是今年汽車整車的最低點,汽車上漲的開始。
來源:wind
來源:wind
7月,汽車整車指數漲超15%。隨著央行的降息,AI的退潮,蹺蹺板效應產生了,市場風格轉變,資金開始回補順週期,帶動了順週期指數的上漲,但這也是順週期指數年內最高的時候。
來源:wind
8月,隨著美元的走強,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從7.14貶至7.3,10年期美債收益率從3.94%上漲到4.4%。與此同時,市場期待的政策遲遲不出,導致外資流出的邊際效應對A股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
來源:wind
8月,只有弱相關性的AI就走出了獨立行情,幾乎只有AI相關的資料要素上漲,例如人民網。7月漲的最多的新能源和順週期類,全部跌回原位。
來源:wind
9月,市場風格開始專炒小盤股和妖股,蹺蹺板兩端的AI和順週期都不見了,逐步換成了微盤股。
從下圖中看,連板指數在9月漲了31%,主要是華為推出mate 60系列後,消費電子和新能源汽車開始回暖。例如,捷榮技術漲近300%,華為概念股成為市場新的炒作標的,風格切換到週期拐點的消費電子上。
來源:wind
10月,繼續華為概念股的炒作,以及隨著AI算力的發酵,市場風格做多消費電子和華為汽車。例如,華為概念股的聖龍股份、高新發展、歐菲光、賽力斯等。
這也是資金行為愈發抽象的一個月,市場開始出現炒作「生肖股」。因為消費電子的華為鏈已經炒到翻倍,沒有什麼可以給市場炒的了,雖然大底已現,但企業都困在盈利因素差的問題上。
來源:wind
11月,市場資金徹底放飛自我,炒作生肖股、微盤股、北交所的投機風格更加明顯,整個A股亂成一鍋粥,本月漲幅前30中,有23檔股票來自北交所,只有7家來自主機板,連主機板的妖股資金都被北交所吸走了。
來源:wind
從10月底至今來看,蹺蹺板效應重新出現,則是開頭提到的大盤股和小盤股。
在這種如此極端的局面下,的確很影響市場投資者的情緒,憑什麼買正常盈利的公司就賺不到錢,反而亂炒就能賺到錢?
但無論如何,狂熱的投機並不適合大部分投資者,現在不把低價籌碼丟出去,相信持股待漲才是現在A股亂成一鍋粥的優選。
我們此前複盤過,歷年A股炒作小盤股往往是市場見底的重要信號,見底時的第一輪和第二輪都會先炒小盤股。極端小盤股行情的生命週期普遍在2-3個月左右,一旦結束,市場風格就會切換回大市值的股票。
在小盤股行情盛行時,不參與投機的投資者有兩個高勝率方法,一是此前已持有好的大市值股票,等待市場風格的切換。二是在市場風格未切換到大票時,逐步佈局在市場首輪反彈中表現最佳的標的。
而最好的標的需要兩大要素,一是宏觀因素支持,二是估值低,足夠的彈性能在市場反彈時給投資者帶來好的回報。
我們從市場反彈的第一輪走勢來看,這個最佳標的是恒生科技指數。
10月24日至今,恒生科技指數一度漲近16%,遠跑贏恒指的7.5%,以及上證的5.5%漲幅。恒生科技明顯是市場資金的最優選,也是市場首輪反彈時的最大彈性標的,即使在近期指數回檔時,恒生科技的回檔也十分有限。
並且中期看,限制恒生科技的宏觀因素可能已經解除,市場已經預期明年最早3月美聯儲將開始降息,最晚則是6月,現在匯率端已有明顯反應。
港股市場向來追求「天時地利人和」,而如今,在加息週期和匯率等「天時」因素已轉向,而地緣政治和企業盈利能力(EPS)等「地利」因素也在逐步修復。唯一缺失的是「人和」,也就是A股結束對小盤股的熱炒,實現A/H市場的共振上漲。
鑒於當前重要的「天時地利」因素均已轉向有利,僅缺的是「人和」的共振,因此在A股結束小盤股行情之前,通過恒生科技指數ETF(513180)參與市場第二輪反彈將是一個高勝率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