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esting.com - 近期,摩根大通公司兩名前貴金屬交易員和一名從事對沖基金銷售的執行董事面臨審判,他們被美國司法部指控在2008年至2016年期間共謀操縱價格、電信欺詐、商品欺詐等。他們是摩根大通前全球貴金屬部門主管Michael Nowak、貴金屬交易員Gregg Smith、以及銷售人員Jeffrey Ruffo。
檢方表示,Michael Nowak曾經是黃金市場上最後權勢的人,在過去十年時間裡,他通過交易白銀、鈀金等各類貴金屬,為小摩賺取了數億美元的利潤。而現在,他被控從2008年到2016年,通過下達數千個交易訂單並且不執行,來操縱價格。
與此同時,Michael Nowak還是倫敦貴金屬市場管理機構的董事會成員,他將面臨15項指控,包括大宗商品欺詐、共謀詐騙和操縱價格以及欺騙。另外,Gregg Smith面臨13項指控,而Jeffrey Ruffo將有2項指控。這些人目前都不認罪。
值得關注的是,在摩根大通這次多位交易員受審之前,美國政府已經針對貴金屬價格操縱進行了長達數年的追蹤調查,兩年前,摩根大通已經針對欺詐指控支付過9.2億美元的和解金。截至今年3月底,這家總部位於紐約的華爾街大投行,持有3300億美元的貴金屬衍生品合約,占美國銀行業總持有頭寸的67%,數據顯示,它的這一持有量是第二大持有銀行花旗的三倍之多。
貴金屬市場對操縱的脆弱性暴露得一覽無遺,芝加哥RJO Futures的高級市場策略師Eli Tesfaye表示,對摩根大通交易員的審判花了這麼長時間才開始,讓我感到驚訝。
對此,市場有觀點認為,這場訴訟來得剛剛好,當局終於開始採取行動了,也表明他們不會再容忍這種欺詐行為盛行;但是也有觀點認為,這場訴訟來晚了至少20年,因為檢方指控稱,摩根大通貴金屬部門的前成員經常發出意圖迅速取消的指令,操縱黃金和白銀期貨合約的價格,在8年內為該行賺取了巨額利潤,而這意味著及時糾錯的機會可能已經被錯過了。
值得注意的是,一年前,美國銀行旗下的美林證券也曾經有兩名貴金屬交易員因欺詐而接受審判。而且,根據檢方的證據顯示,去年檢方在對美林證券進行調查時,該行的交易員Edward Bases還曾吹噓貴金屬價格操縱是多麼容易!
而在這兩場訴訟之間,有關價格操縱的指控卻沒有涉及到紐約商品交易所的黃金期貨市場。要知道,2021年8月9日就曾經發生過,COMEX黃金期貨在亞洲市場時段交易時,15分鐘內突然下跌4%,至每盎司金價跌至1700美元以下,可謂閃電崩盤。
世界黃金協會當時說,當全球市場上所有資產的流動性普遍下跌時,這是一個奇怪的現象。但是該協會當時並沒有提到操縱行為,只是解釋稱,「閃崩可能會引發一些止損單,而這些止損單可能位於1700美元左右,從而造成了滾雪球效應,導致更多拋售」。
這個解釋對於那些在當天的拋售中損失慘重的交易員來說當然不夠好,因為這看起來和感覺上,都像是一場欺詐行為。Eli Tesfaye現在就直言,「終於曝光了!這場訴訟更像是一個積極的試驗,不管結果如何」。與此同時,雖然有觀點認為,這些年的監管不作為已經給交易者帶來了不可逆的心理傷害,但是他卻認為,現在市場應該更有信心將那些試圖進行欺詐行為的交易員繩之以法,此次訴訟的嚴厲程度有待確認,但是卻可以給市場參與者發出一個信號,即這類行為是不會被容忍的。
華盛頓倡導加強金融監管的的非盈利機構Better Markets也表示,對摩根大通交易員的審判將會改變遊戲規則,如果被告被定了罪,檢方可能會尋求從重判決。
Blueline Futures贵金属策略师Phillip Streible日前指出,一些客戶對於此次審判所顯示出來的貴金屬市場欺詐亂象感到不安,他已經有客戶明確對他表示,不想參與白銀市場交易,因為這個市場被操控了。他說,「這確實傷害了貴金屬交易市場,現在無論我們多麼努力,都無法將這部分抱有疑慮的投資者轉化為貴金屬市場的散戶投資者了。」
【歡迎關注Facebook/@Investing.com中文網以及Twitter/@HkInvesting,分享更多新鮮觀點!】
(翻譯:李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