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根據歐洲空頭資訊跟蹤網站Breakout POINT提供的數據顯示,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基金對歐洲公司做空進一步加碼。
Breakout POINT 6月22日夜間提供的數據顯示,橋水基金最新的淨空頭規模達105億美元,較此前披露的57億美元,幾乎翻了一倍。
橋水這次當大空頭,金額已來到近兩年來最高的水準。根據頭寸價值計算,橋水已成歐洲股市最大空頭。
如今金額已達橋水可操作現金流的50%,因各市場動盪,橋水剩餘的倉位很多都買了長期債權。
為什麼僅過去兩個星期,橋水翻倍加倉空歐洲?這從基本面上看是有道理的。
因為歐洲作為一個群體,如今歐洲情況比美國是嚴重的多。
從通脹角度上看,歐洲的通脹比美國通脹嚴重的多,如今歐洲多國都創下歷史以來的最高通脹。
通脹嚴重跟能源問題最重,歐洲離俄羅斯最近,喜歡幫人撐腰的歐洲各國,如今是真正受到能源問題摧殘最嚴重的。
如今歐洲95號油價已經是15塊錢人民幣了,卡車司機開車都要省著點。
而天然氣價格已經是接近美國的三倍了,很多企業都用不起。不僅企業用不起,歐洲民眾都在為冬天開暖氣的問題發愁。
能源價格不斷飆升,進一步加速整個歐元區的通脹。5月份,歐元區通脹率高達8.1%。
通脹的同時,歐元還在持續貶值。歐元已從去年6月一路下跌至今。去年6月,1歐元能換1.22美元。而如今,1歐元只能換1.055美元了。
不僅如此,美國加息仍在加大力度。
從貨幣政策角度上看,如今歐洲的實際利率及名義利率幾乎完全為負。短時間在美國加息及能源問題夾攻之下,是很難調回來的。
以義大利、西班牙、希臘等這些經濟本身就薄弱的國家,壓力更加巨大。
更何況,美國通脹加息,至少工資還在漲。而歐洲通脹,工資不見漲。
橋水這次加倉,已達到近兩年來最高的水準,根據其頭寸價值計算,橋水已成歐洲股市最大空頭,金額也已達橋水可操作現金流的50%。
根據歐洲空頭資訊跟蹤網站Breakout POINT提供的數據顯示,橋水披露了對28家公司的空頭頭寸,其中對阿斯麥、道達爾能源、賽諾菲和思愛普的做空規模都在5億美元以上。除此之外,還有法國巴黎銀行、施耐德電氣、拜耳等各行業巨頭。
從橋水基金做空規模最大的公司來看,大佬不看好的行業包括晶片、能源、醫藥、IT。
先從大家最熟悉的ASML阿斯麥看起。自從去年9月份創下歷史最高887元/股後,開始一路下行。
截止6月24日,ASML在美股市場今年以來下跌接近40%,也跌破近一年半以來的低點,目前485.5元/股。
再看到道達爾能源,道達爾主要生產銷售全球生產和銷售包括石油、生物燃料、天然氣、綠色燃氣、可再生能源和電力在內的能源產品。
作為能源公司,雖然能源股在近期漲幅巨大,但從道達爾的漲幅走勢來看,表現算是比較乏力的能源公司。
截止6月24日,道達爾已從高位的60元下跌至50.16元,道達爾今年一年漲幅僅剩4.22%。
再看到做醫藥的賽諾菲公司,進入2022年後,股價在48元至56元區間震盪。截止6月24日,股價為50.42元,今年賽諾菲的漲幅為4.83%。
最後看到思愛普SAP,思愛普是歐洲最大的軟體企業。進入2022年後,SAP股價一路從136元陰跌至如今的94元,截至目前,今年SAP股價已跌去30%。
根據上述所說,歐洲各國企業困難壓力加大。達利歐翻倍加碼看空,在多重利空疊加的歐洲市場來說,邏輯是成立的。
橋水聯席首席投資官Greg Jensen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橋水之所以選擇做空歐美公司債,是因為公司認為通脹將比美聯儲預期的更為根深蒂固,而這最終將迫使美聯儲加快加息步伐。
目前,倫敦金融城和華爾街對歐洲經濟的擔憂與日俱增。美國銀行最近開展的一項調查發現,半數以上的基金經理預計歐洲將在未來12個月內陷入衰退。
從市場角度上看,歐洲斯托克50指數,截止目前僅下跌18.92%。對比起納指來說,歐洲市場並沒有美股下跌幅度大。
但隨著加息、能源、通脹問題加劇,歐洲市場是否會在接下來的時間上演崩盤?
6月23日,達利歐在抖音上與沈南鵬直播對話。雖然這場直播當中未提及到達利歐做空歐洲的問題,但也有提到達利歐選擇資本市場的條件。
沈南鵬問到,如果想要進行很好的多元化投資,除中美之外,你會選擇的第三個國家或地區是什麼?
達利歐:我會考察三個因素。
1.這個國家是否財政穩定,即收入多於支出、擁有很好的收入和資產負債表?
2.這個國家是否存在可能導致混亂或失序的內部衝突?
3.這個國家是否存在外部戰爭風險或者類似的混亂因素?
達利歐稱,通常我要選擇的國家符合這些條件,比如在發展技術等方面。東盟國家,即東南亞的一些國家,印度,中東也有一些很有意思的發展,特別是沙烏地阿拉伯和阿布扎比等地,因為它們擁有財政資源,在內部衝突方面它們的情況也在改變,所以這些地方我會感興趣。
目前來看,還沒想到哪個新興市場符合達利歐三個因素。
達利歐6月21日在社交媒體上表示,美國將為降低通脹付出巨大的代價。在加息等問題上,美聯儲所謂的“一旦通脹得到控制,情況就會再次好轉”的想法非常天真,並不符合經濟規律。
達利歐認為,美聯儲對通脹其實無能為力。在不造成經濟衰退的情況下,美聯儲無法採取任何措施來對抗通脹。長遠來看,美聯儲未來可能將制定一條通往“滯脹”的中間路線。
實際上,想解決通脹還是得解決能源及大宗商品暴漲的問題。股神巴菲特也在大舉加倉西方石油,似乎各位大佬都不看好美國通脹能順利解決。
結語
相信達利歐這次翻倍加倉,肯定吸引來不少跟風盤。是對沖?還是真的做空?
美國加息若繼續加大力度,那將更快的傳導至經濟薄弱的歐洲各國,歐洲股市崩盤是否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