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全球經濟的供應緊縮正以如此快的速度推動通脹,以至于央行可能被迫做出回應,盡管修正這種失衡超出了他們的能力范圍。
央行的困境在于,很難說通脹在多大程度上是由封鎖結束后需求的復蘇推動的,又在多大程度上是由港口堵塞、材料和工人短缺引發的供應緊張造成的。
現在提高利率將緩和需求,但對緩解供應瓶頸作用不大。需求曾幫助世界擺脫去年的衰退。如果短缺隨著貿易恢復正常而緩解,政策最終可能會過于緊縮,從而扼殺復蘇。
但如果各國央行有所克制,供應緊縮持續下去,這可能會鞏固通脹上升的預期,促使消費者和企業推高工資和價格。在這種情況下,各國央行以后可能會被迫更猛烈地踩剎車。
“現在,試圖弄清楚需求和供應方面的驅動因素之間的區別是非常困難的,”匯豐控股高級經濟顧問Stephen King對彭博表示。“大多數央行可能會至少私下承認,通脹遠高于他們最初的預期。你可以看到為什么他們中的一些人變得越來越緊張。”
摩根大通的數據顯示,過去12個月,全球消費者價格指數(CPI)上漲超過4%,除食品和能源以外的通脹率達到過去10年的最高水平。
在英國,今年的通脹率將達到英國央行目標的兩倍,央行行長貝利(Andrew Bailey)周日警告稱,央行將“不得不采取行動”,盡管他一再強調央行的行動能力有限。
交易員們押注英國央行將在今年年底前將關鍵利率上調至0.5%。這將使其與挪威和新西蘭一道,躋身于在疫情期間提高借貸成本的少數發達經濟體央行之列。
美聯儲短期內不會加入這個俱樂部,但它準備在下個月批準縮減每月1200億美元的資產購買計劃。盡管美聯儲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一直在尋求將這一舉措與加息脫鉤,但其他政策制定者一直在敦促美聯儲盡早結束債券購買,以便美聯儲在明年下半年如有必要提高利率時有回旋余地。
美聯儲大體上堅持其觀點,認為暫時因素是通脹上升的主要原因。但在9月份的會議上,政策制定者認為風險明顯偏向上行。投資者目前正在消化明年兩次加息25個基點的預期。
PGIM Fixed Income多部門及策略部門主管Greg Peters質疑,美聯儲能在多大程度上應對疫情導致的供應鏈中斷引發的通脹上升。
“我不確信美聯儲對這些問題有任何控制,”他在10月15日接受彭博電視臺采訪時說。“專家們在談論美聯儲需要戳破泡沫,需要提高利率。具體做什么?解決供應鏈問題?你真的想摧毀勞動力市場嗎?”
歐洲央行(ECB)似乎決心繼續支持經濟復蘇,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其自身對通脹跡象反應過度的歷史影響:歐洲央行曾在2008年和2011年提高利率,后來由于經濟放緩不得不掉頭。法國總統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周六表示,目前的通脹飆升不太可能持續。
其他人也同意這一觀點: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周日表示,上月創下25年新高的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將在今年年底開始回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上周表示,明年發達經濟體的通脹壓力將基本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