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下操作強積金的3大危險動作

發布 2020-4-12 上午11:50
© Reuters.  熊市下操作強積金的3大危險動作

環球股市近日空前震盪,疫情疊加熊市恐慌,全世界人心惶惶,打工仔亦會擔心飯碗朝不保夕。在這樣的氣氛下,還經常看到如「本月強積金人均蝕2.4萬」之類的新聞,實在很容易令人一時衝動,總覺得自己要做些什麼。

這個時候,就需要先冷靜,不要貿貿然做出以下3個強積金危險動作。

危險動作一:把資產轉出股票基金 只要強積金組合裏有股票,不管是港股美股或歐股,今年第1季的成績必定「滿江紅」。不少人的第一反應是盡快從股票轉出 (switch out),免得眼前的負數變得越來越大。

現時強積金的法定退休年齡是65 ,提早退休年齡是60 ;如果會員距離退休年齡有5年或以上,應有足夠時間過渡這個熊市, 並利用這段時間較低的平均入貨成本,在市場反彈時得益;所以現階段不宜把股票基金權益及未來供款轉投至別的投資工具。

如果已接近退休年齡,退休時又打算提取強積金作生活費,現階段須為投資組合作風險評估,並計算自己可否在退休時不作「一筆過」提取,而作分期提取。如果可以,必須提取的部份,可挑最出高風險的股票基金例如歐股,先轉換到貨幣市場,穩住未來所需生活費,讓餘下的股票基金權益繼續滾存。

危險動作二:把資產全轉換到債券 如果單看過去3個月各種投資工具的回報,只有債券沒有「見紅」,而且債券不就是避險用的嗎?把資產100%轉換到債券不就好了嗎?

首先,過去3個月的回報表現,並不能作為資產分配的唯一標準。債券的風險的確較股票低,但回報亦相當低,扣除開支後甚至可能負回報。另外,環球經濟步入衰退,不少企業面臨倒閉危機,BBB評級以下高息債的違約風險大增,債券基金也要小心揀。

把資產全轉到債券的最大問題,是投資者將會錯過難得的股票入市機會。

危險動作三:隨著市況轉出轉入 由於轉換基金不用收費,發現了這個方便,加上近日不斷接收各樣市場訊息,便會想利用強積金,操作一下自己的熊市投資心得策略。

對於積極的投資者來說,上落市的確製造了很多部署的機會,不過,強積金絕非適合的工具。首先,強積金有時差和收費的問題,而且強積金的投資選擇非常有限,更不能揀股,而會員往往未必有足夠資料能了解每隻基金的投資。而且,強積金的終極目的,是強迫會員為退休儲蓄,確保退休時最少有一筆錢傍身;所以,歸根究底,強積金的投資取向應偏向中或低風險。

如果想積極投資,可以在強積金以外另立投資戶口,大顯身手。這樣的話,讓強積金的投資偏向中低風險,自己掌控的投資可以較積極進取,整體投資組合的風險就會更平衡。

延伸閱讀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 Wendy So 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The Motley Fool Hong Kong Limited(www.fool.hk) 2020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5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