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此次疫情對哪個行業沒有直接影響,估計非證券行業莫屬。雖然疫情對這個行業沒有直接影響,但疫情卻對整個資本市場造成了衝擊,使證券行業的經紀、自營、財富管理業務等都會受到衝擊。
根據證券行業的龍頭之一中信建投(601066-CN;06066-HK),披露的最新一期月報顯示,公司當月實現營業收入13.2億元,同比上漲66.1%,環比下降30.8%;實現淨利潤5.9億元,同比上漲182.8%,環比下降39.9%。
很明顯,2020年1月份中信建投的業績較12月出現明顯下降了(券商行業由於週期性太強,關注業績變動同比數據意義不大),原因是什麽?
第一、由於春節放假時間太長,會給公司的業績帶來一定負面影響;
第二、疫情的持續,導致整個資本市場交投清淡,其他業務也受到不同程度負面影響,導致淨利潤出現減少。
對於一個月券商的業績變動,沒必要太重視,因為它的業績受外部環境影響太大了、太不穩定了,更何況是在過年期間以及資本市場受疫情衝擊下呢?
但我們有必要關注一下中信建投的股價。截至2020年2月12日股價收盤,公司A股每股價格為33.2元人民幣,港股每股股價為6.63元港幣,公司總市值為2538億元,A/H股的差距則是天壤地别。這意味著,中信建投股價要不在港股低估的離譜,要不在A股高估的離譜,但不管怎麽說,同一家公司上市在兩個市場,價格出現這麽大的差距,投資者沒有理由選擇價格過高的那一家。
那麽,到底是A股市場給公司估值太高了,還是港股市場給公司估值太低了?
我們再來看看中信建投的盈利能力,2019年公司淨利潤為55.02億元,同比增長78.19%,如果在回想一下2019年A股滬指增長了多少呢?上證指數增長22.3%,深圳指數更是增長了44.8%,很明顯,這是不可持續的,因為中國企業每年賺取的淨利潤,不可能長期支撐上證指數每年保持22.3%的增長。
回頭在簡單測算一下中信建投的估值,上面我們也已經提到,截至2020年2月12日,中信建投的總市值2538億元,對應2019年淨利潤55.02億元,靜態市盈率(PE)高達46.1倍,這還是在去年公司淨利潤大增78.2%的前提下實現的。
那麽,今年滬指還可以增長22.3%,深圳指數還可以增長44.8%,中信建投淨利潤還可以增長78.2%嗎?
最起碼從現在來看,很難了。因為滬指估值雖然處於歷史合理水平的下方,但也沒有2019年初那麽低估了,另外,就算A股今年還可以大漲,中信建投的淨利潤也可以大漲,但隨著A股調整或者趨穩,公司的淨利潤必然受到衝擊。
我們假設中信建投的淨利潤還可以翻一倍,且繼續維持,投資者想要2538億元買下這家公司,回本需要超過20年,而中國上市企業平均的投資回報年限也才10年左右。
那麽,中信建投的股價到底是A股合理,還是H股合理,其結果不言而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