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銀河證券發佈研報稱,短期來看,政策出臺有望率先推動板塊估值修復,而後續消費券發放與四季度春節備貨期前置有望推動需求回暖,預計奶價將迎來回升;長期來看,乳製品消費契合大健康屬性,仍然有增長空間。推薦:1)產品結構優化+內部增質提效,利潤率提升確定的乳企,如新乳業(002946.SZ);2)領軍地位穩固,有望穿越週期且當前具備高股息的企業,如伊利股份(600887.SH)。
事件:
9月26日,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金融監管總局七部門聯合印發《關於促進肉牛奶牛生產穩定發展的通知》,部署穩定肉牛奶牛生產,幫助養殖場戶渡過難關。
銀河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政策內容:
《通知》明確了七個方面的政策措施,供給側,主要聚焦於穩定肉牛奶牛產能、幫扶養殖場戶紓困、推動奶業牧業升級提效。需求側,針對促進牛肉牛奶消費提出三條舉措,一是科學宣傳展示鮮牛肉、鮮牛奶品質和營養價值,二是推廣“學生飲用奶”,三是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通過發放消費券等方式拉動牛奶消費,分別從原奶消費的普適價值、特定場景與具體操作上給予指引方向,將有助提振行業終端消費能力與消費意願。
政策背景:
23年以來行業面臨供需失衡困境。儘管奶價自身具備週期屬性,本輪調整因供需結構性的改變,幅度更深、時間更長,2024年5月我國生鮮乳主產區平均價下跌至3.34元/千克,公斤奶利潤首次爲負,行業虧損面擴大至超80%。從成因來看,供給端,19年起我國奶牛存欄量步入上行區間,疊加養殖場規模化後單產提升,全國牛奶產量2019-2023年年複合增速約爲7%。需求端,經濟復甦斜率偏緩,乳製品行業消費需求與禮贈場景不振。尼爾森數據顯示,2023年人均奶類消費量同比-1.5%,供需剪刀差進一步擴大,帶動原奶價格持續下行。對乳企,需求低景氣度致使收入承壓,同時被動競爭增大費用投入、奶價下行的成本紅利與噴粉減值逐漸對沖,影響利潤端彈性釋放。
政策展望:
消費政策刺激有望推動奶價回暖。當前行業供給端已在去化,2024年3~7月單月乳製品產量均實現同比下行,但生鮮乳平均價降幅收窄程度有限,需求端復甦偏慢是核心原因,而本次政策主要在需求端重點發力,或加速實現供需平衡,推動奶價回暖。
① 強化必需消費品認知。2023年我國人均奶類消費量僅爲全球平均水平的39.9%,且未達到《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攝入推薦量,提升空間充足。《通知》強調運用多種方式開設宣傳專欄、加強營養價值與常識科普,有望強化消費者對牛奶“必需品”屬性認知,提高滲透率與人均消費。
② 推廣學生奶惠及覆蓋。2023年全國學生飲用奶在校日均供應量2775萬份,惠及3210萬名學生,對應《國家“學生飲用奶計劃”推廣規劃(2021-2025年)》中2025年日均供應量3200萬份/覆蓋人數3500萬人仍存在15.3%/9.0%提升空間。
③ 補貼終端消費能力。高線城市乳製品消費培育較爲充分,下線市場前期乳品禮贈屬性明顯,當前具備較大消費潛力。23Q1-Q3縣級市已展現高於高線城市的銷售額增速,消費券等補貼有望進一步刺激需求。
風險提示:
需求恢復不及預期的風險,競爭加劇的風險,食品安全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