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挖掘低估值寶藏股立即開始

羣智諮詢:預測2024年下半年全球LCD TV面板出貨1.1億片 環比下降7.0%

發布 2024-9-4 下午05:11
羣智諮詢:預測2024年下半年全球LCD TV面板出貨1.1億片 環比下降7.0%

智通財經APP獲悉,羣智諮詢(Sigmaintell)統計及預測數據顯示,2024年下半年全球LCD TV面板出貨1.1億片,環比上半年下降7.0%;出貨面積0.8億平方米,環比下降3.9%,但同比增加1.9%。同時,全年LCD TV面板預計出貨2.3億片,同比基本持平,出貨面積預計1.7億平方米,同比增加3.7%。

2024年上半年,儘管終端市場上電視品類的零售表現乏善可陳,但電視面板市場表現可圈可點,面板廠商收穫量價齊升,獲利水平顯著改善。進入下半年,終端市場難見明顯恢復,品牌採購需求保守且獲利能力走弱,供需雙方圍繞獲利分配展開的博弈成爲上下游廠商的核心訴求。面板廠商如何應對需求不振及獲利挑戰?羣智諮詢(Sigmaintell)認爲:短期按需生產不動搖,長期競爭合作兩手抓。

面板出貨:面板備貨節奏高開低走,面積增長和刷新率升級成全年拉力

上半年量價齊升,二季度成爲全年面板出貨峯值。儘管終端市場低迷掣肘品牌採購需求釋放,但賽事促銷、面板成本及航運價格上漲推動品牌採購節奏前移,成爲上半年電視面板出貨同環比恢復的主要動力。在頭部面板廠堅定控產的節奏下,面板價格亦迎來了上漲,上半年全球LCD TV面板市場迎來量價齊升。

羣智諮詢(Sigmaintell)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全球LCD TV面板出貨1.2億片,同比增加0.6%;出貨面積0.9億平方米,同比增加8.0%。

下半年,終端需求疲軟疊加需求透支,預計四季度面板出貨跌入年度低位水平。多重因素影響品牌備貨需求逐步收斂,品牌採購策略考量因素由供應安全轉向成本安全:

①終端市場未見強勁恢復,品牌採購信心走弱。消費力不足等因素影響中國市場規模恐持續下滑;北美市場經濟韌性較強疊加渠道品牌策略積極,大盤預計穩中略升;歐洲市場需求前移透支下半年需求;新興市場增長動力不足。整體來看,終端市場“局部恢復,整體低迷”,影響品牌備貨需求保守。

②品牌庫存壓力顯現,頭部品牌庫存偏高。前移的面板需求無法通過終端市場及時消化,加之庫存週轉時效轉弱,部分品牌庫存壓力走高。

③品牌廠商經營及盈利狀況惡化。下游需求走弱與上游成本走高的矛盾,使得品牌經營及盈利壓力大增。與此同時,二線廠商基於成本風險考量,觀望情緒濃厚。綜合來看,整機廠商對於有成本競爭力的訴求增強。

2024年全球電視面板平均尺寸將增加至51.3英寸,2025年平均尺寸增長任重道遠。對比出貨數量和麪積維度的增勢不難看出,中長期全球電視面板市場都將聚焦面積維度的持續增長。根據羣智諮詢(Sigmaintell)研究發現,在維持大盤規模穩定的前提下,LCD TV面板平均尺寸達到55英寸時可實現動態平衡。2024年全球LCD TV面板出貨平均尺寸預計增加至51.3英寸,尺寸升級之路任重道遠。歷年來,從55英寸到65英寸再到75英寸和近兩年來強勁增長的85英寸,推動平均尺寸增長的引擎是不斷縮小的成本差給更大尺寸帶來的“比較優勢”,進而帶動各品牌積極加入大尺寸化進程。而2025年平均尺寸增長引擎何在?全球平均尺寸距離55英寸還有多長時間?這仍是面板企業們需要積極努力的方向。

刷新率持續迭代及大尺寸化進程推進,帶動高刷面板出貨穩步增長。一方面,品牌升級刷新率指標驅動高刷成爲面板廠商提升產品附加值的主要途徑之一,刷新率持續由60Hz向120Hz以及120Hz向144Hz/165Hz等更高刷新率迭代。另一方面,中大尺寸面板是高刷技術的主要載體,大尺寸化進程穩步推進助力高刷面板出貨持續增加。2024年,全球高刷面板出貨預計增長至2580萬片,同比增加8.9%。

面板價格下降,OLED TV面板出貨預計緩慢走出低谷。一方面,WOLED TV面板價格下降驅動需求逐步恢復。另一方面,國際品牌對於OLED TV策略積極。預計2024年全球OLED TV面板出貨預計增加至648萬片,同比增加22.2%。

頭部廠商規劃轉向積極,超大尺寸規模增長有望推動8K電視面板出貨低位小幅恢復。儘管終端消費者對8K電視的需求仍然疲弱。但部分頭部面板廠依然積極尋求降本方案,對8K面板需求恢復注入新的活力。同時,隨着75"+超大尺寸規模增長,有望帶動8K電視需求恢復。整體來看,2024年,全球8K電視面板出貨預計超過20萬片,從低位水平開始小幅恢復。

面板廠策略:在需求和利潤間尋求產能的平衡點

2024年,面板廠商仍然堅持“按需生產”策略以鞏固營收和利潤的護城河。但在獲利好轉及需求差異影響下,各廠商控產策略有所分化。

京東方(BOE),規模競爭力強勁,但品牌需求壓力大。上半年,京東方共出貨電視面板2831萬片,位列第一,但同比下降4.7%,意味着京東方仍然備受需求端採購多元化策略的困擾。下半年,鞏固利潤依然是核心訴求,同時積極平衡盈利和客戶需求,因此其整體策略需在按需控產的基礎上更加靈活。

TCL華星(CSOT),客戶結構與產品體系形成良性循環,穩健成長。TCL華星上半年出貨2433萬片,是中國大陸唯一實現同比增長的面板廠。在完成電視產業鏈有效的垂直整合之後,TCL華星與TCL品牌和MOKA在策略上形成更好的協同,爲雙方在各自領域的角逐中提供了具有競爭力的武器。下半年,按需生產仍是其核心策略。此外,隨着收購LG顯示(LGD)廣州產線的可能性增加,2025年規模競爭力有望進一步增強。

惠科(HKC),品牌客戶粘性增強,聚焦面積維度增長。2024年,惠科在產能策略上韜光養晦,沒有積極的滿產稼動。因此,上半年電視面板出貨1851萬片,在數量維度與羣創體量不相上下,但出貨面積1170萬平方米,穩居前三。下半年,大盤低迷以及獲利回落使其運營環境同樣面臨挑戰。長期來看,惠科對數量相對保守,更加聚焦於平均尺寸增長。

獲利與需求改善,中國臺灣以及日韓廠商策略波動性減弱。上半年,價格上漲帶來電視面板獲利性明顯提升,加之頭部品牌分散供應鏈對抗供應集中度的持續提升,中段和尾部面板廠商的產能和出貨同比增長。對於下半年及未來,韓廠將在2025年全面退出LCD TV面板供應,中國臺灣面板廠商則策略性聚焦穫利表現。

供需及價格:三季度需求回落供需寬鬆,“國慶控產”有望實現四季度市場趨穩

上半年,需求前移與供應恢復的雙向調整推動供需從寬鬆走向平衡,面板價格上漲。但需求前移的後遺症從六月開始顯現,下半年需求環境不容樂觀,而供應端的控產節奏亦不盡相同,供需環境的走向取決於減產的執行力度。

三季度,終端市場拖累備貨信心重建,電視面板備貨需求呈現旺季不旺。而供應端,在獲利前提下,面板廠商控產範圍主要集中在中國大陸面板廠商。羣智諮詢(Sigmaintell)測算數據顯示,三季度全球LCD TV面板市場供需比爲7.2%,供需寬鬆背景下面板價格全面下降。

四季度, 需求端步入全年備貨淡季,預計面板備貨需求環比持續回落。供應端,頭部三家面板廠對於維穩的決心更加堅決。因此,在國慶假期即將來臨之際,中國大陸面板廠商陸續宣佈了國慶兩週控產計劃。如若控產最終落實,面板廠商庫存水平有望去化,同時推動供需環境由寬鬆轉向平衡,對價格維穩將發揮關鍵作用。

關於控產和行業可持續增長的思考與建議

在供應端高集中度帶來面板廠話語權增強的大環境下,按需控產可有效改善面板市場的供需環境和獲利能力,但由此帶來的深層影響亦不容忽視,引發行業對於控產可持續性的擔憂:

①控產抬高了面板廠商的整體成本。根據羣智諮詢(Sigmaintell)研究發現,當產線尚未完成折舊時,稼動率水平與折舊成本成反比:以滿產稼動時的折舊成本爲基礎,當稼動率爲80%,折舊成本上浮25%;當稼動率爲70%,折舊成本上浮43%。因此,控產下的穩價基準被明顯抬高,面板廠在控產和利潤間尋找平衡的難度恐增加。

②電視品牌利潤空間被壓縮,恐加劇上下游對獲利分配的爭奪。儘管控產穩價能夠一定程度上保障面板廠商的利潤,但由於需求和渠道的雙重擠壓,由此增加的成本向品牌轉移,進一步擠壓下游品牌廠商的利潤空間,最終演變爲採購下調與產能控制的較量,以及可能帶來大盤規模萎縮的風險。

因此,羣智諮詢(Sigmaintell)認爲:短期靈活按需生產,保證自身穩健經營和盈利是面板企業健康發展之道;長期而言,需要競爭合作並舉,合理控制控產力度,平衡上下游廠商的利潤分配,確保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的價值增長對電視面板產業的可持續增長至關重要。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