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挖掘低估值寶藏股立即開始

崔東樹:新能源車季節性節奏減弱 “淡季不淡”越來越明顯

發布 2024-8-12 下午07:40
崔東樹:新能源車季節性節奏減弱 “淡季不淡”越來越明顯

智通財經APP獲悉,乘聯會祕書長崔東樹發文稱,在新能源車衝擊帶來的傳統燃油車市佔率下降後,由於首購羣體規模下降、購車人羣變化和新能源渠道的變化,新能源車市場季節性節奏減弱,“淡季不淡”的特點的確越來越明顯。

今年6月零售衝刺溫和,沒有對7月形成過度透支,加之報廢更新的新能源補貼提升至2萬元,因而7月新能源滲透率突破50%。由於200公里以下微型電動車5月底免稅政策截止,帶來的是月均兩萬多臺的短續航電動車急劇萎縮,導致6月純電動市場低迷,7月純電動經濟型市場逐步恢復。報廢更新補貼推動插混車型進一步分流燃油車需求,推動新能源車環比6月增3%,燃油車環比6月降7%的環比異常變化。

一、新能源乘用車總體走勢

1. 2024年7月新能源車批發很強

2024年7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94萬輛,接近達到上年11月水平, 由於春節因素和降價干擾,2月回落較大,3-6月市場逐步恢復增長,7月環比回落幅度不大。

7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達到94萬輛銷量,同比增長回升到28%的表現較好,與1-6月的增速30%相比仍是基本持平的,1-7月總體溫和上漲。

2023年以來由於鋰和鎳等原材料回落導致動力電池價格有下降的趨勢,2月銷量較低有利於企業年初減產,去歷史庫存,實現新品銷量的持續增量。

2.全國新能源滲透率-批發

7月新能源車廠商批發滲透率48.1%,較2023年7月35.7%的滲透率提升12.4個百分點。

7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車滲透率62.6%;豪華車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37.2%;而主流合資品牌新能源車滲透率僅有8.1%。

7月傳統車廠家批發同比下降24%,而新能源車零售同比上升27%,增速差距50個點,燃油車壓力較大。

3.2024年7月新能源車零售增速強

2024年7月新能源車市場零售88萬輛,呈現7月強於6月異常特徵,總體處於零售持續走強狀態。

由於北京放號,6-7月新增需求釋放的效果明顯,且部分降價觀望羣體開始購車。

2023年累計零售775萬輛,同比增長36%。2024年1-7月新能源車的零售499萬輛,增34%的走勢相對較穩,接近於2023年的36%的增速,這是很不錯的表現。

4.全國新能源滲透率-零售

7月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51.1%,較去年同期36.1%的滲透率提升15個百分點。

7月國內零售中,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73.9%;豪華車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27%;而主流合資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僅有8.3%。

7月傳統車零售同比下降26%,而新能源車零售同比上升36%,燃油車稅負重,壓力較大。

國內乘用車新能源滲透率突破50%的原因:1、中國製造業不斷強大帶來的產業鏈優勢的賦能,裝備製造業和零部件產業的電池、電機、芯片等具有超強優勢;2、在新質生產力推動下,中國車企全力發展新能源車,推動着中國汽車由大變強;3、乘用車行業開放發展的指導思想,促進了互聯網企業、智能消費製造企業、國際新能源車企等全面進入,激活了行業競爭和創新能力;4、中國車企創新性的發展插混技術,實現狹義插混和增程式的技術突破,豐富了世界新能源發展的技術線路,取得中國插混佔世界插混市場78%份額的突破性優勢;5、7月份國家加力乘用車報廢更新政策,純電插混等較常規燃油車補貼高出0.5萬元,進一步助力新能源汽車發展;綜上措施推動着7月淡季車市的新能源車滲透率超過了50%,助力新能源普及邁上了新的臺階;此現象值得關注。

5.2024年7月新能源車出口回落較大

2024年7月新能源車出口9.1萬輛,月度環比小幅回升。1-2月的出口低迷應該是受到海運等因素的影響,自主的出口在3月環比增長較大,4-7月自主部分車企出口面臨歐洲的需求減弱而主動調整。

中國製造新能源產品品牌越來越多地走出國門,由於海外認可度持續提升以及服務網絡的完善,自主品牌純電動主要面向發達國家市場,目前出現圍堵中國新能源的現象,這是完全錯誤的,但我們也要冷靜面對。

2024年1-7月累計出口68萬臺,同比增18%。從近期自主出口海外市場零售數據監控看,自主品牌在歐洲表現一般。在海外部分地區,除了傳統出口車企的靚麗表現,近期新勢力出口也逐步啓動,海外市場也有數據開始顯現,南美等的出口表現也在不斷地改善,自主插混車型開始出口增長。2023年7月的出口高基數對出口促進不大,未來幾個月全年新能源汽車出口預計仍較高增長。

二、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結構分析

1、新能源車的廂型結構

7月純電動批發銷量50.4萬輛,同比增長1%,環比下降9%;7月狹義插混銷量31.8萬輛,同比增長73%,環比增長3%;7月增程式批發12.2萬輛,同比增長115%,環比增長5%。

7月新能源批發結構中:純電動53%、狹義插混34%、增程式13%。2023年7月爲純電動68%、狹義插混25%、增程式8%。2023年全年新能源批發結構中:純電動69%、狹義插混23%、增程式8%,增程式有效彌補純電動的續航焦慮,應該屬於純電動的分支。

2、新能源車的級別-各級別相對均衡

7月各級別電動車銷量分化,消費升級的態勢很好。小型電動車需求偏弱,家庭第二輛車需求一般。小米爲代表的高端SUV增長較強。

由於200公里以下微型電動車5月底免稅政策截止,帶來的是月均兩萬多臺的短續航電動車急劇萎縮,導致6月純電動市場低迷,7月純電動經濟型市場逐步恢復。報廢更新補貼推動插混車型進一步分流燃油車需求,推動新能源車環比6月增3%,燃油車環比6月降7%的環比異常變化。

3、新能源車的自主和新勢力表現持續較強

從月度國內零售份額看, 純電動自主加新勢力約佔零售份額87%,表現超強。主力合資車企加傳統豪華車的遠低於特斯拉。

蔚來、哪吒、理想、零跑等新勢力車企銷量同比和環比表現總體仍較強,尤其是蔚來、理想等表現較強,這也是細分市場賽道的優勢。

自主品牌的純電動市場佔據較大優勢,特斯拉是主要高端。近期插混的自主日益佔據主導優勢,增程成爲自主和新勢力的獨享。

三、2024年7月新能源車主力廠家分化

1. 歷年逐月新能源車主力廠家銷量走勢

在產品投放方面,隨着自主車企在新能源路線上的多線並舉,市場基盤持續擴大,廠商新能源月度批發銷量突破萬輛的廠商達到17家。

自主的企業佔據絕對主力地位,但部分車企也出現累計銷量下滑的持續壓力。

2. 新能源車乘用車車型批發表現

7月乘用車批發銷量超兩萬輛的車型有15個(上月17個)。7月新能源位列總體乘用車車型銷量前10位(上月前5位),燃油車主力車型國內表現艱難。比亞迪宋:55,128輛、Model Y:41,405輛、比亞迪秦:40,600輛、海鷗:36,256輛、秦L:32,941輛、Model 3:32,712輛、比亞迪元:30,286臺、比亞迪驅逐艦05:25,558輛、海豹06:25,200輛、理想L6:24,856輛。

四、2024年7月純電動車市場分析

1. 純電動主力廠家銷量走勢

近幾年以來純電動乘用車市場仍然是比亞迪、特斯拉和傳統自主品牌爲主的格局,但近期合資表現明顯改善。2024年7月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多元化發力,大集團新能源表現分化。2024年7月純電動車企表現強的是比亞迪、特斯拉、吉利汽車、五菱、長安汽車等。合資純電動車企偏弱。

新勢力的總體走勢分化,絕大部分的純電動的新勢力總體表現一般。

2. 2024年7月純電動主力車型批發偏弱

2024年7月純電動車型表現相對較強的是特斯拉MODELY、海鷗、MODEL3、比亞迪元等產品。

微型電動車的比亞迪海鷗產品力超強,也符合入門需求,雖然五菱宏光mini的走勢偏弱,但微型電動車的海鷗等新品表現不錯。

五、插混市場分析

1. 插電混新能源車企業表現改善

2024年7月份插電混動市場走勢分化,主要的廠家是比亞迪,處於絕對領先,比亞迪(01211)由於銷量較高,吉利汽車(00175)、長城汽車(02333)、長安汽車(000625.SZ)、上汽通用五菱等跟進比亞迪發展插混,比亞迪降價後的競品積極跟進。近期吉利和長城新品的插混產品很有競爭力。

合資車企插混市場表現相對較弱。由於產業鏈差異,插電混動動力車型的部分合資企業表現相對優秀。近期歐系插混偏弱,豪華車的插混不強。

2. 插電混動主力車型批發較強

插電混合動力車型體現傳統內資企業爲主的特色。近期比亞迪宋、比亞迪秦、驅逐艦05等的銷量較好。比亞迪的產品矩陣豐富,走勢相對覆蓋較大。歐美企業對豪華插混的市場重視不足,銷量走勢也相對平穩。

近期純電動和插混出口車型走向歐洲市場的表現較好,比亞迪海豹等出口較多,形成歐洲新能源市場對中國插混的微幅拉動。

六、増程式市場分析

1. 增程式新能源車企業表現

增程式新能源車企業近期表現超強,理想與賽力斯等部分車企出現階段性爆發增長特徵。本月的理想増程恢復增量較大。長安汽車和哪吒汽車等増程產品持續較快增長。

2. 增程式新能源車型表現

金康賽力斯的增程表現超強,近期成爲黑馬。理想汽車推動増程式增長,實際用戶的需求仍是純電模式。

2024年7月的主力車型理想L6繼續成爲領軍車型,主力車型市場競爭逐步激化,萬臺以上月銷的車型已經有充分競爭,長安系增長也很好。

增程式電動車理想L6成爲領軍車型,理想L9的表現逐步放緩,銷量結構向L7轉移。說明消費者對低價端增程仍是有很好的接受度,增程式的性價比優勢仍是很重要的。近期長安深藍的増程、啓源的純電動也開始啓動,形成差異特色。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