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A股市場表現疲軟,滬指下挫1.65%,深成指、創業板指都遭遇大跌。
在這樣疲弱的環境下,銀行板塊逆勢雄起,齊魯銀行、渝農商行、建設銀行等多股上漲,其中農業銀行(601288.SH)、工商銀行(601398.SH)、中國銀行(601988.SH)更是創出新高。其中,「宇宙行」工商銀行熱度頗高,成交量及成交額均位居銀行板塊之首。
而從年初至今的走勢來看,銀行股的表現也頗為強勢,南京銀行(601009.SH)、成都銀行(601838.SH)、交通銀行漲超40%,另有8只銀行股的漲幅超過30%;僅西安銀行、蘭州銀行、鄭州銀行年内遭遇下跌。
可見,不論是年初至今的表現,還是今天的單日表現,A股市場的銀行股都是很亮眼的存在。
高股息抱團,銀行股受益
從原因來看,一方面,地產政策的持續放松,通過提振房地產市場、降低購房成本、盤活存量住房等多方面影響,推動了銀行股在2024年的走強。
另一方面,銀行股之所以能持續走強更離不開A股的抱團行情。
眾所周知,近一年多以來,A股市場流行抱團高股息個股,享受穩定分紅的幸福。而銀行股一向被視為穩定收息的優選標的,尤其是國有大行。
富途牛牛的數據顯示,從股息率TTM來看,平安銀行超過7%,興業銀行超過6%,招商銀行接近6%,中信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等超過5%。
在當前理財收益率不斷下滑的大背景下,銀行股的性價比更加凸顯。
值得一提的是,中金公司的報告指出,近3個月,北向資金流入招行26.7億元(如非特别指出,以下元均指人民幣),流入浦發21.5億元。而南向資金近期對中行流入較多,近3個月累計流入269.7億港元,同時對其他大行保持流入態勢,匯豐控股南下資金流出較多,近3個月累計流出76.6億港元。
降息之下,銀行股仍有上漲空間?
7月22日,央行宣佈即日起將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從1.80%調整為1.70%。在央行宣佈下調7天逆回購利率後,LPR利率也迎來了同步下調10個基點,1年期為3.35%,5年期以上為3.85%。
央行在同一天宣佈兩個利率政策工具降息,突顯出宏觀寬松信號。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降息組合拳背後是強化7天逆回購利率的政策屬性,理順利率傳導關系,有利於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同時平衡債券市場供求等。
華福證券研究人員表示,雖然靜態來看,降息對銀行息差有負面影響,但是幅度相對可控,且在市場預期之内。但中長期來看,降息有助於提振信貸需求,改善經濟預期,從而利好銀行基本面。
展望後續,「穩增長」措施下銀行貸款量增質優可期。一是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好發力見效,更多項目配套信貸需求有望被帶動。二是財政資金也有望更多聚焦於擴大内需層面。特别是國債被運用於促進消費和投資,將激發出更多有效需求,降息帶來的融資成本降低與之形成合力,有望激發出更多有效需求。隨著經濟回升向好,銀行的資產質量也有望更加紮實。我們對2022年初以來8次降息後的銀行板塊行情進行復盤,發現降息後銀行板塊出現絕對收益行情概率較大。
民生證券的研究人員認為,LPR調降雖會對銀行貸款收益率帶來一定壓力,但此前監管整改違規「手工補息」、存款掛牌利率調降已為存款端降低成本,且本次調降也有一定降低LPR報價偏離度意義,因而綜合來看對銀行淨息差影響或較有限。而當下或更多應關注的一是LPR調降起到提振實體融資需求作用,從而帶來更為積極的經濟預期;二是貨幣政策調控框架的進一步明晰,以及隨之帶來的利率傳導效率提升,銀行存貸款定價機制或更為市場化,從而有助於銀行中長期息差的穩定。積極的經濟預期和中長期息差的穩定,為銀行基本面的向好奠定良好基礎,從而利好板塊估值修復。
值得注意的是,中金公司也發表報告指出,統計了第二季度銀行股公募基金倉位以及估值情況。銀行股基金倉位為2.64%,按季上升0.28個百分點,主要受銀行股表現較好影響。年初至今A股和H股銀行分别升26.3%和19.4%,國有大行及部分區域行表現較好。目前銀行板塊整體仍被基金低配約10.5個百分點,低配程度為歷史較高水平,顯示銀行股仍有加倉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