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全球人工智能投資的大幅攀升推動“芯片代工之王”臺積電(TSM.US)2024年第二季度業績再度實現大幅增長。臺積電7月18日公佈的財報顯示,Q2營收爲6735.10億元新臺幣(約合208.2億美元),同比增長40.1%、環比增長13.6%,同比增幅高於分析師平均預期的35.5%;淨利潤爲2478.45億元新臺幣,同比增長36.3%、環比增長9.9%,高於分析師平均預期的2350億元新臺幣。
Q2毛利潤爲3581.25億元新臺幣,同比增長37.6%、環比增長13.9%;毛利率爲53.2%。營業利潤爲2865.56億元新臺幣,同比增長41.9%、環比增長15.1%;營業利潤率爲42.5%。每股收益爲9.56元新臺幣,高於上年同期的7.01元新臺幣和上一季度的8.70元新臺幣;每ADR的收益爲1.48美元。
臺積電在財報中指出,在第二季度,3nm芯片製程貢獻的營收佔總營收的15%,5nm和7nm芯片製程貢獻的營收分別佔總營收的35%和17%;先進技術(定義爲7nm及更先進的芯片製程)貢獻的營收佔總營收的67%。
展望未來,臺積電預計,第三季度營收爲224億至232億美元,意味着29.5%至34.1%的同比增幅;預計第三季度毛利率爲53.5%至55.5%;預計第三季度營業利潤率爲42.5%至44.5%。
與此同時,推動芯片銷售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建設正在提振臺積電增加資本支出的預期。臺積電預計,2024年全年資本支出爲300億至320億美元,高於此前預期的280億至320億美元。臺積電表示2024年資本支出中的70%至80%將用於先進技術。
臺積電表示,目前5/3nm芯片製程產能利用率已達100%。其中3nm芯片製程爲應對各廠商需求加速擴產,下半年月產能將逐步由10萬片拉昇至約12.5萬片。臺積電還預計,2nm芯片製程最快2025年第四季度量產,目標月產能3萬片。Bloomberg Intelligence分析師Charles Shum指出,2nm芯片製程的定價將比3nm芯片製程至少高出15%。
AI熱潮助推臺積電股價狂飆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臺積電美股已累計漲近66%。該股在上週四盤中觸及歷史新高193.47美元,使其市值短暫突破萬億美元大關。自2022年底人工智能熱潮興起以來,臺積電美股股價已經上漲了一倍多。
臺積電目前仍然是蘋果、英偉達、AMD以及博通等無晶圓(Fabless)芯片設計公司最核心的芯片代工製造商,尤其是爲英偉達以及AMD所代工的數據中心服務器端AI芯片,被認爲是對驅動ChatGPT等生成式AI工具背後龐大的人工智能訓練/推理系統最關鍵的硬件基礎設施。
對英偉達AI芯片近乎無盡的需求爲臺積電的業績提供了支撐。與此同時,更廣泛的智能手機市場正走上覆蘇之路。蘋果正計劃在2024年下半年推出至少9000萬部iPhone 16設備,希望藉助人工智能服務刺激新產品線的需求,以期在經歷了2023年的iPhone需求疲軟陰霾之後實現大舉反彈。這也將提振爲蘋果代工芯片的臺積電的業績。
臺積電憑藉在芯片製造領域數十年造芯技術積澱,以及長期處於芯片製造技術改良與創新的全球最前沿(開創FinFET時代,引領2nm GAA時代),以領先全球芯片製造商的先進製程和封裝技術,以及超高良率長期以來霸佔全球絕大多數芯片代工訂單,尤其是5nm及以下先進製程的芯片代工訂單。
市場目前認爲,在人工智能熱潮驅動下對先進製程芯片的需求將提振臺積電的議價能力。花旗、高盛、麥格理等華爾街頂級投行也因此上調了對臺積電的目標股價。
麥格理證券在7月早些時候發佈的報告中指出,根據供應鏈訪查,臺積電多數客戶已同意上調代工價格換取可靠的供應,這將帶動臺積電的毛利率進一步攀升。據分析師測算,臺積電的毛利率將於2025年攀升至55.1%;2026年將逼近六成,達到59.3%。
業內人士分析,此次漲價可能基於市場需求、產能和成本的綜合考量。據悉,蘋果、高通、英偉達和AMD等大廠已大規模預訂臺積電3nm家族製程產能,客戶排隊現象預計將持續至2026年。
不過,由於投資者擔心美國加大對中國半導體銷售限制的風險,包括臺積電在內的多數半導體股在週三大跌。臺積電美股週三收跌近8%,費城半導體指數則下跌近7%,爲2020年3月以來的最大跌幅。
有報道指出,美國正在考慮加強對中國先進半導體技術的出口限制。與此同時,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表示,臺灣作爲芯片生產中心應當向美國支付保護費,因爲根據他的觀點,臺灣搶走了美國的芯片業務。這加劇了投資者對半導體股的拋售。
AJ Bell投資分析師Dan Coatsworth表示:“投資者已經習慣了科技股不停的好消息,所以最輕微的負面情緒都會讓人們措手不及,並引起市場的恐慌。”
此外,對人工智能熱潮的謹慎態度正開始出現在市場的各個角落。例如,高盛策略師表示,投資者越來越擔心美國科技巨頭在人工智能方面投入過多。該行研究團隊表示,策略師們稱之爲“超大規模”的公司——包括亞馬遜、Meta、微軟和Alphabet——在過去一年裏已將約3570億美元用於資本開支和研發投入,其中“很大一部分”用於人工智能,佔標普500指數資本開支和研發支出總額的近四分之一。策略師表示:“目前的超大規模企業最終將被要求證明,他們的投資將產生收入和利潤。”“未必會滋生的早期跡象可能會導致估值貶值。”